三串钥匙

无论何时何地我一直随身带着三串钥匙,一串是湖南老家的,一串是赣州家里的,一串是工作上的。

老家的钥匙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用一根绳子把它栓住,套在我的脖子上,到求学时代,到参加工作,到娶妻生女,到现在一直都是随身携带。小时候大人们用一根绳子栓住套在脖子上是怕小孩子玩的太疯,钥匙丢了都不知道。求学时代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常年在外奔波,自己随身把它带在身边是怕放假后,开不了锁,而母亲又在外地解不了急。现在一直带在身边是怕万一哪天因为急事,回了老家后进不了门。现在每次回到老家后我都会将每一把钥匙对应的每一把锁开一下,就怕那把锁因为许久不开而失效。

赣州家里的钥匙从2015到现在,也已经陪伴自己六年之久,是把数最少,最放心的一串。放心的是即使自己不小心把它弄丢了,也不用担心进不了门,因为家人就在身边。不过它还真有派不上用场的时候,每周五从工作地回到家后,只要在楼梯口喊一句大女儿的名字,她就会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开门,边跑边说“爸爸,你不要取钥匙,我来给你开门”。喊小女儿的名字,小的反而无动于衷,还会说“爸爸自己有钥匙,他自己会开”,同时一个父母生的两姐妹,姐姐的表现更有良心,妹妹的表现更“寒心”。这串钥匙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无形中多了一份安全感,也最珍贵。

第三串钥匙是工作上的钥匙,从自己参加工作到现在,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已经更换过几次了。在这几次中钥匙把数最多,最沉重的毋庸置疑要数今天下午交给同事的这一串了,因为有一大串还经常被同事调恺为“包工头的钥匙”。它见证了我从2019年3月预介入到现在在昌赣铁路踏过的每一座桥,钻过的每一座隧道,流过的每一滴汗水;在天窗凌晨时陪我听过蛙叫虫鸣,见过月明星稀,吹过瑟瑟秋风。今天将这最沉重的一串交接给同事的时候我还调恺他“以后你就是包工头了”,调恺是调恺,在将交到他手上的时候心中难免有些不舍。明天的自己即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又将拼凑起新的“第三串”钥匙,一串同样沉重的钥匙,相信自己一定能让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也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串串的钥匙会被密码、指纹、人脸识别所替代,但这三串钥匙我将永远携带在身。因为一串是乡思,一串是温馨,一串是责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