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信号传来,塞铁进入危险状态,万里之外的中国,不能坐视不管

眼下,俄乌冲突的战火尚未全面平息,欧洲方向上另一场军事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全面爆发,这场备受各方关注的地缘战略博弈,就是始终未获得真正意义上解决的科索沃问题,

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一连串表现来看,这次塞方对于美西方的危险有充足的心理预期,如果北约仍旧像之前那样对塞尔维亚敲竹杠,一旦发生破局性危险,那么等待北约的,必然是塞尔维亚军队迅猛、强烈的反击。

关于这次新一轮科索沃危机,至少有三方面的重大信号值得关注。

动向一:谁干的?北约军队竟遭突然袭击。据外媒报道,12月25日当天,部署在科索沃的北约巡逻部队,突然遭遇不明势力的枪击,所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按照常规思路,塞尔维亚军队的嫌疑无疑最大。

正因为如此,这反倒引发外界的联想。从军力对比来看,作为弱势一方的塞尔维亚,没有必要冒着诱发新一轮科索沃战争的风险,去主动袭击北约军队。以卵击石的后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塞尔维亚媒体报道称,此次枪击事件中有科索沃警察的积极参与,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嫁祸于人,将挑起军事冲突的“战争犯”帽子,扣到塞尔维亚当局的头上。

在更早之前,塞尔维亚总参谋长莫伊西洛维奇,亲自现身科索沃边界,对外释放异常强烈的信号,“塞军随时都有可能实施军事行动”。如此一来,巴尔干重燃战火,即便明知是北约自导自演的闹剧,美军也将全面介入,再度插手欧洲事务。

动向二:美欧大国联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就在北约巡逻队遇袭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美英德法意等西方大国立场一致地发出最后警告,武契奇政府必须清除科索沃北部地区地路障,否则北约将采取直接军事行动。

北约态度越是强硬,身为塞尔维亚总统的武契奇,就越是要秉持坚定立场,不能在涉及国家主权与领土的核心问题上退让半步,否则战争还没正式打响,自己就要被塞尔维亚民众推下台来。

动向三:武契奇拒绝让步,塞尔维亚开始全面备战。12月26日,面对急速升温的科索沃局势,武契奇亲自下令,要求塞尔维亚军队和警察进入全面备战状态。塞尔维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米洛斯·武切维奇告诉急着,塞军全体总动员的目的,就是“保护塞尔维亚所有公民,防止对塞族人居住区进行大屠杀和恐怖袭击。”

科索沃问题由来已久,是在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和国际地缘形势等诸多因素下共同作用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末,趁着科索沃危机的爆发,北约集团抛出著名的“人权高于主权”说,将自己塑造为“人权卫道士”,对南联盟开展大规模轰炸,在世纪之交自导自演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科索沃战争独立后,为避免再度爆发军事冲突,原本隶属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改由联合国托管。但到了2008年,在美西方的暗中鼓动下,科索沃当局宣布独立。不过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政治把戏,除了糊弄人之外,基本产生不了任何实质性作用。

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只有90个左右,除了一小撮美西方国家外,剩下大多数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蕞尔小国。

乌克兰危机虽然还未结束,但美国通过挑起这场地缘战略危机,却成功将魔爪伸向欧洲,实现对欧洲安全的全面控制,同时崛起巨额经济利益。乌克兰危机的成功经验,让华盛顿沉浸于久违的喜悦中,如果能再度复制其成功经验,扩大战果,无疑将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距巴尔干半岛万里之外,即便当地爆发大规模冲突,对于中国也很难构成直接影响。不过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中国与塞尔维亚的交往不可谓不深厚,共同反对北约军事霸权的诉求,构成双方互信的重要基础。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在第一时间向塞尔维亚提供医疗援助,帮助其早日摆脱疫情危机。

在涉港、涉台等问题上,塞尔维亚政府也立场坚定,多次表态支持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在互信基础之上,为提升塞尔维亚国防实力,2022年初,解放军出动运-20机群,不远万里向塞尔维亚运送一批国产FK-3导弹,令其具备世界一流的防空能力。未来,如果美西方想重演“轰炸南联盟”的把戏,只怕中国防空导弹不给北约这个机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