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看见建筑之美!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漫步绍兴街头

有建筑可阅读,有故事可分享

一栋栋记忆中的老建筑

在岁月的沉淀下越发耐人寻味

一处处更新中的建筑焕发着新活力

建筑承载着绍兴历史的变迁

也是绍兴的缩影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绍兴建筑之美,即为绍兴之美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建筑,每每踏进一座古建筑的大门,仿佛真的穿越到那一个朝代,看见那时的风格,那时的气韵。走进绍兴的古建筑,开启一场时空穿越之旅。


/ 迎恩门 原址上积淀新生 /


照源@于水城办、档案局

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浩渺的岁月里,城楼作为古代绍兴的防御建筑,是绍兴古城的标志之一。迎恩门城楼,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归来,是建于原址之上的古与今的融合。



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迎恩门外建箭楼,自己在箭楼上卧薪尝胆,城门外建有迎恩桥一座。如今登临重建的迎恩门城楼,仍能感到浓浓的历史气息。


/ 越王台 金戈铁马入梦来 /


图源@越牛新闻

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现今的越王台飞檐翘角,朱梁画栋,极具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



越王台,隐于卧虎藏龙之地;越王台,赓续卧薪尝胆之志。迈上越王台前的台阶,仿佛向历史深处走去,越王勾践的历史事迹余音绕梁,亭台楼阁边的松柏万古长青。



在越王台,可见庭院深深深几许;在越王台,可感沧桑厚重岁月长。


/ 舜王庙 舜王精神的传承地 /


图源@越牛新闻

舜王庙是绍兴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舜王庙又称大舜庙,坐落在柯桥区王坛镇双江溪舜王山之巅。建于清代咸丰年间,重修于同治元年(1862年),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源@柯桥文旅

舜王庙建筑构件精美,殿宇宏伟,结构独异,历来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家和艺术家的珍视。其雕刻精湛闻名于世,石雕、砖雕、木雕被誉为“三绝”。庙中有前殿、后殿各三间,规模宏敞,气势巍峨,内有虞舜像。


/ 大善塔 繁华中见古韵 /


1920年的绍兴大善塔

大善塔大隐隐于市,于繁华中见古韵。大善塔最早建于佛教鼎盛的南朝梁天监,后屡兴屡废,今塔重建于南宋绍定元年,又在明永乐元年、清康熙八年先后重修。清咸丰年间,塔刹、腰檐、楼阁均毁于兵燹。1957年,政府对大善塔进行全面维修,基本保持原有风貌,辗转到现在,就是我们所看的大善塔了。



如今,它被绿荫围绕,如同“镇城之宝”,稳如泰山。到了夜晚,在灯光氛围的烘托中,与不远处的水面相映成趣,倒影中如同闪烁着熠熠星光,别有一番风韵。它穿梭千年的风霜雪雨,承载着绍兴的千年古忆,见证着绍兴的迅速发展。


图源@袁云

“赚钱回家盖台门”是绍兴流行的老话,旧时,绍兴人在外面赚了钱,衣锦还乡都会在老家造台门光宗耀祖。


周恩来祖居

绍兴古城,台门如星。推门而进,天井里,飘散着远古传说;曲径上,流淌着古风遗韵;花园里,散落着遗闻轶事。台门,品读着绍兴城市的温暖记忆,传承着中华文化的脉络精髓。


蔡元培故居

“台门”这个叫法,最早始于春秋,是对天子诸侯住宅的别称。随着历史变迁,人们把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院落称为“台门”。


鲁迅祖居

一座完整的台门,很是讲究设计与布局,前有台门斗,而后依次是天井、堂屋、侧厢、座楼、园地,组成一个院落式住宅。



在绍兴,各式台门名就让人眼花缭乱,有用姓氏冠名的,比如周家台门、寿家台门、高家台门;有用建筑特色命名的,比如朝北台门、石库台门、丝竹台门;若是祖上有过仕进或者在朝为官的,就以官职冠名,如状元台门、探花台门、尚书台门等。



时如飞梭,岁月变迁,绍兴台门内聚族而居或独门独户的格局慢慢被打破,如今,一座台门里面往往住着五六户,甚至十来户不同姓氏的人家,他们在历史里“居住”,又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历史”。


如今,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建筑在绍兴拔地而起,这些现代化建筑也并不千篇一律,都蕴含着自己的风情与韵味,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 徐渭艺术馆 /



徐渭艺术馆外形如大写意画矗立地面,金属、玻璃和石材的冲突与对话展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营造一种黑白的纯粹、轻盈、透明和精致。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与特殊的花岗岩石墙面,当视线转移,内透光与室外光相呼应的同时,让空间得以在时间的场景中形成张力,呈现豪放写意的山水画卷。



如今,光影下的徐渭艺术馆,已然变成绍兴新晋网红打卡地,不断发扬绍兴传统文化传承。


/ 绍兴大剧院 /



绍兴大剧院,设计融汇了古城韵味和时代气息,灰色的层次与具有光感的玻璃幕墙有机结合,无数越剧经典名篇在这里唱响。



绍兴大剧院建筑风格独特,采取钢结构框架,是著名设计大师蔡镇钰的作品,构思源于具有鲜明绍兴水乡民俗文化特征的"乌篷船",寓意着绍兴古城在时代大潮中激流勇进,融汇着古城韵味和时代气息。


/ 城市阳台 /


图源@徐惠芬

“城市阳台”宛若翩然起舞的蝴蝶,点缀在曹娥江畔,与“一江两岸”的秀美景色相得益彰,形成了富有诗意的城市画卷。站在“城市阳台”上远眺,上虞“一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在近代动荡的100多年里,老绍兴的“洋建筑”如同中国近代社会历史一样,在岁月的长河里,见证着绍兴的蜕变与成长。


/ 八字桥天主教堂 /



八字桥以西的一块幽静的小巷里,有着一座粉刷一新的古老教堂,属于目前浙江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老教堂之最—圣若(约)瑟大教堂,绍兴人称它为“八字桥天主堂”。



站在老城八字桥上听见天主教的钟声,惊愕抬头便望到教堂,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窗,显得分外迷人。


/ 善庆学校 /


图源@心心相印

善庆学校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欧美建筑风格于一体,称得上是一座花园式的校园。坐落在一个深厚人文历史的小村——柯岩街道州山村,这所全国农村极少见的全欧式建筑,于民国三年始建,民国六年(1917)建成。


图源@心心相印

校舍坐南朝北,共分三进。学校坐北朝南,为青水墙砖砌的西班牙城堡式洋房,校门居北,前临小河。


/ 真神堂 /


图源@心心相印

真神堂由美国传教士秦镜所建,属美国北浸礼会系统。一直为绍兴城区基督教活动场所。


///


绍兴建筑各得其美

却不止美在外表

它们背后的人文情怀与历史故事

更值得我们去探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