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起,这些政策调整影响你我的生活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连日来全国各地发布多条相应的政策调整,均从1月8日起开始实施。

北京市核酸检测实行单人单管

1月6日发布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显示,自2023年1月8日起,北京市核酸检测实行单人单管,取消混管检测。保障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等抗原检测试剂充足供应。鼓励和倡导居民主动将抗原检测阳性结果及时上传“京抗原”小程序。

取消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

1月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通知《关于取消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的公告》。自北京时间1月8日零时开始至2022冬春航季结束,各航空公司可自行选择北京或原第一入境点城市运行航班,各航空公司的入境点城市信息可以在航空公司官网上查询;自2023年夏秋航季开始,航空公司按照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和民航有关法律规章持航线经营许可运营国际定期客运航班。

北京地铁取消乘客测温

1月5日,北京市政府发布消息,从1月8日起,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两家运营公司所辖线路将不再对进站乘车的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同时,倡导有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上海市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全面取消

1月6日,上海市场监管发布通告,1月8日起,上海市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全面取消。包括:取消上海市“第一存放点”和中转查验库管理,取消从上海口岸入境的进口冷链食品提货预约管理等。

上海、海南核酸检测不再延续免费政策

1月6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消息,自1月8日起,上海市核酸检测不再延续免费政策,有需要的市民可前往指定采样点进行检测。

1月7日,海南省海口市发布通报,自1月8日起,海口市核酸检测不再延续免费政策。有核酸检测需求的市民群众,实行“愿检尽检”,可到核酸采样点自费检测,检测费用按照海口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相关规定执行。养老机构、护理院、社会福利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仍要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各区科学合理设置采样点位,继续为有需求的市民群众做好核酸检测服务。

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

1月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记者会上宣布,1月8日起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每日将安排单向5万个陆路通关配额,双向合计10万个陆路通关配额。另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消息,1月8日起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核酸检测,仅需持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香港特区政府6日晚发布的新闻公报对持有“港澳通行证”和“香港身份证”的人士来往两地安排作出回应:同时持有“港澳通行证”和“香港身份证”的人士,只可选择用同一证件出入境。

深港水上客运航线恢复运营

1月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发布《深港口岸有序恢复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的公告》,深港口岸于2023年1月8日起,分阶段有序恢复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第一阶段恢复运行的口岸有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蛇口口岸、机场福永码头。

调整粤港跨境货车运输措施

1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粤港跨境货车运输措施的通告》,自2023年1月8日零时起实施相关措施,包括,恢复所有跨境货车司机入境作业资格。跨境货车司机入境前48小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可入境,如呈阳性,转阴后再入境。入境后粤康码不再赋黄码。取消跨境货车司机在深圳口岸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跨境货车司机自己做好个人健康管理。

从内地和港台入境澳门人士可免核酸通关

1月5日,澳门新冠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宣布,从2023年1月8日起,由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入境澳门人士,登机、登船来澳前须出示48小时内进行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阴性结果证明;由内地、香港特区或台湾地区入境澳门的人士,无须出示任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证明。

责编:王卓

主编:田茹

校对:乔靖芳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