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就分募资的钱;区块链纯忽悠,套现4.3亿!四方精创:盖楼躺平

原标题:没钱分红,就分募资的钱;区块链纯忽悠,但4.3亿套现得手!四方精创:再盖个楼,咱就可以躺平啦


在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公司并不具备分红能力,而实际现金分红则高达1.8亿元。




作者 | 亦枫

编辑 | 小白


自2021年12月以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似乎金融科技、数字化已逐渐成为金融界新的时代潮流。

今天要与大家絮叨的这家公司,正是金融科技产业的一颗“耀眼新星”,来自鹏城的四方精创(“公司”)。

一家金玉其外的“好公司”


四方精创是一家以大型商业银行为核心客户,提供专业IT服务外包的企业,业务类型主要包含软件开发服务、应用维护及系统集成。

主要客户为境内外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银香港、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

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较高,在80%上下,其中中国银行系独占70%左右。

尽管客户集中度较高导致存在主要客户需求下降的风险,但抱紧稳定的“大腿”也使四方精创得以专注维护存量客户,省下了不少销售费用。

相比同以金融IT为主营业务的可比公司先进数通、高伟达、安硕信息,四方精创的销售费用占比要低于业内大部分企业水平,始终保持在2%以内。

(制图:市值风云APP)

简单了解一下这几家可比公司:

先进数通向商业银行提供IT解决方案,且提供IT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高伟达与四方精创业务更为相似,均为IT软件开发、运维服务以及系统集成;


安硕信息的主营业务为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产管理及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体化IT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四方精创的首要客户中国银行,并不是其在发展起来以后才获得的,而是在公司不满50人的初期就与中国银行达成合作了。

(数据来源:四方精创招股书)

获客方式也只是平平无奇的招投标。

(数据来源:四方精创招股书)

可谓是出道即巅峰,梦幻开局。

除了上述大型银行以外,四方精创与IBM、华为也多有合作,共同探索区块链业务。

公司也参与了由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多种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网络”项目,旨在利用数字货币进行跨境清算,基于“货币桥”平台为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

可见不论是客户,还是合作方,四方精创都很有牌面。

能得到如此多客户的认可,离不开优秀的研发能力,四方精创的研发费用占比在2019年以后维持在15%以上,在行业第一梯队。

(制图:市值风云APP)

上市六年上演“增收不增利”


2015~2021年七年以来,四方精创的营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3亿上升至6.4亿,上升114%,年均增长率为11.5%。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4.9亿元,同比增7.3%。

(制图:市值风云APP)

与此同时,四方精创的毛利率虽然没有大幅上升,但在业内却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与2015年相比,2021年毛利率稳定,以43%的成绩领先可比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跌至37.9%。

(制图:市值风云APP)

但是,营收的增长以及优秀的毛利率,却并未给四方精创带来可观的利润:上市以来,四方精创的净利率下降6.6个百分点。

即使从净利润绝对值上看,也仅仅从0.5亿上升至0.7亿,年增长仅3.6%,考虑到通胀恐怕就是0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速也仅为3.7%。

(制图:市值风云APP)

那么,是什么拉低了净利率呢?

既然是IT公司,那我们理所当然的会想到人工,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上市至今,年薪酬总支出已从2亿上升至5.2亿(根据2022年前三季度3.9亿测算),年均上涨14.6%,超出营收年增幅3.1个百分点。

所以,可以说公司的利润都被内部人员截胡了。

你如果是公司的中小股东,恐怕得多思考一下,到底是谁在替谁打工?

“大客户依赖症”严重,亡羊补牢却暗埋祸根?


自2015年上市以来,除了上市当年以外,仅2018年的营收增长率为负,为-3.9%。然而2018年年报中却说“较好的完成了经营目标”。

(数据来源:Choice)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2018年前5大客户占比为近十年来最低,仅为73.4%。

(制图:市值风云APP)

在2018年以前,营收增长和前五大客户占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2018年营收同比下降。其实公司心里门儿清,并不是“较好的完成经营目标”,而是危机出现的前兆。

“抱大腿”确实很爽,但万一没抱稳,麻烦可就大了。

怎么办?那自然是开拓新客户,加大销售开支。

风云君在开头提到四方精创的销售开支在业内处于较低水平,但在2018年以后销售开支就有了明显上涨。

(制图:市值风云APP)

加大销售开支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可以看到2018年以后虽然前五大客户占比略有下滑,但营收增长依然保持稳定。

不过,有得必有失,新获客户想必并不都是如中国银行一般财大气粗的高质量客户——我们来看看应收账款。

由于会计准则变更,应收账款中有一部分自2020年起被划归至合同资产(2020年、2022年合同资产均为0.1亿)。

(数据来源:Choice)

为方便比对,我们暂时将该项调整回溯,可以看出,调整后应收款占比在2020年增加销售投入后有明显上升,2021年更是再创新高,达到18.5%。2022年三季报中略有好转,但仍有17.7%。

(制图:市值风云APP)

正如公司自己所说,薪酬费用增加,回款减少,导致公司现金流下滑。

(数据来源:Choice)

看经营性现金流便能很好的说明问题,2019年达到高点1.2亿元,2020年便跳崖般跌落谷底,仅为0.1亿元,2021年稍显起色,但也仅0.3亿,造血能力明显下降。

(制图:市值风云APP)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滑,自由现金流当然也不好看,2021年自由现金流已降至-0.3亿。

(制图:市值风云APP)

轻资产科技公司?三成募资用于盖大楼


2015年上市之时四方精创共募资4.3亿,2022年又募资3.9亿。

要知道,根据2022年三季报披露,公司总资产也才17亿,这两次相当于募了大半个公司出来。

那么,四方精创这么缺钱吗?

先看负债。四方精创表现可圈可点,有息负债几乎为0,低于行业平均的7.8%,资产负债率也保持在20%以下,2022年三季报披露负债率仅为5%。

(数据来源:市值风云APP)

再看货币资金。根据2021年年报,四方精创持有货币资金达4.8亿,占总资产36.6%。即使看近十年,四方精创的货币资金占比也明显比可比公司高出一截。

(制图:市值风云APP)

既然不差钱,为何还要四方精创还要接连股权融资?

答案是:盖楼。

招股书中显示,5个募投项目的场地+装修费用高达1.2亿,约占总募资额的3成,造的大楼正是深圳四方精创资讯大厦,那是相当气派。

风云君老板每次从大楼底下路过的时候,都要馋哭一次,回公司后就无能狂怒,疯狂PUA我们。

就在四方精创资讯大厦拔地而起之时,四方精创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合计占比蹭蹭上涨,把可比公司都抛于身后。

(制图:市值风云APP)

那么,这大楼盖起来对公司业务有没有实际效果呢?

算个账:大楼的建造节省了452.8万的房租(2015年年报),不过办公费用(包含暖气费、空调费、办公用品费等)从249.9万(2015年年报)上涨至2755.3万(2021年年报)。

此外,在IPO募投中有35%的资金,2022年定增中有65%的资金(除去补流的1亿资金)用于设备购置。粗略估计,仅这部分购置的固定资产便达到3.4亿,占总资产约20%。

由此可见,四方精创在招股书中自称是轻资产的科技公司,以此表象示于世人,这一点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就要打个问号了。

(来源:四方精创招股书)

区块链?是不错的噱头,更是减持的良机


要数近年来信息科技领域热度最高的词汇,“区块链”这三个字当之无愧。

作为金融科技领域内的佼佼者,四方精创自然也“顺应时代潮流”,坐上了区块链这条大船。

2016年,四方精创参与发起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


2017年与IBM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推动区块链在香港及银行业的发展;


2018年,成立子公司寻乐坊,主要产品为基于区块链技术和通证奖励体系,建立全方位人才互动平台;


2019年,四方精创与华为,联合发布分布式开放平台解决方案“Fincube”。

可见,四方精创的区块链“档期”排的很满啊,仿佛生怕热度过了一般。

与IBM、华为两大巨头的合作扮演什么角色、结果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它“提高了公司的全球服务能力”。

(数据来源:四方精创:创业板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

不过,寻乐坊是有APP的,那这说的这么玄乎的“区块链人才互动平台”到底怎么样?于是风云君怀揣着好奇之心,下载了这个app。

(来源:乐寻访App)

说好的区块链,第一眼看到的竟是购物、外卖返利?

等等,不是区块链人才互动平台吗?招聘呢?

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招聘广告的界面,结果一共十条招聘广告,有九条是四方精创自己发的。

(来源:寻乐坊app)

确定这是区块链人才互动平台?不是自家官网的招聘网页?

至于之前大吹特吹的TBC蜂币,实际上就是平台的活跃积分,通过签到、玩游戏等获得。

至于为啥一个不能上市交易的积分,要搞成区块链数字货币的形式?

请老铁们看完下面的故事后,自行领悟。

在区块链大火的2019年、2020年,四方精创被列为“区块链概念股”,就在这两年期间内,四方精创股价暴涨157.8%!

那区块链具体营收占比多少呢?

0.33%。

(数据来源:四方精创: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公告)

这么喜欢搞概念,大股东要是安心搞主业,那恐怕是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

实际上,上述时间里,四方精创接连发布23条减持相关公告,涉及四大港资股东(均与四方精创董高监关联):

企益群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益群”);


益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益志”);


益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益威”);


Systex Solutions (HK) Limited(简称“Systex Solutions”)。

累计成功套现约4.3亿元。

我们再把时间轴拉远来看。上市时,益群、益志、益威以及Systex Solutions分别持股27.7%、10.0%、6.6%、19.9%,共计64.2%。

(数据来源:Choice)

其中,益群、益志、益威为高管持股平台,实际控制人周志群、邓修生,董事李琳各100%持有一家公司,System Solutions的董事林隆奋同时也是四方精创的董事。

就在2015年至2021年这7年间:

益群持股比例下降3.2个百分点,至24.5%;


益志持股下降3.4个百分点,至6.6%;


益威持股下降2.9个百分点至3.7%;


System Solutions直接不玩了,持股比例下降19个百分点至0.9%,退出十大股东之列。

除了周志群控股的益群之外,其余三家减持均超30%。

(数据来源:Choice)

公司分红十分稳定,不知道的还以为财大气粗。

上市以来,四方精创的分红率基本保持在30%以上,分红金额也大致在2,800万上下浮动。对大股东们来说,和减持比当然都是小菜,但好在细水长流,兜里小钱钱不断。

但是有趣的是,即便有大量年份自由现金流为负,公司依然正常分红。

可以说,公司相当重视股东回报;也可以说,大股东的腰包不能瘪下去。

(制图:市值风云APP)

风云君测算下来,2015-21年之间,公司自由现金流累计-0.5亿元。总结就是:在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公司其实并不具备分红能力,而实际现金分红则高达1.8亿元。

也就是说,公司的实际分红金额远高于分红能力,实际分红几乎可以看作是融资拿到手的钱。

(制图:市值风云APP)

看完这些,你还对公司吾股排名从2019年的945名一路下滑至2,805名感到意外吗?

安装市值风云APP,买股之前搜一搜!

(数据来源:市值风云APP)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