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口碑褒贬不一,节奏拖沓,滤镜乱用引观众不满

这周开始荧屏又迎来了不少新剧,前一周讨论度高的是由王凯和谭松韵主演的《向风而行》。

这部剧播出的时间一直占据着同时期收视率冠军的宝座,稳稳托住了央八的基本盘,给央八迎来了开门红。

《向风而行》播出结束之后,接档的剧是很多观众期盼,但同时也是很多观众想不到的剧《三体》。

《三体》这部剧开拍之初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对于选角和剧情都有很多争议,甚至连播出时间大家都猜了整整半年才确定。

而这一播出,竟然就是在以家庭剧和主旋律剧为主的央八,直接上星的待遇足以看出央视对于《三体》的肯定与期望。

《三体》1月15日首播开始,就迎来了收视和热度双双大爆,不管是有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都对这部剧充满了好奇。

张鲁一、林永健、于和伟,王子文等一众演技大咖的选角一开始就让观众对这部剧捏了一把汗。

毕竟对于《三体》这部享誉全球的大IP来说,一线演员选角最重要是的贴合人物,其次才是演技和流量。

而《三体》在剧情上改编难度非常大,很多情节要做到既能让观众看懂又得符合原著,光想想就觉得头大。

《三体》目前播出的集数来看,褒贬不一,剧情方面完成度很高,但也有不尽如此人意的地方。



演员方面一堆实力派扎堆比拼,有人成就了自己,扛住了角色,有的人却遭受了质疑,掀起了观众不满。

《三体》这部剧,精彩纷呈,可有的说呢。

国产科幻剧初尝试,“忠于原著”受好评

《三体》作为一部全球著名大IP,读者遍布世界各地,人人都盯着剧版改编的呈现。

抛开名气不谈,《三体》作为一部科幻作品,作品内容时间跨度大,人物繁多,涉及的科技概念有些十分晦涩,这些如何呈现在荧幕上,全是难点。

然而,难点就是看点,回归到最初,只作为一部小说来看,改编小说最怕的就是“不尊重原著”。

《三体》目前播到6集的表现令人欣慰的就是完全最终原著,台词和情节几乎照搬书中场景,这一点让原著党十分放心。

也因为完全尊重了原著,《三体》的剧情特别丰富,一些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也能被电视剧中情节所吸引。

尤其是第一部主角叶文洁的年轻时候经历,那是一段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经历,本来以为会全部砍掉的剧情,虽然缩减了一些,但依然出现在了剧情中。

还有前四集对于三体人要入侵地球的悬念铺设,原著几十万字的信息量要融进前四集中,剧情节奏还能保持稳定推进,这都是剧情节奏的进步。

尤其对于科学理论的呈现,将书中本来就有大段理论解释的科学概念,通俗地拍出来给电视观众看,《三体》做到了。

剧中出现的物理学粒子对撞试验,实验结果却发现物理学“规律”已经完全消失,这个结论其实预示着人类将失去他们过去对世界的理解。



这种“细思极恐”结论,要如何让电视观众感受到呢?

剧中巧妙的用了台球来类比对撞实验,用台球飞出地球的特写强调了宇宙的恐怖感,一瞬间就让观众理解了为何科学家会崩溃自杀。

这种越想越恐怖的营造,跨越了书籍和理论的障碍,直接被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并且在后续的“倒计时”剧情被延续了下去。

将《三体》这么有难度的书如此呈现出来,是剧版的优点,但抛却这些优点,剧版也有一些观众不满的地方。

导演炫技,国产剧的通病一点也没少

第一不满的地方就是国产剧的通病——“节奏拖沓”。

《三体》一共只有30集的剧情,要讲述书版第一部的内容,体量是很繁重,但居然还有时间“注水”。

叶文洁年轻时期的闪回镜头表现得很令人迷惑,是一点点没有时间线随机丢出来的各种“回忆杀”。

每次观众刚要入戏,刚要看到有效剧情了,回忆就戛然而止。

这段回忆完全可以交代长一点的剧情,按时间线或者剧情线索排布,让观众慢慢串联成叶文洁年轻的时候故事。

而不是现在让观众像拼图一样拿着一堆回忆碎片自己拼凑。

剧版一边播着主线剧情,一边隔三差五插进来一点过去的回忆,还大多数是没有信息量的空境,除了渲染氛围,一点信息量不含。

本来书中叶文洁年轻时期的经历可以说是三体人入侵的导火索,在书中虽然篇幅不多,但绝对是重头戏。

剧版却被切割成了渲染氛围的无效剧情,真的浪费演员的好演技。

另外一个是书中的名场面,汪淼看见了倒计时,这预示着三体开始正式入侵,是当时书中让人看了脊背发凉的名场面。

汪淼看见倒计时的情节从第二集结尾开始,一直持续到了第四集,书中本来是一段故事,剧版居然拍了一个多小时?!

其中换了四个场景,穿插了三个人物,就是进行常规对话配上倒计时的背景,没有其他有效剧情。

除了不停渲染的紧张氛围,没有其他作用,然而本来很紧张很恐怖的剧情,渲染了一个多小时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了。

第二个不满的地方是场景——做旧不用心。

《三体》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目前,而是横跨了几十年,经历了好几代人,最初的故事是要从建国不久开始讲起的。

而科幻剧的造型布景最重要的就是与日常生活场景有区分但是也要有生活化的融化。

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必然是乱中有序,不是一尘不染的,而《三体》在这方面真的很不用心。

《三体》电视剧开始的年份是2007年,汪淼的家却一点都不像生活了许久的2007年的家。

崭新的楼道和大门,更令人出戏的是,对门贴着崭新的春联,显然是在冬天,而汪淼却穿着短袖。

汪淼的家也像是精心布置的样板间,并且是最近几年的户型,完全不像是2007年的房子。

还有这个ADC军方亚洲总部会议室,墙上局促的标志,逼仄的会议室空间,让人感到了一种拼命像表面高级感的局促感,十分出戏。

第三令观众不满的点就是——乱用滤镜。

不知道导演是为了突出情节的凌乱还是不同人物间的个性,还是单纯为了营造紧张感。

这个剧里的滤镜一会儿一个样,红的绿的蓝的灰的五颜六色,简直像霓虹灯一样。

要说为了衬托情节,可是一些情节,比如丁仪回忆杨东生前的行为,就不给滤镜了,让人莫名其妙。

打台球的情节中,一共五分钟的剧情,多次给黑白色的滤镜来回闪,演员的脸都看不清。

这种既不烘托情节,也不表现人物的无效滤镜,复杂眨眼,除了导演为了炫技以外我想不出别的可能。

只能说不为剧情服务的特效和技术都是不合时宜且毫无必要的。

本来《三体》的剧情就足够丰富和吸引人,按照原著拍就足以赢得观众了,非要“画蛇添足”属实是有点廉价了。

播到目前《三体》依然属于前期剧情铺垫阶段,目前来说这部剧是国产科幻剧一步很好的尝试。

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坏。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