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牢记传统“不睡、不扫、不缝、不打”,顺顺当当过兔年

我们常说“开个好头,就成功一半”。春节作为一年之岁首,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意味着告别过去,迎接未来和希望。所以人们对大年初一格外重视,不仅会提前准备各种庆祝表演,还有穿新衣、放炮仗、拜大年等民俗活动用来辞旧迎新。

家里的老人常说大年初一过得好,一整年都顺顺当当,若过得不好影响一年的好运。因此这天有很多讲究和禁忌,虽然现在有所简化,但这“4不做”一定要牢记,传承老辈人的生活智慧!让大家图个心安,顺顺当当过兔年。

1不做——不睡

大年初一,家里的长辈都会早早喊孩子们起床,不允许睡懒觉。毕竟“早期的鸟儿有虫吃”,这也意味着来年工作勤奋有钱赚。若新年第一天睡懒觉,则意味着未来一年都会在懒惰中度过。有的人甚至“熬年儿”到第二天,吃完饺子直接出门拜年,省去睡觉这个环节。

2不做——不扫

平时长辈总要求大家做个干净勤快的人,但是大年初一这天不管家里多脏,一定不能碰扫帚,也不可以倒垃圾。扫帚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扫把星”,老辈人认为大年初一打扫卫生会扫走一年的好福气,倒走好运气。

3不做——不缝

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针线不离手,不是织毛衣就是缝衣服。但大年初一她从不碰针线,母亲常说辛苦一整年,新年第一天要好好休息,否则明年又是“辛苦年”。此外还有说法初一动针,心眼会和针眼一样小,所以老辈人会禁止家人在初一做针线活。

4不做——不打

大年初一无论小朋友多淘气,父母都不会打骂孩子。这也是春节禁忌之一,新年的第一天心情愉悦,阖家欢乐,一整年才能家庭和睦。过年打骂孩子,不仅父母要生气,孩子心里也不好受,同时鸡飞狗跳开启新年也会“吓跑”福气。若孩子实在调皮可以耐心引导,一家人温馨和睦最重要。

从大年初一的这么多禁忌可以看出老祖宗的生活智慧,时刻在告诉我们“新年新气象”。忙碌一年要多休息少干活,带着美好的愿望打开时间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盒”。

这份礼盒中除了习俗和禁忌,自然也少不了美食,这3样零食别错过。初一用来招待客人或自己吃都不错,老少皆宜,营养好吃有面子。

1、黑豆浆

大年初一吃大餐,少不了搭配饮品;人们来家里拜年,也需要饮品招待客人。冬天寒凉,家里的热饮自然缺不了,可以提前准备三川归黑豆浆粉,它的味道清淡营养足,老人孩子都适合喝。

它和我们在早餐摊上常喝的豆浆不同,主要原料来自黑豆,搭配适量黑米减弱部分豆腥味,提升豆浆丝滑粘稠的口感。最后用低聚异麦芽糖增加甜味,配料简单干净,还原食材原始的味道。

三川归黑豆浆粉采用分袋独立包装,家里来客人时即冲即饮十分方便。刚泡好的豆浆香味浓郁,让人闻起来心生暖意。入口香甜丝滑,温润又爽口,作为新年饮品再合适不过了。

2、开心果

原来生活物资匮乏,过年期间家里的零食也很单调,瓜子、花生几乎是家家必备。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更青睐混合坚果,其中放在零食盘“C位”的一定是开心果。不仅味道好,寓意也好,开心一整年。

大部分坚果热量都很高,开心果却是里面的“小清新”。原味的开心果清香酥脆,后味微甜,没有过重的油腻感。春节期间边聊天边吃,补充营养又没有负担。

3、五黑糕

大年初一的餐桌上少不了摆放传统糕点,糕谐音同“高”,寓意来年步步高升。大多数传统糕点又油又甜,只有老年人偶尔吃一点,实在浪费。

今年不妨试试七度方五黑糕,清淡好吃营养足。它是地道的粗粮糕点,主要食材为黑米、黑豆和黑芝麻。将它们反复蒸晒,使外壳软化后研磨成粉。再与少量黑枸杞和桑葚果搭配,增加糕点清爽的味道。

七度方五黑糕全程没有添加额外油脂,甜味来自用粮食熬制的麦芽糖。原生态食材的搭配让糕点吃起来既有谷物的清香,又有糕点的甜糯,哪怕饭后吃也不会觉得腻口,一家老少都喜欢。

小贴士:新年第一天讨个“好兆头”,这是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向往,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新年仪式感。希望大家传承下去,牢记这些习俗和禁忌,祝愿大家兔年吉祥又顺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