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犹如年夜饭,不看不吃,但不能添堵

央视春晚,作为除夕夜文化艺术的盛宴,如今已经走过了40年,这40年见证了百姓的生活变迁,春晚也犹如年夜饭,从当初全家老小的期盼演变成了今天的寓意和象征。不在意饭桌上的食物的味道,更在意全家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

现在央视的春晚严格意义上说,是1983年开始的,到如今已有40年,这40年,春晚就跟年夜饭一样,成为中国除夕夜不可缺少的宴席。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随着文化艺术多种形式的兴起,无论从物质还是娱乐,老百姓的选择更多,而且高端的宴席也不仅仅出现在除夕了。因此,春晚就跟年夜饭一样,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只有年夜饭和春晚,才能衬托出除夕过节的氛围。年夜饭不再图的是大餐,春晚即使不看,电视还是要开,就是图个开心和欢乐。

春晚也跟年夜饭一样,众口难调。老年人注重养生,年轻人注重口感,一桌宴席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而且现在年轻人已经不缺这口了,关注更多的是红包。春晚不仅要照顾到不同的年龄的人群,而且还要考虑到区域的差异,文化理解的差异等等。加之央视春晚的特殊性,可创意和创新的空间本身就狭小,也是现在的春晚不出彩的原因。

“春晚为什么不能接受批评?”,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关于春节批评文章不能发表而且已经发表的已经被删除,其实我能理解作者的疑问,但批评春晚意义不大。因为现在的春晚宣扬的是主流文化和艺术,是展示国泰民安的舞台,不可能融合所有人的想法和见解。批评春晚,其实带有不认可主流意识的倾向,这是作为国家宣传窗口所不能认可的,因此,春晚再不受喜欢,就跟没有做好的年夜饭一样,节日欢乐的氛围中指责辛苦做饭人一样,不合时宜。

春晚象征性远大于其现在表现出来的文化和艺术内容,春晚存在,也是国家与民同欢的重要形式。因此,春晚就跟年夜饭一样,可以选择不看不吃,但不能选择添堵。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