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三天里相继离世,女子独自回家,对着空房间呼喊崩溃痛哭

#头条创作挑战赛#

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01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在黑龙江哈尔滨,一段流传出的家庭监控视频,令无数人倍感破防,眼泪止不住地流。

父母在年前三天内相继离世,女子在1月27日独自回家,像往常一样推门而入,习惯性地喊着“爸妈”,却再也没有人能回应她。

“爸,爸你吃药了吗?爸爸……”

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她捂着红肿的眼睛,走进妈妈的房间,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妈,我回家了,妈妈……”

仍然没有任何人回应。

似乎是意识到了再也不可能有人回应她了,她折回客厅,蹲坐在爸爸平时睡觉的地方,带着哭腔一遍又一遍地唤着:“爸,你在这么…”

空荡荡的房间里,回旋着她的哭声和呼喊声。

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这个曾无比熟悉的家变得陌生起来。

明明不久以前这个家还是热热闹闹的,为什么突然就变得这么冷清了?明明上次回家爸爸妈妈还热情地围在身旁嘘寒问暖,为什么突然父母就已经不在了?

一切,都恍如隔世,让人越想越觉得悲痛。

她仍蹲坐在地上啜泣着,独自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哽咽说:“爸,我会好好的生活,你能不能带着妈妈一起,在我的梦里来看看我,告诉我,你们过得很好。”

回答她的,只有寂静房间里的回音,徒增悲伤。

这段监控,是女子的丈夫在医院办理出院结算时,不放心她独自一个人回家,想透过家里的监控看看她状态如何。

没想到,在空荡荡的家里,在无人知晓的背面,妻子哭得那么撕心裂肺,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喊着爸爸妈妈。

他原以为,妻子最近不怎么哭了,也上班了,表面上看着一切都很正常,大概率已经走出悲痛了,没想到,她平时只是将悲伤藏起来了。

不过,换位思考,面对“父母在三天内相继离世”的噩耗,恐怕换作是谁,都会崩溃,都会难以走出悲痛的吧。

难的,不是接受现实,而是走出创伤。

02

透过媒介的窗口,我们得以靠着点点碎片化的信息,还原命运对她的无情和残忍。

母亲和父亲同时病重,父亲的病情要比母亲更为恶劣一些,也是先离世的那一个,她刚将父亲火化完,骨灰还热乎着,就接到了母亲突然病重,要进ICU的消息。

“眼看快过年了,抢爸爸输了,难道抢妈妈还要我输,命运怎么可以这么残忍?”

现实面前,她别无选择,用父亲去世收的份子钱,交了母亲的住院费。

结果,命运对她没有丝毫的垂怜,奇迹没有出现,母亲也在病痛里憾然离世。

短短的三天里,双亲相继离世,令她彻底心如死灰。

“我花了30多万还欠了外债,结果老爸老妈一个没抢救回来,全都走了…都是我看着闭眼的,我的家忽然空了,火葬场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没过一天又来了。”

“我哭得眼泪都流干了,爸妈,我成孤儿了你们知道吗?”

一字一句,看得人泪如雨下。

好在,她嫁了个好人家,有着个知冷知热,懂得心疼她照顾她的老公,还有着一对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的公公婆婆。

吃饭时,见她不动筷子,公公婆婆和丈夫疯狂往她碗里夹菜,时时刻刻关注着她的情绪,看到她吃了,三人才肯动筷。

婆婆为她专程寻来一张小桌子,让她直接在炕上吃饭,公公则认认真真地为她烧炕,想要拿钱让她出去走走散散心,千叮咛万嘱咐地让她好好养身体,别总哭。

这,或许是她唯一的温暖和慰藉了。

作家大仲马曾在书里写道:

亲人离世,精神上的伤痛可以被掩盖起来,但绝不会收口,它是永远痛苦的,永远一被触及就会流血,永远鲜血淋淋的留在心头。

而来自身边人的关怀和温暖,虽不足以令悲伤者遗忘伤痛,但却如一束明亮的光一般映射在悲伤者的内心深处,让她感受到热气腾腾且充满爱与温暖的真实世界,勇敢面对。

03

最令人破防的是,留言区里一位山东网友写下的留言。

他说,老妈前不久走了,但每天回家的一件事,仍然还是先喊“娘我回来了”。

有人回复他说:“我都不敢喊,因为家里还有老爸,怕他听到我喊妈伤心。”

结果,他回答说,老爸已经走了26年了,只剩下我自己了……

人常说,长大后,要记得常回家看看。

可家的意义是什么?

不是那一座没有感情的房子,而是房子里有着永远牵挂你惦记你,永远会等待着你从远方归来,永远会为你留一盏灯的父母。

有父母在的地方,才能够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家”。

别总在别人的故事和经历里哭泣,时光奔涌向前,从不为个体而回头,命运翻云覆雨,从不为眼泪而悲悯,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人,在来得及的时光里,尽情陪伴。

不为父母留亏欠,不为人生留遗憾。

一如作家贾平凹在怀念母亲的致辞里所说的那样:

“当母亲与我们告别,与这个世界告别,那种疼痛是锥心刺骨的。

年轻的时候,会嫌父母唠叨麻烦,可是再过几十年,甚至几年,有可能再也听不到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