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图妙趣手工坊 | 和孩子一起制作舞龙,体会传统节日的美好~




碑林融媒讯 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过完元宵才算给春节画上句号。正月十五是中国人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作为农历的第一个满月,寄托着人们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本期妙趣手工坊,碑林区图书馆带您共品传统节日之美,感受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文化。


01
欢欢喜喜闹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它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花灯的造型很多,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


耍龙灯

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


舞狮子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立体大世界——传统舞龙

“凤箫声动,玉壶流转,一夜龙鱼舞。”元宵活动丰富多彩,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制作传统舞龙,体会传统节日美好吧!


详细制作步骤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妙趣手工坊


妙趣手工坊全库囊括了43大类手工版块,4000余个手工教学视频,形式多样,制作精细;内容丰富,花样出新!一张彩纸,一把剪刀;一张白纸,一支彩笔;一团彩泥,一双小手;一个创意,一幅作品。在妙趣横生的手工世界里,引领儿童剪出惟妙惟肖,画出奇思妙想,捏出别致新奇,搭出无限创意。除此之外还有中国民间艺术手工,充满探索,充满挑战,全库资源满足各年龄段的手工爱好者需求。






新闻热线和网络举报

电 话 | 89625572 89625573
邮 箱 | 843474081@qq.com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 文 | 区图书馆

排 版 | 融小林

责任编辑 | 张 倩

主 编 | 陈 皓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