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杭州烟花秀时隔11年再次绽放,一刀切关停治理方式需反思

#时隔11年杭州烟花秀点亮夜空#


2023年1月5日元宵节,正值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30天。晚7点,“迎亚运、庆元宵”烟花灯光秀在钱塘江畔盛大开启,3万烟花齐绽放点亮杭城夜空。

这是一场等待了11年之久的烟花秀,人生能有多少个11年,当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璀璨打亮远处每一个仰望者的脸庞,此刻的人们是幸福的,勾起对记忆中的年味的思念,从“新”出发的向往。

杭州烟花节的回顾

从1998年举办首届烟花大会到2013年停办,共连续举办了15年。

1998年10月17日,第一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举办。从那时开始,西湖烟花大会每年定期上演。

2005年移师钱塘江。此后的四年,烟花大会一直在钱塘江边举行。

2009年,烟花大会在西湖边和京杭运河边举办。

2010和2011年,烟花大会在钱塘江和运河边举办。

2012年10月13日,烟花大会重回西湖边举办。

杭州烟花节为什么停办?

直接原因是2012年10月13日,重回西湖边的烟花大会发生意外。根据当时的钱江晚报报道:

“相比于前一年的20万发,那年的烟花大会已经“瘦身”:当晚7点45分至8点25分,40分钟的时间里,共计15万发烟花在西湖和运河同时绽放。而在西湖区域燃放的烟花,共6万发。为了降低污染,中高空烟花仅为2万发,最大口径控制在10英寸以下。

10多年来几乎零事故的烟花大会,也在那一夜发生意外:在烟花运河分会场,两发本应在空中绽放的烟花,落入了观赏区,导致部分观赏烟花的多人受伤。所幸多为轻伤,相关部门也在第一时间通报了事件的相关情况。”

2013年2月17日,钱江晚报以“一年一度的烟花大会,今年还要不要办?委员们认为:污染和安全隐患,都是暂停的理由;西博办:今年放不放,正在征集意见和研究替代方案”为题进行了关注。

2013年9月,关于烟花大会要不要办的事情尘埃落定——当年西博会没有烟花璀璨。钱江晚报的报道中提到,一场经贸科技合作洽谈会将取代开幕式,西博会项目也将瘦身。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响应节俭办会、亲民、环保等要求。

此后的10年,烟花大会和杭州人再见,直到2023年这个元宵节重启。

对一劳永逸“一刀切”关停的反思

在杭州烟花节停办后的第二年,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民在外滩陈毅广场举行跨年游园活动时,发生了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自此以后,全国各地的一些大型的节日庆祝活动,如烟花秀、赏灯节、跨年游园等人群聚集活动,因安全隐患、污染隐患和后来的疫情隐患等原因,基本都停止举办了,燃放了几千年的过年鞭炮也被禁了。从此,人们感叹“烟火气”没了,年味没了。

安全生产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环境污染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抓好这两项工作是每个主政官义不容辞的职责。对这两项工作上面抓的非常紧,全部实行“一票否决”,层层传导压力,因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处理的干部不计其数。

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成为悬在官员头上的两把剑,稍有不慎就会落下来,每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解决这个问题,一劳永逸的办事就一刀切的关停,特别是在关键时点,如召开重大会议重大活动期间、上面考核检查期间,别管是否达标,订单急不急,全部停下来。

“一刀切”的关停是最简单、也是最无能的办法,因为除了关停找不到相互兼顾满意的解决办法,所以这也成了基层官员主要的治理方式。比如创卫验收期间,小商小贩小门脸全都关停。还有刚过去的疫情防控,一个县没几例也能把全县都封了。

“一刀切”关停的管理方式虽然看似有效果,但透支的是政府的公信力,损伤的是当地的营商环境。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道远,何不先从解决“一刀切”关停做起?从杭州烟花秀时隔11年再次绽放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