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38岁大龄剩女交往一个月,明白了她剩下的原因,很现实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相信很多女孩在年少的时候都曾经憧憬过王子公主的童话爱情故事,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遇到“身披金甲、驾着七彩祥云”的意中人与自己共度余生。

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有落差,当年岁渐长却还是徘徊在婚姻的门外,甚至被冠上“大龄剩女”的称呼,她们的内心总会有些焦急和无奈。

说来也奇怪,这些被网络上调侃为“大龄剩女”的女性通常自己条件都是极为不错的。

她们相貌出众,哪怕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保持着健身的习惯,学历高家境好,自然收入也是颇丰,但从这些外在的标准来看,说她们是女性当中的佼佼者也并不为过。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们“被剩下”,一位和大龄剩女交往一个月的先生,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很现实的答案。

一、内心对于婚姻的恐惧

根据在2022年度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在上一年度我国共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7.49%,164.3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3.72%。

适龄结婚人数的规模持续下降,加之年轻一代初婚年龄的推迟和比例下降,让婚姻好像变成一道难跨的门槛,而且这一数字还有连年下降的趋势,背后其实就是适婚女性对于婚姻的恐惧和排斥。

根据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女性早期曲折的两性情感经历以及原生家庭父母相处模式在她们心里埋下的种子,会对她们之后步入婚姻、组建家庭产生很大的心理阻力。

就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在幼年时期经历过父母关系紧张,经常爆发争吵,甚至是目睹过家暴场面。

那么即使是在成年之后,她们也会对异性有着根深蒂固的仇视、厌恶、害怕、怀疑的心理,而这样的内心压力就是将她们拦截在婚姻大门之外的罪魁祸首。

二、生活压力让她们无暇顾及婚姻

其实无论是结婚登记人数的不断下降,还是人口出生率的大幅缩减,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就是结婚之后的家庭责任和经济压力让很多年轻人面对婚姻打了退堂鼓。

无论是婚前房子、车子这样直观的经济压力,还是婚后子女的抚育、升学这些持续性的投入,都让适婚的女性感受到“压力山大”,自然考虑到结婚的时候就会慎之又慎。

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之下,把独身的日子过好似乎都已经需要用尽全力了,更不要谈去组建一个家庭、养育一个生命。

我本科时期的学姐能力突出,毕业之后就只身前往上海打拼,如今也是年近30却仍旧未婚,问起她不结婚的原因,她直言到:“现在就是进退两难,大城市的房价几乎就是天价,但哪怕是回到家十八线小城市也都是每平方米接近万元,自己在上海打拼这几年的所有积蓄都不够,还要再背上沉重的房贷。

这个暂且不说了,结婚之后要不要孩子、要几个孩子、一个月6000元钱的幼儿园、学区房、补课班,这些每次想到我都感觉要窒息了。”

三、过于追求完美的伴侣

我国的结婚率到去年为止,创下了10年以来的新低,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男女比例也呈现失衡的状态,我国最新的全国男女比例为104:100,男性比女性多出了近3000万人,这也就意味着,女性在择偶方面有着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对于许多大龄剩女来说,因为自身条件的优越性,她们在挑选另一半的时候也是充斥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她们不会甘心去妥协或者是委曲求全,她们的爱情是容不得掺杂半点沙子的,因此很多对她们抛出橄榄枝的男性,仅仅是看到她们的择偶标准就望而却步了。

这类女性通常也是事业上的女强人,前半生对学业和事业的耕耘和探索,让她们很难接受因为老公、孩子就被牵绊在家庭生活当中养儿育女,如果婚姻和事业是一道二选一的单选题的话,我想她们的答案毫无疑问会是后者。

钱钟书曾经在书中写过:“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但人生的选择无不是有得有失的,我们只需要思考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什么,就足矣。

- The End -

作者 | 孙荣

编辑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