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蓝地白花凤穿牡丹纹葵口盘

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的最大成就,是烧制成功了胎骨细腻,釉质洁白,色泽鲜艳成熟的青花瓷器。这种用氧化钴在瓷胚上作画,然后上透明釉,并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釉下彩瓷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元明清时期,绚丽多彩的彩瓷发展的先河。

元代青花瓷器属于高温釉下彩。它是用钴料绘于制成的坯胎上,再加罩一层透明釉,以高温一次烧成。元青花的蓝色稳定,沉静,图像纹饰清晰,华美,白色透明釉纯净,润泽。由于元青花瓷器在选料,配方,工艺技术,造型与装饰,审美等方面均有重要成就,使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元•青花蓝地白花凤穿牡丹纹葵口大盘。口径:45.5CM;足径:28CM;高:7CM。器型规整,折沿,葵花式口,盘心平坦,浅圈足。器身施青白釉,底足无釉,露胎,底足呈现修足纹饰。盘内外用青花装饰,外壁饰仰莲纹;口沿至盘心有四层图案装饰,盘口和内壁均以青花为地,分别饰以白色的海水纹和牡丹花卉纹,盘心点缀以金刚十字杵纹。其造型浑厚,釉质洁白,色泽鲜艳,略含紫意,构图严谨,图案清晰明朗,青花色泽浓艳,笔浓处呈现凹凸不平的铁锈斑痕(凝聚斑),凝聚斑和晕,散,流现象独特,所谓凝聚斑,为颜料色素在烧制过程中聚集形成的黑斑,分布在蓝色图纹中,这些黑斑均由更小的小米粒般的珠状黑点组成,并成串向某个方向延伸或任意弥漫聚集,或延伸成条状,或组成更大的圆斑状,这些珠状的小黑点周边发晕或发散,或带有下淌现象;其晕似洇,其散似弥漫,其流似淌,俗称:“ 晕,散,流”现象。珠状小黑点串成的条状称为“ 条形流散”;圆斑状称为“ 斑状流散”;有的流散甚至于图纹底沿形成如锯齿状或冰挂状态呈现。形成蓝地白花装饰,为进口苏麻离青钴料彩绘的典型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代表作。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明.俞大猷《咏牡丹》

人人都赞颂牡丹的国色天香,美不胜收,可是,自己的一片丹心,只有孤独的自守,自知,谁能理解。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芍药和芙蓉对比,芍药没有格调,荷花没有热情,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花开时节,惊艳整个洛阳。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有谷雨花;富贵花;花中之王的美誉,是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

牡丹花分红,黄,蓝,白,黑,绿,紫各色;名贵品种有姚黄;魏紫;豆绿;赵粉,四合莲;洛阳红;红宝石;黑洒金……黄得娇嫩的是姚黄;绿色茵茵的是豆绿;黑亮耀目的是冠世黑玉;形似国旗红的是火炼金丹,粉里透蓝的是蓝田玉;花瓣最多的是魏紫;一朵花上呈现两种不同颜色的是二乔;白得似冰似雪,洁白无瑕的是景玉,香玉,月宫烛光。

当春满大地的时候,牡丹绽放出她那甜美的笑靥,饱满的花朵娇艳妩媚,姹紫嫣红,花瓣层层叠叠,色泽绚丽多彩,在百花丛中艳冠群芳。“牡丹,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历经贫寒……冰封大地的时候,你正蕴育生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带给人间”。蒋大为的一曲牡丹之歌,唱不尽牡丹的绝代风华,颂不完盛世的清欢。


此元•青花蓝地白花凤穿牡丹纹葵口大盘,与历朝历代各时期的同类瓷器类比,并检索全世界收藏机构出版的资料,各大博物院,博物馆及各拍卖公司历来拍卖记录,仅见于伊朗国家博物馆,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等几个馆藏,因而,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观赏,文物收藏,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叶子珍藏

2021年6月18日于武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