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聚焦 | 一周应急聚焦(2023年2月6日-2月13日)

土耳其地震已致3.3万余人遇难 中国救援力量彰显风范

2月6日,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据土耳其和叙利亚的政府及救灾机构12日公布的数据,强震已造成两国超过3.3万人遇难。

救援安全牵动人心,网友“平安归来!”的祝福刷屏网络。微博平台上,涉及中国救援的话题也收获了广泛关注。话题包括了#中国救援力量仍在废墟中全力搜寻#、#中国救援人员保护好自己#、#中国搜救犬成功找到一名幸存者#、#中国造照明无人机点亮地震救援现场#等。

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全力开展救援行动 2月7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介绍了中方向土耳其地震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情况。毛宁介绍,中国政府已经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首批将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包括派遣重型城市救援队、医疗队,并提供土耳其方面急需的救灾物资。我们正在协调向叙利亚提供叙方急需的救灾物资,并加快落实正在实施的粮食援助项目。

https://weibo.com/1663072851/MrVShurom?refer_flag=1001030103_

应土耳其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北京时间2月7日下午,中国救援队乘国航包机从首都机场出发飞赴灾区。按照统一部署,应急管理部派出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灾区,救援队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人员组成。

当地时间2月8日凌晨4点30分,经过10小时左右的飞行,中国救援队抵达阿达纳国际机场。经5小时车程,赶到土耳其受灾严重的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会同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工作人员与当地政府协调沟通,开展营地选址与搭建、现场实地踏勘等工作,立即投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此外,中国社会救援力量也迅速集结,驰援灾区。北京时间2月7日上午,中国首支社会救援力量公羊救援队派遣第一支国际城搜救援队前往灾区。当地时间2月10日下午15时许,公羊队搜救犬Lucky搜索出的一名成年男子被成功就出,这是公羊队寻获的第九位幸存者。中国搜救犬Lucky迅速引发舆论,微博话题#中国搜救犬Lucky寻获1幸存者#收获9853万阅读。据介绍,Lucky是一只史宾格犬,参加过泸定地震救援,有相应搜救经验。

北京时间2月9日8时许,上海蓝天救援队首批队员抵达土耳其,他们计划在灾区工作15天,分三阶段开展人员搜救、遗体搜寻、灾后恢复等工作。第二梯队也已准备好装备和物资。首批10名队员中,有2名90后上海姑娘,将主要参与人员救出后的心理安抚、后勤等工作。据介绍,整个上海分队将分批派出超过300人参与到一线救援,大家根据各自特长,分为了搜救组、破拆组、通信保障组、医疗急救组、心理疏导组等等不同的组别投身救援。

据悉,截至10日上午9时,抵达土耳其地震灾区的中国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共计15支288人。下一步,救援队将根据灾区实际和救援现场情况,科学调整救援力量,持续深入开展救援工作。此外,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2月11日发布消息,随着时间的进展,因低温等环境因素,生存机会已经大大下降,灾区也已经全面转入紧急赈济安置阶段。为了不再给受灾国增加负担,避免各种风险隐患,根据目前整体形势,呼吁国内尚未启程的生命救援队伍立即取消或中止行动计划。

土耳其发生强震以来,中国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参与救援,大国风范,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此,有网民表示:“辛苦了,希望中国救援队平平安安”;“救援前线的同志们都辛苦了,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辛苦了,祝福平平安安,早日回家”;“希望救援人员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中国技术”在地震救援中发挥作用 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10日,在地震夜晚救援现场,一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夜空,为救援人员顺利开展救援争取了时间,这颗“星星”就是中国制造的照明无人机。网友评论:这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国制造!点亮希望!”“照亮黑夜的中国星!”此外,据报道,不仅仅是用来照明,中国制造的大疆无人机也被以色列救援队拿来进行生命搜索。另外,“成都智造”的救援现场专用地震报警系统已随四川蓝天救援队飞赴土耳其。这是中国地震救援报警系统首次走出国门服务救灾。该系统具有超强防误报功能,确保地震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此前已多次服务过地震救援现场,为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为何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土耳其此次地震存在构造条件 2月7日,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田勤俭接受央视“环球视线”栏目采访连线时表示:此次发生地震是由于阿拉伯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两个板块交接的地方同时向北推挤造成的。这两个板块之间就是死海断裂带,这是造成这两个板块向北推挤的速度不一样的一条撕裂的大的断裂带,而它的北部是安纳托利亚高原上产生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实际上还有北安纳托利亚断裂。这些断裂切割深度和规模都足够大,此次地震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这个断裂向南是一些分支连接到死海这条断裂上,西边的一些分支连接到非洲板块俯冲的塞浦路斯俯冲带上面,所以这些断裂都是规模比较大,能够产生足够大的地震。实际上这个地区历史上也已经产生过很多大的地震,像最有名的1157年的阿勒颇大地震,这是历史记载上非常有名的一个影响历史事件的一次大地震,所以这个地区产生这么大的地震是有它的构造条件的。

https://www.eq-cedpc.cn/article/6674

https://mp.weixin.qq.com/s/PUPcyHC1WRWNbOH0zl7w8Q

汶川地震强度更大 土耳其地震与国内近期地震无关 红星新闻2月7日报道,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表示,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级是8.0,从能量角度上来说可能相当于3个7.8级地震,汶川地震强度更大。

https://weibo.com/1908194624/MrUNGzMDE?refer_flag=1001030103_

有网民认为:“没有经历过的人对7.8级地震什么概念完全想象不出来。现在离我们最近的大地震就是汶川,这么一比较说明就有了些概念了”。也有网民表示:“不能这样比吧,是一个地震级相差30倍,但是土耳其是20千米的深度,汶川是14千米”。

有网民补充:“地震8.0和7.8能量角度上说,汶川大地震确实更大,可是土耳其现在冬天啊,黄金救援时间大大减少,而且两次7.8中间隔了10分钟,对于当地人来说,谁也不知道下次会不会还有7.8?何时再来?从身体和心理角度上来说都更难熬”;“汶川地震震源深度比土耳其这次要浅一些,威力更大。汶川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很严重”;“地震每增加一级能量提高30多倍”;“还分类型的,四川的是挤压滑型,而土耳其是摩擦型,四川伤亡大的原因是地形和人口密度”。

针对“近期国内多地接连发生地震,这些地区是不是跟土耳其在一个地震带上?跟土耳其地震有没有关系?”孙士鋐解释说,土耳其与我国云南、西藏地区虽然也同属于欧亚地震带,但是这个地震带太大太远,相隔数千公里,没有关联意义。对于青海、西藏、新疆、广东、甘肃等地的三四级地震,公众不必恐慌,也不必担心。不过,他指出,对于专业从事地震研究人士来说,广东河源市地震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为这次地震在水库附近,以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6级以上地震。“要判断地震与水库的关系,地震对后续的发展有没有影响,此外,这次4.3级地震是发生在我国东南地震少发的地区,这些都是属于专业部门需要关注的范畴。”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892434

全球进入新一轮大地震发生期了吗? 2月12日,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成理地灾国重实验室副主任许强接受中国新闻社独家专访时表示,历史上全球强震一直都很多,并不是今天才有这么多强震。目前并不能判断土耳其地震会否导致全球地震数量增加,但可以判定在本次地震后,土耳其地震所在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上的地震会进入活跃期,因为这条断裂带上断裂的应力会逐渐调整,且调整范围逐步扩大。

https://mp.weixin.qq.com/s/b4HJWZpFVF4qfUppwhZ2Ug

土耳其地震属于震群型 不排除后续还有余震风险 据今日俄罗斯2月9日报道,土耳其地震专家佩里塞克表示,另一场7级地震可能很快就会在恰纳卡莱发生。此外,佩里塞克预测本次土耳其地震,余震至少会持续3年,未来2-3个月有可能发生5-6级余震。

另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服务部主任尤里·维诺格拉多夫预计,未来五年,地球上的地震活动将略有增加,这意味着地震的次数将会增加。维诺格拉多夫表示,9级左右的强震,平均每五到七年发生一次,而8级地震可能一年会有两到三次。他提醒,那些位于地震带上的国家应该随时为地震做好准备。

https://mp.weixin.qq.com/s/78_QKi-ZsUNwhQI2PsCKsA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也表示,当地还是有很大概率继续发生较多次数的余震。当然,还是要根据土耳其的地震序列来分析,才能得出具体余震可能分布的情况。综合外媒消息,目前来看,这是一次震群型地震,两次强震的震中相距约96公里。据了解,震群型地震的主要能量会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没有突出的主震。震群型地震的特点是地震频度高,能量的释放有明显的起伏,衰减速度慢,活动的持续时间长。震群的震源往往较浅(小于10公里),震群的分布范围会随时间逐渐扩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094591538281776&wfr=spider&for=pc

不规范建筑或造成土耳其地震巨大伤亡 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月9日消息,专家认为,不规范建筑造成土耳其此次地震的巨大伤亡。报道称,大多数地震学家有一份他们所担心的热点地区名单,如果这些地区发生大地震,那会令人格外揪心。所谓的“地震空区”尤其令人担忧,即已知断裂带上在异常长的时间里没有断裂过的部分——时间长到足以让人们放松警惕。

在地质学家看来,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更好的建筑实践来预防的,但人类的行为和投资通常是由经验驱动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说:“老话说:‘地震不杀人,建筑杀人。’这让人心痛,尤其是看到一座以恰当方式建造的建筑撑住没倒,而旁边一座建筑完全倒塌的时候。”在土耳其博阿济吉大学创立了地震工程系的穆斯塔法·埃尔迪克表示,“这么强的地震会造成破坏,是意料之中的。但这种破坏(倒塌的楼层堆叠在一起)本不该发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605113795611073&wfr=spider&for=pc

据新华社报道,土耳其灾害与应急管理署12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地震造成该国2万多栋住宅楼倒塌,住宅建筑质量因而受到各界质疑。土耳其司法部长博兹达表示,土检察院当天签发134份逮捕令,抓捕对震区劣质建筑负有直接责任的承包商和工程师,并将在受地震影响的10个省份设立“地震犯罪调查局”,彻查地震中大量建筑倒塌问题。

https://weibo.com/1699432410/MsMl7uBxZ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667520904708499&wfr=spider&for=pc


市安委办专题部署本市厂房仓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2月9日,市安委会办公室召开动员部署会,专题部署本市深化厂房仓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充分认清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建立健全有效的厂房仓库安全治理路径和工作机制,全力打好排查整治主动仗。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1869875


中央在沪及地方国有企业等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2月8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中央在沪及地方国有企业等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各单位清醒认识问题挑战,强化政治担当,狠抓薄弱环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http://yjglj.sh.gov.cn/xwzx/xw/20230208/138c7553fa7048ddb23080be7ddffd57.html


上海将对60岁以上老人全面排摸,推动安装无线联网烟感报警器等技防设施

2月9日,上海市召开加强用电用火安全工作会议。据会上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加强居民住宅火灾防范,上海市将对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一次全面排摸,并推动为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无线联网烟感报警器等技防设施,全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2/11/960144.html


山西一煤矿发生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被责令停产整顿

2月8日,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安全事故。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下发通知,责令该煤矿从即日起停止生产,按规定进行整顿。同时,撤销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一级标准化等级。

https://www.cqcb.com/diyixianchang/2023-02-09/5167442_pc.html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发生4.3级地震 余震92次

2月11日10时41分在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北纬23.76度,东经114.64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据广州市应急管理局消息,截至2月11日15时,震后发生余震92次,最大一次为2.8级地震。广州市地震局迅速响应,全力做好震情跟踪研判,把握震情趋势,协助做好应急处置等工作。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501349984969353

专家解读土耳其地震为何破坏力如此巨大

土耳其两次强震发生的地点所在地区被国际地震学界认定为全球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此次地震破坏力为何那么大?当地预计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生活?当地应做好哪些长期规划?对此,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戴君武进行了解读。

地震发生在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复杂地带

第一次强震发生在凌晨,在附近不少人口密集地区,民众普遍在熟睡,数千栋建筑被毁。第二次强震可谓雪上加霜,导致已经受损的大量建筑垮塌,使灾情进一步加剧。

实际上,1999年发生在土耳其的两次地震与此类似。1999年8月17日凌晨,土耳其中部和西部地区发生7.4级强烈地震。当年11月12日晚,土耳其西部地区发生7.2级强烈地震。两次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共有1.8万人丧生、4.3万多人伤残。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统计结果,1999年和2023年两次地震MMI(改进的麦卡利烈度)大于6的区域内,人口总数分别为809万和1084万,此次地震的震级和人口总数均超过1999年地震。另外,两次地震叠加的破坏扩大效应在2010年新西兰基督城地震中已经得到证实。

土耳其高原和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0%,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其人口最密集地区在西部的欧洲部分(占总人口65%),此次地震灾区人口密度较低。即使如此,据有关机构估计,地震最终或将造成约2万人遇难。

此次两个7.8级大地震连续发生,并有多次震源深度小于10千米的浅源强余震相继发生,地震强度之大,世所罕见,是造成巨大灾难的直接原因。同时,当地大量房屋垮塌,也是造成灾难的关键因素。

土耳其所处地区地质环境如何?

土耳其地势东高西低,根据地质构造和地形特征,全境可分为4个区。北部褶皱带地势起伏变化不大,高度很少超过1000米,但在萨卡里亚河以东,高度陡然加大。

中央地块自伊兹密尔以南的爱琴海岸向内陆延伸,自南面绕过安卡拉,通过图兹湖和科尼亚之间直达锡瓦斯附近,地面高度一般从500米升至1000米,在以锡瓦斯附近为顶端的中央地块东部三角形地区内,地形和构造又变得非常复杂,在安卡拉省东北角到图兹湖东侧,山峰多为1700-2000米。

南部褶皱带主要位于安塔利亚、伊斯帕塔、布杜尔等省内,在安塔利亚湾以西,几乎是正南北的构造走向占主导,山地自安塔利亚湾西岸陡然上升,中托罗斯山自积格伊克山开始东延伸到塞汉河上游地区,东托罗斯山由两条山系组成,地表较复杂。

阿拉伯台地以贯穿塔基里、阿德亚曼、锡尔特3省和迪亚巴克以北约75千米处一线为界,地形相当平缓,在叙利亚边界海拔仅400米。

此次地震发生在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复杂地带,地震动特征变得异常复杂,是震害较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土耳其当地的建筑结构是怎样的?

土耳其相关部门1996年发布的地震区划图,将土耳其划分为五类区域进行抗震设防管理,即I、II、III、IV、V类区域。

根据区划图,土耳其全境有96%的领土位于地震带上,全国地震危险性较高,抗震设防要求较高,加之人口密度适中(比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略低),所建房屋的高度相对适中。

城镇住宅多以多层框架结构和11层-14层为主的小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以及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为主,建设年代相对较近,抗震能力相对较强;临街的商住两用建筑也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当然也有对抗震不利的大量老旧砌体结构房屋或结构体系混乱的居民自建房。

两次强震叠加的特殊效应,导致大量房屋倒塌,尤其是大量城镇沿街的商住两用房屋,因其底层商业用途需要墙体较少的大开间,导致底部楼层与上部楼层抗震能力差异,形成底部薄弱层,导致大量垮塌和人员伤亡。这一点,与我国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都江堰、北川老县城等城镇临街商住房大量倒塌破坏极为类似。同时,两个浅源7.8级走滑型强震必然伴随发生大规模的地表破裂,进一步加剧地表破裂带区域的房屋震害。

房屋倒塌、损毁会造成哪些危害?给后续救援带来哪些困难?

短期来看,房屋倒塌、损毁的直接危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尤其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镇,人们失去安居乐业的家园,更会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同时,人口密集区房屋的倒塌将直接导致街道堵塞,基础设施的破坏也会造成电力、供水、通讯、交通中断,给应急救援带来巨大障碍,影响埋压人员救援效率,进一步加剧灾难后果。

长期来看,一系列生产、商业活动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产业链中断,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更有可能导致某些地区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搬迁、异地重建或分散安置。

当地应重点审视此次地震房屋结构破坏突出的原因

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地恰逢冬季,加之余震不断,当地居民预计在未来几个月、甚至两三年内都不得不居住在临时性过渡居所内。虽然土耳其国内经济形势良好,对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相对有利,但此次两震连发,受灾范围大,当地经济和生产秩序的恢复期也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从抗震设防角度看,该地区的恢复重建首先要重点审视此次地震房屋结构破坏突出的原因,汲取经验教训以改进抗震设计规范,同时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地震灾害隐患排查与评估,为下一次地震排除风险。

要针对此次地表破裂影响区以及当地山区地形和场地特点,优选场地条件较好的地段进行恢复重建,避开不利地段。还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要严把质量关,避免因追求经济性及恢复重建速度出现劣质工程,埋下隐患。

此外,应大力鼓励减隔震技术在恢复重建工程中的应用,我国的减隔震企业也可以走出国门,尝试为土耳其的恢复重建提供帮助。

土耳其地震如此活跃,如何长远规划加以应对?

土耳其大地震频发,当地政府首先应重点引导做好城镇建设规划,避开在地震断裂带进行建设和发展,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减隔震技术,为提升土耳其全境的抗震防灾能力提供支撑。

其次,要借鉴国际先进的防震减灾工作经验,开展相应的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面提升现有房屋设施的抗震能力。

最后,要加强社区的应急救援科普工作和救援队伍、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保证在灾后第一时间快速启动救援力量。从现场媒体传回的视频资料来看,现场救援力量较为薄弱,基本还是依靠自救互救,令人揪心。

https://mp.weixin.qq.com/s/Uq2ZRcM29UsbZ7X78uGcbg

(记者:展圣洁;来源:新京报-北京知道旗下微信公众号“知道News”)

end


▌来源:宣教中心、东方网政务中心


就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