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娘送嫁妆,中国新郎给彩礼,都是结婚凭啥区别对待

隔壁小胖没花一分钱,娶到了肤白貌美的俄罗斯媳妇,大家都馋哭了!

欧拉和刘加兴

不要彩礼的外国新娘

天津的刘加兴用一张机票,和干了1个月的家务活,将俄罗斯姑娘欧拉娶回了家。

俩人刚认识时,刘加兴胖到200斤,家境也普通,父母都是退休工人,自己做计算机设计工作,而欧拉的家庭用中国标准来说,就是一个富二代。

但当俩人准备结婚,刘加兴要给俄罗斯岳父5万彩礼时,却被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在这位岳父看来,爱情不能用金钱衡量,只要闺女愿意嫁就行了,其他的物质都不重要。

和我们结婚,要花掉一个家庭数十年积蓄相比,外国不要彩礼的习俗,让不少中国男性眼红。

当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时,社会舆论开始把高价彩礼的责任,推到中国女性身上。

但这种情绪化的发泄只流于表面,我们真正需要深究的不是女方势不势利,而是国内外为何会有如此大差异的彩礼文化?

中国人结婚男方要给女方彩礼,西方不仅不要彩礼,女性出嫁时,还会从家中带一笔嫁妆到丈夫家,无条件赠与男方。

说到这,肯定很多男同胞已经控制不住哀嚎:速速把西方嫁妆制度引进过来!

西方女性丰厚的嫁妆,确实让男性找到了商机,他们将骗取女方嫁资为结婚目的,出现了许多休妻现象。

到了罗马后期,奥古斯都大帝颁布了《尤里亚嫁奁法》,规定女方嫁资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属于妻子的私有财产,离婚后也能从夫家将自己的财物带走。

与之相比,中国女性的嫁妆名义上是她自己的,但最终用处,还是放在了家庭上。

中西的彩礼和嫁妆,表面上分别利于中国女性和西方男性,实际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因素。

古罗马时期婚姻

中国奉行“男尊女卑”的观念,古代女性一生都处于被动承受的地位。男方给女方的彩礼,就如同用钱购买一个劳动力,女性只是男性用财物换来的附属品。

家本位的思维影响,我们重视家庭之间的伦理关系,男方的彩礼是对女方家族养育的补偿,所给的彩礼也是赠与女方家族,而不是女方个人。

西方的人本位思维,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和个人独立性。他们以“神学”治天下,虽然《圣经》也要求妻子顺服丈夫,但和“男尊女卑”不同的是,它同时提醒丈夫要敬重妻子。

因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宗教观的指导,他们认为女性比男性柔弱,所以宗教和法律的天平,也会更倾向于保护女性的权益。

西方女性的嫁妆,虽然可以给丈夫用,但也具有法律上的保护,是属于个人所有。

中国的彩礼,在“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观念中,成为男女家庭之间的博弈,非女性个人可以支配。

中国以“礼学”治天下,儒家思想认为婚姻是封建“宗族礼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带有强烈的家族门楣以及世俗功利的观念,彩礼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象征。

在中国男女分工中,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主要工作就是生儿育女、操持家务。

男方给女方彩礼,不仅是“夫为妻纲”的思想体现,更是为了满足生儿育女这个最大要求。

因此,如果看到中国男性零彩礼娶外国新娘,就抨击中国女孩子势利,我想并不完全客观。

当你羡慕这类跨国婚姻时,首先想想中西婚姻关系中,女性的地位和彼此的付出。

中国特色相亲角

金钱衡量的爱情

俄罗斯新娘不要彩礼,被点赞“这才是爱情”,中国新娘要彩礼,被唾弃“太物质”。

那么,要金钱衡量的爱情,究竟对不对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这对中俄夫妻的经历。

刘加兴和欧拉结婚前,给俄罗斯岳父5万元彩礼被拒绝,老人一句话,揭开了中俄两国对婚姻的不同理念。

俄罗斯岳父认为只要我闺女喜欢你,愿意嫁给你,两个人有感情就行。

但这套想法,放在中国可行不通。

很多新闻里,小情侣恋爱的时候你侬我侬,一到谈婚论嫁就闹崩。

这是因为,原本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拓展到了两个家庭,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中国婚姻,以生殖为基础,传宗接代为目的,决定了婚姻的非个人性。

年轻人的婚姻向来由长辈决定,个人很难自主决定。有的女孩子不愿意要彩礼,但父母不同意,这场感情就会走向崩溃。

去相亲角转一圈就能发现,长辈们不关注你有没有什么艺术情趣,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你的身高、年龄、是不是本地户口、有没有房。

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结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庭利益,而不是个人意愿时,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就不再属于爱情。

为什么西方家庭的父母,不会和中国式父母一样,干涉子女婚姻呢?

前面提过,西方注重个人意愿,他们更多是以性爱为基础,带有鲜明个人性的现代婚姻。

婚姻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直接关系,当没有什么家庭牵制和挂碍时,所谓的彩礼等金钱衡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金钱能否代表爱情

但如果因此下结论,说和金钱完全割裂的婚姻才是爱情,也是不准确的。

结婚需要抚养孩子,照顾家庭,想要生活就离不开基本的物质条件。

所以,婚姻和金钱不该是排斥的,而是互为条件的,没必要极端排斥财富。

现代人总是把爱情等同于没有钱,两个穷人在一起才是真爱,这和女孩找了有钱人结婚就是物质一样,都是一种极端化的观念。

当我们谈论婚姻究竟要不要有物质时,真正的问题不是有没有钱,而是要不要通过婚姻改变命运,找一个有钱人让自己跨越阶层。

90年代香港女星喜欢嫁豪门改变人生,这种带有目的性、掺杂功利的婚姻,注定造成了很多悲惨结局。

总而言之,用金钱衡量爱情,不是按有钱没钱,富不富有划分,最终还是要讲感情。

如果你嫁给一个有钱人,或者娶了一个有钱人,你们互相珍惜,那也是爱情。

反之,即便你找了一个很普通的城市家庭,就图人家是本地户口,那也算不上爱情。

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共同创造财富,无关原生家庭是否贫穷富有,互相扶持,才能走得长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