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走出两个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深圳二实这样打好“德育牌”

日前,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布2022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深圳学子曾盈之入选。

而早在2018年,首批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名单中,深圳学子刁兴宇就曾榜上有名,这也是时隔4年,深圳学子再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热心公益、小小义工、志愿服务时长超千个小时……对比两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除了这些相似点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来自同一所学校——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刁兴宇曾就读于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初中部,曾盈之如今正就读于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高中部。

视频加载中...

二实好青年

为何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连续花落这所学校?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崔学鸿说,这得益于学校激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的德育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社会,激发孩子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用自己微小的行动去影响他人、改变环境,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践行“友善”,少年心有他人

3岁开始跟着爷爷奶奶做义工、10岁成为注册志愿者、去井冈山助学、在福利院陪伴……对于曾盈之来说,爷爷奶奶就像是自己的公益导师。

2010年,曾盈之跟随爷爷奶奶前往河源山区的一所贫困学校助学,当时提前买了玩具要送给贫困户孩子,到了要捐献的时候,3岁的曾盈之还舍不得放手,眼泪汪汪。在爷爷奶奶的几番劝说下,最终将礼物送给了弟弟妹妹,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公益的种子在曾盈之的童年发芽。

从第一次送出玩具时的不舍,到开始用压岁钱为贫困地区同学购买学习用具,曾盈之慢慢爱上了志愿服务,自己也成为深圳福利院的“常客”,不仅负责给百岁老人喂饭,为他们展示自己的小提琴才艺,还跟福利院的小朋友一起放风筝、看大海,中秋节陪他们一起做冰皮月饼,给他们讲故事、唱歌。

谈及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曾盈之表示,新时代好少年有不同的类别,自己作为志愿者,代表更多的是一种友善的精神,是助人为乐的人。即便已经升入高中,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带动身边的朋友同学一起,抽时间去做一些助学、义卖活动,因为相比单纯出去玩,做公益对她来说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而对于首批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的刁兴宇来说,志愿者也同样影响着他的成长。

2019年在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初中部就读时,刁兴宇便已是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刷新了这项认证的全国最小年龄记录。

从“拥抱阳光”服务精神病患、“临终关怀”情感陪伴、社会调研帮困助学、艺术团公益演出等日常服务,到高交会、文博会、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每在有需要志愿者的时候,他都会第一时间报名,深圳各大活动都留下了他服务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

“我只是做了我喜欢做的事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刁兴宇这样说到。

做公益不难,难的是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两位少年身体力行践行“友善”,始终“心有他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身边越来越多的同龄人纷纷注册成为志愿者,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落实“德育”,二实润物无声

如果说家庭的耳濡目染让公益种子发芽,那学校的引导便为这颗幼苗茁壮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接连走出“新时代好少年”,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有怎样的“秘诀”?从下面这件小事上可见一斑。

学校德育处负责人介绍,学校每年在开学迎新生、社团招新大会,体育季、艺术季快闪等大型校内外活动中都会需要学生志愿者,而这个志愿服务名额全靠“抢”。

为什么做服务要靠“抢”?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崔学鸿介绍,学校德育最大的特色是激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更是一贯倡导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社会,实实在在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用自己微小的行动去改变社会。因此,学生们在实践中寻求自我价值氛围浓厚。

崔学鸿举例:学校确定了“把社会当做学生成长的学堂”的综评思路,将新综评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尤其在解决学生获取“义工服务时长”上,做了大量有益尝试,将德育课程、德育活动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无缝驳接,倡导学生“承担家务,分担校务,做好社会服务”,实现了综评五个维度中大部分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得以在校内实现。平日里去到学校食堂,都能看到学生志愿者的身影。

与此同时,学校实现高度的民主自治,着力培养自律自强的人格。校务委员会赋予学生自治会、议事庭、仲裁院三权制衡的学生管理权限,在学生常规管理、教育教学、学校发展等工作上,学生都有积极建言乃至参与决策的权力。

学校还广泛开展“争当城市文明哨兵”“我的青春我做主”职业体验寻访、“寻根问祖、家谱探源”家风家训主题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梁凌豪、彭晶等6名学生——“关于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提案”,被提交到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这就是活动的价值——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崔学鸿坦言,学校要努力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变成未成年人喜欢参加的活动。“如果孩子们喜欢了,孩子们的主体性就会发挥了,孩子们的主体性被激发了,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就会发挥创造性了。”

链接:

二实特质、深圳特质学子闪耀全国

近几年,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广东省宋庆龄奖学金。2021,共有郭子仪、张筱敏、何乐为、陈俊宇等10名学生获得深圳市中等学校特区“美德少年”“阳光少年”“科技少年”“上进少年”等“特区好少年”荣誉称号。

2022年,二实共有三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1名学生被央美录取;学校的原创舞蹈《中国结》日前荣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中学组一等奖!同时获得艺术表演类优秀创作奖一等奖!

仅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后,学校学生获得的深圳市级以上的奖项就有:

王阳毅勇夺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

女篮队员李嘉琳荣获第二届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明星赛MVP、三分球、技能大赛“大满贯”;

黄润彬同学带领的二实学生团队作品“子康降温宝”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全国总决赛最高奖——创新潜力奖;

袁铭泽同学荣获深圳市第十届运动会竞技体育组航空航海车辆模型竞赛金奖;

陈俊宇、王鹏玖同学荣获2021年广东省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一等奖;

花语合唱团斩获世界合唱节比赛A2组(16岁以下童声合唱组)金奖;

第十一届“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评比活动中,张雅轩同学荣获“十佳文学少年”荣誉称号,刘薇、唐诗、陈聪三位同学获评“优秀文学少年”。

【撰文】徐峰

【视频】谢昊燃

【通讯员】王鹏

【作者】 徐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