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省(安徽、云南、吉林、黑龙江)联考试题评析


2023年,部分省市高考将使用“老高考新课标卷”,为实现平稳过渡,相关身份组织了适应性测试,帮助考生进一步熟悉试卷结构。此次四省(安徽、云南、吉林、黑龙江)适应性考试的试题,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极具风向标作用。为了帮助各位老师更好地理解此份试卷的命题逻辑,本人将此次联考的试题评析如下,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01

大国气象,主题先行

从世界纬度和现实纬度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世界发展、人类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新时代下肩上的荣耀与使命,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学生自然是要重点培养的对象,此份试卷的作文直接体现了这个点,引导学生发现中国的大美,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大国自信。

当下高考的选材均为主题先行,选定文本之后再以文本为出发点,考查的是所选文本最具特色的点,新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言:“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不能忘记的一面之识》所代表的革命文化,作文命题中的文化自信,其实在课标中早有所指。


02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立德树人”是当下语文命题的一条金线,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更不是一个没有落到实处的理念,在当下的高考中,“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早已融入各学科的试题命制中。我们的考查内容不再只是针对学生拥有知识的多少及深浅进行考查,而是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考查要求,我们需要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积累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深化或转变我们现有的思维方式、培养我们正确的三观。古诗文的第16题的设问,就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积极的人生力量。不是单纯的考试,而是以试题去育人,实现以文化人。

当下的考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根本性问题,高考题到底如何命制?个人想来,无非是四个点的综合——国家所需、教材可教、试题可设、学生可做。


03

设问升级,三大表现

刚刚写到,当下高考的选材均为主题先行,选定文本之后再以文本为出发点,考查的是所选文本最具特色的点,在这样的命题思路下,近几年的高考主观题的设题其实根本没法预测,唯有立足文本,认真分析文本才是唯一正道,不能以一些固有的答题模版和套路去应对当下的高考,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多次强调过的点,而且,我们也应该鲜明地感知,以套路应试,根本回答不了当下的高考试题。

当下主观题的设问呈现三个根本性的转变:

第一,由题到文。当下的考试是随文设题,考查的是所选文本最具特色的点,就比如第4题,第16题,不读文本,根本无法通过套路模板去回答。

第二,由内容到形式,由效果到技巧。就具体的设问来看,以第9题为例,问的不是青年是什么形象,而是如何刻画他的形象。当然,我们还应该注意有更深的考查形式,就比如“作者在塑造那位青年的形象时比较全面和具体,请分析这一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第三,由对做了什么的动作的关注到对想来什么的心理关注。顾名思义,当下的高考题已更多地去深究一些深层次的隐含的内在的东西,将会在题干中有更多的“情绪”“心理活动”等词语,此份试卷的第8题就是例证。


04

重视基础,立足本质

语文的本质依然是语文,无论选材如何,设问如何,本色依然是语文,因此考题依然还是会立足于文本,考查一些最本质的最能体现文本特色的点。

首先是文本的特性,第5题的设问,直指科普文的本质。第9题的设问,也是对小说“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的文本特征的直接考查。

其次是语言的特性,语用的两则材料,一则指向基本的语言规范(语法、句式),一则指向语言的逻辑(补写词语、补写句子、按照给定的关系改写句子),此份试卷的命题分布,在我看来,逻辑也更加自洽。

当然,也有部分老师反映,好像材料用处不大,特别是第一则材料,但这样的想法依然是“重题目而轻文本”,这样的想法和当下的高考命题是完全相悖的,其实就一句话:试卷的文本并不是为设题而存在的,试卷的文本和题目都是为了立德树人而存在的。读完材料一,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悠久历史,奥运会会徽设计的巧妙,绝对不能让题目凌驾于文本之上,否则,你无法把握住当下高考的方向。


05

暗扣教材,紧跟生活

就语文学科来看,先前的高考,教考几乎是脱离的,有些学校甚至从高一开始,课文只上理解性默写的背诵篇目,其他时间都是在做试卷,但在新高考的理念下,教考衔接得越来越紧密,在高考题中已有鲜明的体现,在此处就不多赘述。

此份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第11题鲜明体现,其次还暗扣《论语》的“四子侍坐”,彰显孔夫子的因材施教。

当下的考试,不避热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试题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是应有之义。从这一点出发,语用的选材为什么要这样选,自然也就不难理解。


06

阅读写作,融合趋势

这是此份试卷在我意料之外的地方,阅读和写作的融合是趋势,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至于我为什么说这是趋势,我们且看一组存在于将来的题目,未来已来,值得期待。

07

以下问题,尚待阐述

1.整本书阅读如何考查?

2.作文的命题趋向何在?

3.还会出现什么新题型?

……

关于一些问题,本人已写过一系列的文章进行说明(点击连接,即可跳转阅读)

  1. 试卷结构——我看2023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一)
  2. 理解性默写篇目——我看2023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二)
  3. 【老高考新课标样题详解专栏·文本细读】《到橘子林去》
  4. 【老高考新课标样题详解专栏】语言文字运用
  5. 大理、丽江、怒江2023届高三第一次统测试题分析
  6. 大理、丽江2023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分析

几点斟酌,有待探讨

1.现代文阅读Ⅰ考查实用类文本,按理应该考查难度更高的论述类文本,不知是否出于“平缓过渡”考量?

2.作文设题是否应该在理性思辨上再做文章,我们的确要有大国自信,但这样设题,是否过于直白?文章写来也难有区分度?

3.大考设题是否应再完美一点?选项字数可以像高考题一样,各选项支的字数保持一致。

4.字体问题其实可以解决,文言文中的“僇”,诗歌中的“筼筜”,都应该是楷体,不应该用宋体,有些楷体中的确显示不出来“僇”“筼筜”,但换一个楷体就行,比如楷体GB2312、华文楷体、方正楷体等,总有一个楷体可以显示“僇”“筼筜”,不必像此份试卷中,出现字体绝对不统一的情况。

5.古诗文默写是否可以更情境化一点,让古诗文成为育人的媒介,而不只是单纯的古诗文记忆。例如大理州2023届的第二次州统测命题:

作者:大理州民族中学 杨锦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