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炸掉“北溪”的

前两天,美国的传奇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 赫什,发表了一篇万字长文,详细地揭露了美国是如何一步步地从策划到实施,展开了针对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的破坏。在通读了这篇报道之后,我发现干货还真是不少。那今天我就跟大伙聊聊这篇报道里披露出来的一些知识点。老规矩,要聊咱们还要从根儿上聊。咱们先来聊聊这名记者。西摩·赫什。

在我第一次提到西摩赫什的时候,我直接给他冠了个抬头儿。叫做传奇记者。这是因为,他曾不止一次地揭露了美国军方和政府的丑陋暴行。甚至被称为“草根间谍”。

西摩·赫什是名生于美国的犹太人,1959年就开始了记者生涯,自己办过报纸,还曾经在美联社、《纽约时报》任职,还担任过总统选举期间的新闻秘书,并在任职期间与五角大楼建立了深层的人脉关系,这也为他后来对美国军方的丑闻揭露提供了方便之门。

而真正让他被世界认识的一次报道是在1969年,他揭露了美国在越战期间的一场屠杀事件。也就是著名的“美莱村屠杀事件”。当时美军一个连队将越南广义省的整个村庄500多名村民屠杀殆尽,甚至连孩子都被他们当做靶子射击。事件太过残忍,基本与二战期间纳粹分子的做法差不多。

这个事件的披露直接引爆了世界舆论,同时也推动美国国内反战群体的发展。正是由于这则新闻,西摩·赫什获得了次年的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后来他还报道了冷战期间美国是如何利用韩国民用飞机来测试苏联的防空体系,并导致了韩国007航班被苏联击落,269名无辜的乘客成为美国的试验品。

还有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在 ,以及美国在2006年曾计划使用小型核弹摧毁伊朗核设施等等很多爆炸性的新闻。

所以西摩·赫什在曝出美国炸毁北溪这则新闻的时候,新闻中牵扯的几方国家,不是拒绝承认就是默不作声。再加上对整个事件的利益分析,国际上绝大部分的人都认可了其真实性。只不过仍然需要联合国进行核实。

那接下来咱们就进入正题,具体聊聊美国是如何策划针对北溪管道破坏行动的。

首先咱们先介绍一下,北溪管道。北溪管道东起俄罗斯,西至德国北部,这条天然气管道从海底直接绕过了乌克兰,将能源输送给了德国。不仅让德国享受了巨量的廉价能源,还让其得到了可以分销这些天然气给欧洲其他国家的权利。可以说,德国想要长期发展也需要得益于俄罗斯向其输送的廉价能源。

而北溪管道公司是于2005年在瑞士注册的,据称是由普京控制的寡头公司掌控的天然气工业公司控制了其51%的股份,占据另外49%股份的公司分别在法国、荷兰以及德国注册。

别看俄罗斯给欧洲的这些能源如此廉价,但即便是这样廉价的能源收入,其实也几乎占到了俄罗斯全年能源收入的将近一半。可以说俄罗斯与欧洲通过北溪管道实现了双赢。或者说是各取所需吧。

但您可别忘了,现在美国靠着页岩气开采的技术,也成了一个能源大国。2010年至2021年,美国页岩气开采量大幅上涨了60%多。

而在美国爆掉了北溪管道后的2022年,美国已经成了全球液化天然气的最大出口国,超过了卡塔尔和澳大利亚。

所以在乌克兰战争发生前,欧洲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的状态。早就让美国恨得牙根痒痒了。而德国之所以有这种远见,还是从冷战时期开始的。

早年的时候,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和他的“新东方政策”理论被很多德国人认可。维利·勃兰特可能了解的人不多,这里我杂说两句,他就是那个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的德国总理,正是他的这一跪,让世界看到了德国的忏悔决心,也正是这一跪得到了其他欧洲盟国的谅解,并让德国顺利地加入了联合国。

而西德在他的领导下倡导的与苏联和解并推行“新东方政策”这个理论的倡议内容之一,就是利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来推动西欧市场和贸易的快速发展。北溪1就是这个政策的一种体现。而北溪1的成功合作也推动了俄德的北溪2计划。

2021年9月,北溪2项目也完工了,这条管道的加入将满足德国50%以上的年用气量。

但这条管道的顺利完工,也意味着欧洲正朝着美国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美国国内也开始出现了比较激进的反对声音。他们敦促拜登政府要给德国一点颜色看看。但当时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并不吃美国这一套。

美国虽然反对,但是他们也明白,通过外交手段干涉德国的能源政策是行不通的。再加上之前的棱镜门事件,德国或者说是欧洲大国们越来越抵触美国的这种全球干预政策了。

所以面对默克尔的态度。拜登暂时放弃了对德国的惩罚性制裁,而已经完工的德国北溪2管道,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多评论。但美国的国内反对声音并没有停止,他们认为拜登对待北溪2的这种态度变化,甚至会比从阿富汗仓皇撤军的决定还有可能毁掉他的政治生涯。

不过之后,德国能源机构暂停了北溪2的审批,算是给了拜登一点面子,但是这一举动,也让天然气价格在几天的时间内就涨价超过8%。再加上俄乌双方当时已经开始在边境屯兵集结,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德国和欧洲越来越担心他们冬季可能要面临无气可烧的寒冷局面了。

随着德国新总理舒尔茨上任,德国再一次明确了要和法国共同领导欧洲的这一主张。在很多场合,他们都表现出了对美国政策的不信任。

而美国这边也担心,如果欧洲真的想要持续自己的独立政治主张,持续使用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那么如果俄乌真的打起来,乌克兰将难以得到欧洲的军事援助。

那要如何才能让欧洲放弃他们独立的政治主张呢?美国又开始憋坏水了。

拜登授权了它的外交政策顾问,国家安全顾问,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召集一个专题项目组。这个小组里有参联会、中情局、国务院、财政部美国各军种等等多个部门。来计划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俄乌战争。

经过讨论,他们提出要先确定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这个计划是否是可逆的,也就是有没有撤掉还原的计划。

如果是可逆的,那就来一波经济制裁,挑拨俄罗斯国内矛盾,逼他就范。如果是不可逆的,那就直接开干,彻底毁掉他的财路。但俄罗斯和欧洲的态度可能就不太好把握了。

最终,沙利文打算让这个小组提出一个摧毁两条北溪管道的计划,当然沙利文不过是拜登的代理人而已。这个计划的设想还是拜登确定的。

当时海军曾提出,让一艘新服役的先进潜艇直接攻击这个管道。空军则建议用延迟引信炸弹遥控炸毁海底的管道。但这些方式都太过鲁莽直白。如果明目张胆地去攻击北溪管道,其实就跟直接对俄发动本土攻击是一个意思。是一种战争行为,届时全世界都会看到,美国率先向俄罗斯发动战争。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这个小组明确了这个行动的重中之重就是保密,一定要保密。

这时候,有人提出,可以派遣深海潜水员来炸掉管道。因为美国曾经这么做过。

冷战期间,美国曾经在俄远东海岸的两个海军基地间的海底电缆上安装过窃听器,并且安全运行了长达10年,要不是美国出了内鬼,可能苏联军队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被美国偷窥的这个事实。

但是相比于50年前的那次海底监听,这次炸掉北溪可远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波罗的海的水域不仅有俄罗斯海军的巡逻,还有瑞典、芬兰在盯着,而且还没有钻井平台这种幌子可以用来打掩护。最关键的是德国还是美国的盟友,之前棱镜门就闹过一次不愉快,这要是再暴露了那可就太丢人了。就连中情局和美国国务院的人都说这做法忒蠢了。

不过,最终拜登出手摆平了德国,新任的德国总理最终还是站在了美国一边,这也是为什么拜登在俄乌战争前曾说“如果俄罗斯发动战争,北溪2将不复存在”,这时的德国已经默许了他们使用廉价能源的好日子倒头了。而拜登的这个表达,已经很明确的要和俄罗斯打明牌了。或者说是一种警告了。

但是拜登的这种警告却给筹备炸掉北溪管道的那些任务小队带去了恐慌。不是说好了要保密么。不是说好了这计划是在战争发生后才会执行么,而且不能公开宣传。怎么战争还没开始拜登就开始放嘴炮了呢。这就好比在东京大马路上放一枚核弹,然后告诉日本人我将引爆它。用脚后跟都能想到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

不过也有中情局的官员说,既然总统都说了,那咱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干吧。

行动正式开始了,经过挑选,大家认为挪威境内最适合执行这个任务,因为那里有美国新扩建的海军基地,并且挪威的配合度也非常的高。美国还为此向挪威军队交付了一个波音P8海神巡逻机中队,用来加强对俄罗斯的监视。而作为回报,挪威通过了双方的《补充防务合作协议》,说白了就是让渡了一些主权,比如美军有权在挪威抓捕那些干扰美军基地的挪威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多挪威人不喜欢美国在那里驻军,但是挪威政府为了和美国媾和,索性就签署法案,直接把反对美国的本国公民交给美国处置了。

但是为什么美国会和挪威关系如此紧密呢?这里就要提到另一位重要的人物了,他就是现任的北约最高统帅,斯托尔腾贝格。

西摩赫什的调查报告中说,斯托尔腾贝格是一位反共人士,随后在挪威担任了长达8年的总理职务,并在美国的支持下成功地担任了北约秘书长,可以说这位北欧白左官员得到了美国的完全信任,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炸掉北溪的这个计划里首选挪威作为自己的搭档。

不仅如此,如果北溪管道能被成功破坏,那么挪威就可以趁机向邻近的欧洲出售天然气。所以挪威在与美国合作期间可谓鞍前马后伺候得舒舒服服。

比如,挪威海军帮美国选了一处最适合的潜水区作为爆破地点,并且提出会派扫雷艇送美国人到目标区域。

而美国则派出了他们最为神秘的一支潜水部队参与这次行动,他们将要携带氦氧混合气进行潜水,这里我杂说一下这个氦氧混合气,咱们一般的潜水都会使用压缩空气或是氮氧或是氦氧混合气,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纯氧,因为氧气浓度过大会出现醉氧现象。所以普通的深海潜水大多使用氮氧混合气。但如果下潜深度超过50米,进行深海潜水的话,就需要使用氦气来替代氮气作为中性呼吸气体来减少减压的时间,如果不适用氮氧混合气,那么每次深潜后减压时间将长达几个小时,这就极大地压缩了作业时间,但是氮氧混合气也会造成醉氮现象。如果要到更深的海地作业就要替换掉氮气,使用氦气与氧气的混合气。这也是深海长时间作业的必要条件。

不过除了挪威提供的方便条件之外,还需要注意瑞典和丹麦的海军,不过挪威通过提前告知两国一些假消息而让两国在日常巡逻中避开了他们即将作业的区域。挪威又帮了美国一个忙。

但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美国的爆炸装置需要伪装,必须要看起来像是俄罗斯自己的装置,能融入自然环境,这样就能避免俄罗斯海军的侦测。挪威人提出要让这个装置适应目标点位的海水盐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再次帮了美国一个忙。

那么基本的技术问题解决了,什么时候行动好呢?毕竟波罗的海那么小,周边那么多国家都可以覆盖监视,一艘扫雷艇平白无故地开过去肯定容易引起怀疑。这时候还是挪威提出,每年的6月,波罗的海的美国舰队都会进行一次北约海上军事演习,你们可以借这次演习来掩盖扫雷行动啊。

对啊,然后美国说服了他们的舰队司令,要求增加一项扫雷的演习活动。这样美国人和挪威人就可以利用这次演习来安置炸弹了。

正在大家松了一口气准备行动的时候,美国总部来电,要求爆炸时间要可以控制,不可以在安置炸弹后的48小时后引爆。因为这样的话就等于暴露了他们利用演习来安置炸药炸毁北溪的行动。

在挪威的任务小队听到这话之后便开始骂娘。其实遥控炸弹并不难,但是遥控在海底90米深的炸弹就相当的难了,因为信号在水中的传播会受到很多的干扰,而且由于在深海,各种压力,腐蚀问题都是要考虑的。而且他们也不知道美国什么时候会通知引爆这个炸弹,是10天,100天,还是10年之后,谁也保证不了万无一失。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执行了这一要求。

2022年,9月26日,挪威海军的一架P8侦察机执行了一次看似平常的任务,并投下了几个声呐浮标。然而不同的是,这次投下的浮标是专门用来触发海底的特殊C4炸药的。最终,在90米深的海底,原来安置的8颗特质C4炸药爆炸了6颗。

爆炸后,美国立刻就将这个事件包装成一件未解之谜,并将脏水泼到了俄罗斯身上。但是国际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大概率是美国干的,因为要在70米深的海底将包裹在沉重混凝土里的巨大粗壮的天然气管道炸毁,绝非一个普通的恐怖组织所能办到的,这一定是个国家行为,并且能达成这种计划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

不论他们如何掩盖,炸掉北溪对美国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因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除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从而使普京无法将能源作为武器来保证自身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美国用一次隐形的战争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新世纪的东西方对抗中,美国拿下了一局。

那么接下来就要看俄乌局势将如何发展下去了,俄罗斯能否在这个世纪的对抗中保持自身国际地位就看这场战争他将如何收尾了。

其实如果真的从博弈的角度来看,现在已经在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只不过在新世纪,热战及领土的占领只是一种表现方式,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国家地位、世界影响力等软实力的竞争,正如新闻中常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就是针对新世纪国与国之间这种立体博弈的一种警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