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幼儿园首次对外招生

新生儿减少,首先冲击的就是学前教育。

据报道,近日,家住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附近的龚女士在小区周边为刚满3岁的儿子物色幼儿园。意料之外的是,家门口的一所驻汉央企机关幼儿园竟然对外招生了。

该幼儿园园长称,自己在这所幼儿园工作了20多年来,向来只对单位内部招生,前几年刚放开二孩时,生源多得还要排队筛选入园,但从去年秋季开始,个别班级却出现了招不满的现象。

面对变化,今年春招园方决定扩大招生范围,不再硬性规定家长必须为本单位职工。

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近些年生育率的下降,导致能够上幼儿园的孩子数量骤减;另一方面是私立、普惠幼儿园增多,家长可选择的范围增加了。

上述幼儿园园长表示,“我们幼儿园2018~2019年高峰期时,在园幼儿有240多人,现在不到140人。”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幼儿园相关企业36.29万家。近10年来,我国幼儿园相关企业新增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新增最多,之后开始下降。2020年我国新增幼儿园相关企业4.02万家,新增量同比增长27.14%。2021年新增6.82万家,新增量同比增长69.88%。2022年新增4.5万家,新增量同比减少34.10%。

由于竞争激烈,幼儿园抢夺生源也是花样百出,私立幼儿园的“老带新”活动,老生学杂费可立减5000元,普惠幼儿园新生学杂费科直接打9折,公立幼儿园不设招生范围零门槛入园等。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夏婧对媒体表示,“其实首轮幼儿园的关停潮已经到来了。”

她说,今年“应该是最好的一年”,以后会越来越困难。在幼儿园园长群里,从去年起就经常看到有幼儿园在转让一批桌椅板凳。很多园长还在挣扎,但趋势已不可逆转。

另外,随着人口未来不断向城市集中,情况最危急的幼儿园还不在北京、上海、济南这些一二线城市,而是集中在四五线城市。

而在大学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曾撰文分析,在青年人口转型过程中,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招生生源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已有多地陆续推进一系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如发放生育津贴和育儿补贴,加强住房保障支持等。

2月22日下午,杭州市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出炉。杭州将首次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万元。

除杭州外,云南、山东济南、湖南长沙、辽宁沈阳、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也发放“真金白银”,鼓励生育。

云南省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发放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其中,一次性生育补贴包括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育儿补助(二孩、三孩0—3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800元),对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给予补贴(婴幼儿0—3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50元)。

2023年1月份,深圳发布《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

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

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

去年8月,湖南省长沙市出台《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

辽宁省沈阳市,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黑龙江哈尔滨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按政策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家庭,每月每孩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子女3周岁。

此外,湖北省黄冈市、河北衡水市、陕西宁陕县等地也有相关补贴。

除了生育补贴,多地的《方案》中还明确提到了住房保障支持和产假等安排。

而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文件提出要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导各地在村规民约中充实简办婚丧喜事、减轻人情负担、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孝老爱亲等内容。

早在去年8月,中央八部门就联合发文《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提出2022年、2023年在全国范围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对于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要重点治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