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募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重磅发布!

3月17日,业内外期待已久的《2022年公募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第一期全新发布。

该报告由《中国证券报》联合景顺长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信达澳亚基金、博道基金共同发布,洞察、分析基金投资者真实的投资体验,探索科学衡量基民投资获得感的方法和体系,寻找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方法和途径。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下载完整内容


01 报告中有哪些亮点?

回顾2022年,基民们真实的投资成果、投资体验如何?通过挖掘数据,报告呈现出这些亮点。

市场不佳时,基民短暂跑赢了!

都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前几年确实如此……还记得2021年发布的《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中,基民收益相对基金收益的损益率接近-60%(统计样本为主动权益类基金,2016-2020五个完整年度均值)

但是近一年,画风突变。在市场大跌的背景下,基民反而相对跑赢了,基民收益损益率达到了+19.72%

也就是说,当市场风不调雨不顺时,基民没有“坐以待毙”,通过自己的补仓、抄底、定投、止损等行动,改善了投资成效。

拉长时间看,基民跑赢指数、跑输基金

当我们把时间拉长到近三年、近五年,基金的专业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基金平均年化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1.38%14.87%。而基民近三年、近五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8.31%10.35%,相较于万得全A指数的表现取得较大幅度领先,不过相对于基金的平均收益仍然出现一定损耗。基民收益损益率分别达到了-14.35%-30.38%

总体来看,基民的交易行为对投资结果有显著的影响。下跌市可能会躲过后续更大的跌幅,但若是踏不准节奏, 上涨市也可能错过后续更大的涨幅。

市场寒风中,偏债型基金雪中送炭

前些年,偏股型基金在市场上升期的整体表现吸引了众多新基民入市,基金开始出圈了。但是所谓风险收益相伴相生,随之而来的大幅波动令投资者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难时刻。好在,我们还有偏债型基金雪中送炭。

虽然近三年、近五年,相对于偏股型基金给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偏债型基金的表现显得有些不起眼了。但是当市场变脸,偏债型基金的表现相对突显,在近一年的时间区间里取得3.85%的平均年化净值增长率,基民取得了2.40%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让我们在寒风中感受到阵阵暖意。回过头来看,偏债型基金稍显温吞但贵在能稳步向前,或许值得更多投资者重视起来。

不同风格基金的差距,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买的都是偏股型基金,但是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之间表现的差异却相当大。

近一年市场表现不佳,购买成长型风格基金的基民承受一定亏损,但是投资价值型基金的基民逆势取得正收益,均衡型基金基民也有所亏损,但幅度较小。近三年、近五年的时间维度里,成长型及均衡型基金的投资者取得相对更好的收益,但价值型基金的投资者收获相对平淡。这也提醒我们投资者对基金投资风格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以上亮点外,本篇报告有一些尝试,例如采用内部收益率来计算和分析投资者的投资情况,以求将投资行为发生时点对实际收益的影响刻画得更加精确,构建了基民增益系数来刻画基民收益相较基金收益的达成情况。

我们期待本篇报告能够成为构建科学衡量基民投资获得感方法和体系的基础性的一步,带动基金行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推动科学衡量基民投资获得感的方法和体系不断走向完善。本篇报告是此次系列研究的第一期,后续我们还将从基金产品、投资者行为等角度推出更多关于基民投资获得感话题的内容。


注:以上数据来源为《2022年公募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截止时间:2022年6月30日,详细数据说明见该报告。本报告提及的具体基金仅做数据分析或举例使用,不代表任何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基金平均年化净值增长率及基民平均年化收益率来自景顺长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博道基金五家基金公司旗下剔除3个月建仓期后成立满3、5年的主动偏股型及偏债型基金近一年、三年、五年的业绩及个人客户收益。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