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文学是什么意思,与摆烂和躺平有何不同?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上火的,2023取代“躺平、摆烂”的新词或就是“孔乙己文学”了。最近卦哥家发现很多网民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小说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和自己对比,把自己的学历比喻为“孔乙己的长衫”。

今年的毕业季很快到了,又遇上经济不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个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围观讨论。很多年轻毕业生因为失落、茫然,面对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他们很无奈。

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年轻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该是很正常的做法,但一些评论就表示年轻人不要让学历成为影响自己人生的长衫,然后就引发了对立的讨论。

相信大家都知道孔乙己这个人物,看过前几年的《觉醒年代》的人应该还有印象,这是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如果你去过绍兴的鲁迅故居应该会有更多了解。不过随着当下的火爆,不知道绍兴会不会将孔乙己的那些题材去除。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孔乙己是一个没考上秀才的书生,孔乙己是小说中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懂得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端着读书人的架子,有点自恃清高,却没有经济来源,也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赚钱,虽然写得一笔好字可以替人抄书换饭吃,但又好喝懒做,不得不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也不时因而被打,他的穷酸书生气和脸上的伤痕,成为咸亨酒店里一众镇民的笑料。后来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了腿,用手爬到咸亨酒店喝了最后一碗酒后,久久没再出现,“大约……的确死了“。

这部小说的发表时间点也很特别,是鲁迅先生在19世纪末发表的,当时清政府腐败导致很少的读书人才可以出人头地,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很穷。鲁迅先生的小说用孔乙己折射当时科举制度的问题,制造了大量只死读书没生存技能的书呆子,并且将当时社会的冷漠无情给进行了展现。

回到当下,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忽然就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青年失业率还维持在高位,去年全年都维持在逼近20%的高位,可见中国青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届生们就和孔乙己产生了共青,用孔乙己文学来进行阐述:

有网友说:上学时光觉得孔乙己可笑,没想到如今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竟是我自己。

还有网友说:如果我没有上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的(去工厂)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也有网友说: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读过书……

针对这种形势的蔓延,权威评论就发言了,表示:“孔乙己文学”好像近年互联网上流行“废话文学”“林黛玉文学”等,是网络时代的新玩法,也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而小说孔乙己之中的地名咸亨酒店,也在淘宝旗舰店发布了公告:“敬告中国青年,会写茴香豆的六种写法不妨碍你脱掉长衫。如果你也曾遭受挫折,也曾如孔乙己一般不顺,即日起,凭一年内大学毕业证书,即可在本店领取一袋茴香豆。”

咸亨酒店的这个公告,无意外的上了热搜,并获得了网友的点赞。但对于劝年轻人的评论,网友缺没有认可。

对于网友的评论,卦哥家财经发现一个最经典的:“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也有网友说:小时候社会告诉大家穿上长衫就好啦,长大了,又说别被长衫束缚,90后被骗麻了。

还有人说:鲁迅原文批判的是吃人的社会,到现在这成了孔乙己自己的问题。

今年中国社会压力比去年可能更严峻,去年毕业人数达到1076万人,而今年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根据今天的统计数据,过去2个月各行业税收都在下降,科技公司、制造业、互联网公司都在控制投资扩产,出口也减缓,房地产增幅缓慢,中国已经进入通缩前期的危险期。

根据最新的数据,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继续深造已经是当代年轻人的无奈选择。很多博士生表示,继续读博也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就业形势的严峻,也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需要尽快进行产业和人才结构大调整。

今天晚上,央行也宣布将在月底降准,这是在为市场释放流动性,让紧张的市场得到一丝喘息。为了缓解当下复杂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经济形势,中国已经在进行调整政策。国际通胀加剧,已经影响到中国的方方面面,更大的影响或在下半年就会传导到中国国内。

为促进产业转型加快,卦哥家发现也在对职业教育进行了从新定位,从认可度上开始了大力倡导“普职同重”,并且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要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期望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技术性的大国工匠。

可是熟知中国文化的人都清楚,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普遍都有点看不上职校学生,都觉得职校就是低人一等,企业招人也不太乐意选择职校生,即使是工厂也会优先选择大学生。普职同重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这种认知观点已经根深蒂固。

也由此看来,也许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已经死了,但是万般皆下品的文化信念依然存在与每个人的心中。

对于现在中文互联网之中孔乙己文学的热闹风潮,一些方面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学生都是年轻群体,如果焦虑人数扩大或影响更多方方面面。

但是对于引导的问题,卦哥家认为不能太简单粗暴,不能只关注他们的个人选择上,而对造成问题的实际结构问题一句话不提,不过这也许也表示对这方面的改变也没任何办法。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