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银发知播”王广杰,愿用余生传授毕生所学

记者 孔 茜 张清直

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底人物集体奖“银发知播”后,短短十几日,济宁82岁退休老教师王广杰直播物理的网络平台粉丝数激增,平均一天有1.4万新人关注,总粉丝量破百万。面对再次“爆火”,王广杰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展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风范。他不仅直播形式升级实现“三级跳”,更是将“直播间”搬进校园,与在校师生同交流。

授课“三级跳”升级

直播课粉丝数破百万

3月4日晚上,央视举行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得知王广杰入选集体奖“银发知播”,粉丝们比他还激动,纷纷留言祝贺。一名来自中国台湾的网友直言,“老师加油,这里也有人认识你。”

不仅如此,部分网友还将自己学习中的“小确幸”分享给他。“王老师,我上学期电工考了81分,多亏了上学期看您讲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那些课。”

看着天南地北网友的留言,王广杰倍感暖心与幸福。这种无形之中的“师生情”让他有了尝试突破、精益求精的动力。

“我一直在尝试如何调动网友的学习兴趣,如何让知识更具有实用性与趣味性。”王广杰笑称,如今的直播模式已是升级后的“3.0”版本,这三次升级历时近一年。

起初,为了更好地呈现上课内容,他总是会提前一天将板书写好,再用教杆指着复述一遍。这种方式开播第7天,就达1万人,单场直播观看人数最高超40万。随着对直播的了解,学会连麦的王广杰又将互动融入其中,正式进入线上授课“2.0”。每堂课前半小时用于集中讲知识,剩余时间用来连线网友进行问题答疑。对于部分疑难问题,直播间有经验的电工或研究生会主动连线代为解答。浙大毕业的网友“路人路过”便是连线常客,时常连线讲授电子电路知识。

“我的直播间与其说是我一个人的,不如说是大家学习交流的平台。”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汲取知识,王广杰萌生了自我加压的法子,决定摒弃提前板书的模式,改为边讲边发挥。虽说对于教了几十年书的他而言,理论知识早已信手拈来,但为了减少遗忘率,他更是每天反复备课,不断扩充知识面。

如今,在“3.0”版本的抖音直播授课中,王广杰的粉丝人数19天增加了27.9万人,成功破百万,达到107.9万人。

余生愿秉初心传知识

美德济宁聚集正能量

教书育人,王广杰可谓是桃李天下,学生已遍布大江南北。作为师者,他亦是辛勤园丁的一分子。

3月12日,王广杰受邀与济宁市第三中学教师座谈,为在场50余名老中青教师讲授“银发知播”的故事。“王广杰老师践行了‘四有好老师’的新时代教师崇高形象,是‘守初心 担使命’的先锋模范,值得学校所有教职工学习。”济宁市第三中学校长孔祥明表示,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教师应以王广杰为榜样,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截至目前,王广杰已作专场报告3场。

从发挥余热直播,到被社会各界认可。虽诸多名誉加身,王广杰依旧保持自己的初心。“教书育人是我身为一名教师的本分,我愿意一直讲下去。”王广杰直言,边讲课、边与网友互动,他重新找回了站在讲台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发自心底的热爱。他愿意用余生,通过直播将毕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奉献给广大青年。

谈及未来,他更是对在职教师们多了一份期许。“希望教师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课程。”王广杰说。

王广杰是典型的济宁人,也是众多散发着光和热的美德济宁人中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济宁市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打造系列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建设新时代美德济宁。据介绍,2012年以来,累计选树“济宁好人”1037名,入选“山东好人”494人,入选“中国好人”49名;评选市级“道德模范”150人,推选省级“道德模范”22人,谢立亭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信之星”称号。济宁还出台《关心关爱先进典型实施办法》,建立“上善济宁”帮扶礼遇基金,推动礼遇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今后,济宁市将继续开展“发现善美济宁”典型宣传,推广“每日一善”宣传模式,打造“情怀济宁、文化济宁、大爱济宁”公益宣传品牌,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