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产油国宣布减产计划,油价或将叒叒叒要开涨!

近期,产油国组织(OPEC+)多个成员国宣布石油减产计划,沙特等八国或从五月起,每日减产石油超164万桶,由此也引发了国际原油价格以及期货大幅高开。有评论认为,产油国自愿减产是对油价的再一次托底。那么,产油国减产石油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减产计划背后,蕴含着哪些投资机遇呢?


油价沉浮:产油国的小心机

石油被称为液体黄金,在世界范围内广受重视,往往被各国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为世界工业的运转提供强劲动力,另一方面,石油的衍生产品如柴油、润滑油、沥青等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制品。

可惜的是,上天似乎对人类开了个玩笑,石油一是不可再生资源,二是分布不均匀,相当大一部分石油都储存在少数的产油国家中。这也导致了一个主要矛盾:石油是稀缺资源,且被寡头垄断在少数国家中。

由此,我们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产油国要自愿减产了。自愿减产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积极自救。此前,全球石油需求走弱,沙特等国供给增强,同时石油的替代品页岩油冲击能源商品地位,导致全球油价持续走低,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年初沙特大幅增产导致了史上第一次负油价。这也导致了石油这一重要商品一度陷入窘境。

2022年以来,随着俄乌局势日益激化,欧美金融风波不断,连带着能源格局也出现新变化,换言之,石油又重新“复宠”了,在各国财政政策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这一新变化中,产油国抓住东风,积极减产意在推进油价新高,促进国际原油市场的稳定。此外,有分析指出,从政治经济角度观察本次减产行为,能够看出,沙特等八国减产除了为了进一步提振油价,确保供给市场主导权外,同样是为了对冲美联储紧缩的财政政策及其带来的系统性金融冲击

福祸双生:油价上行的机遇和风险

石油减产对于投资者而言,似乎是一件千载难逢的机遇:多国联合发布减产声明,足以体现联盟减产挺价的决心,此外,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亦强化了各国能源储备的需求,因此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油价将被持续看涨,作为投资标的,同样意味着对其进行杠杆、做多等操作,从而进行套利。

然而,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值得提防。尽管短期内市场情绪明显,多家石油相关股票、石油期货市场高开提升,但凯丰投资能源首席研究员郑雅琦表示,“OPEC+意外减产的决定向市场发出了非常强烈的挺价信号,可能反映出其政治考虑,以及对宏观不确定性采取的预防性措施。随着美国产量增长放缓,市场份额被美国页岩油抢走的风险有限,OPEC夺回定价权的成本降低。”综合多种分析和忧虑,我们能够看到,虽然当下国际原油市场短期看涨,但长期仍然需要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纳入考虑之中,所以原油投资进场前,仍要谨慎考虑。不过投资者毋需犯难,在机遇和风险面前犹豫不决。

可以看到,多国减产势必会带来短期原油市场及相关衍生市场的价格震荡,长期而言,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波动沉浮的国际原油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机遇等待着有心人发现,同样也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

(本文文字版权属招商银行所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交流使用。)#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4月财经新势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