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脱险(一)——志愿军31师91团的传奇经历

第四次战役的尾声,李奇微去东京接替麦克阿瑟的职务,美军在朝鲜的地面部队司令换人,志愿军遇到了朝鲜战场最危险的敌人——范弗里特

前三次战役美军的作战战术乏善可陈,基本上就是飞机轰炸,大炮轰击,然后步兵跟随坦克冲锋。第四次战役时,美军开始学习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美军以坦克、装甲车、炮兵及摩托化步兵组成特遣队,沿公路快速推进插入我军后方,曾给我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由于美军的穿插战术只是尝试使用且规模不大,并未引起我方重视。

李奇微观察能力强,但是在作战战术方面能力一般,上一篇关于三十八军汉江南岸阻击战的文章中,我军的要点是杨平,但是直到战斗尾声,李奇微从未敢命令美军沿公路突袭杨平,割裂我东西战线联系。美军也只是笨拙地与38军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展开争夺,甚至到关键的350.3高地失守后,美军也未敢沿17号公路直插我军后方,如果那样,后果难料。

李奇微

与李奇微相比,范弗里特的战术能力明显强一些,在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的第二天,美军发动全线反击。在反击的同时,范佛里特组织了几十支特遣队,利用机械化优势,抢先穿插到我部分前沿部队的后方,给我军造成相当大的被动和损失。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我军被俘2.1万人,而五次战役就占了1.7万。

当时,情况最危险的有三支部队,分别是60军180师、暂编第4团、12军31师91团。180师仅有539团3营8连整建制突围,另有540团2营留军部警卫保存了建制,其余打散建制突围。暂编第4团在付出重大牺牲后整建制突围,但仅存400余伤病员和200余战士。相比起来,12军31师91团突击最远,深陷敌后,情况最为凶险,但最终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不仅自身损失不大,伤员全部带回,还带回来119个俘虏。

同样深陷重围,为什么91团和180师的突围结果迥异?原因有很多,今天,就来讲讲91团是如何做到在敌军重围中转战300公里大突围。

李长林

部队和指挥员

91团的前身是二野11军31师91团,组建志愿军第3兵团时编入第12军。往前追溯的话是红四方面军红十师,改编为八路军时为129师385旅769团,在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和红军时期,均为我军头等主力部队,是著名的百将团。

上图为12军31师91团首长在抗美援朝离开四川时合影。前排左一李和旺,左五枫 亭, 右一孙 坚, 右二 李殿华;中排右一张双春,右二赵金来,右四王元根,左二张三昌;后排左二王树凯,左四李宝奇,右一李长林

团长李长林是牛人一样的存在,著名的战斗英雄,身经百战。红军时当过掌旗手,枪林弹雨大难不死;关家垴战斗时,我军攻击不利,最后提出土工作业迫近日军阵地的是他;解放战争初期的羊山集战役时,主攻团连续牺牲三位团长,李长林火线就任团长,身负重伤,部下们都以为他挂了,把他放在棺材里,结果第二天又活过来了!

老九团这么一个野战军首长最为喜爱和倚重的头等主力团,其团长的人选,不要说师、军、兵团,就是刘邓首长恐怕也要关心过问。按照资历和战功,李长林在淮海战役后渡江战役前全军整编时就应该任副师长了,但在五次战役突围时他仍是团长。

李长林(右二)

之所以进步慢主要还是因为文化低的缘故,大字不识几个,有时作战电报都要参谋念给他听。突围成功后他被直接提升为副师长,本来上甘岭战役后准备提升他当34师的师长了,但他不干师长非要回国上学。如果当时他就当了师长,55年时很可能是大校,64年之前也就很可能晋升少将。就差了这么一点点。

团政委张士诚,山东博平人,出生于1921年,年仅17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同样骁勇善战,也是刘邓大军的著名战将之一。

陷入险境

五次战役第二阶段,12军31师、34师配属九兵团。31师的战役任务为右翼突破及穿插迂回,战术目标是撕开南韩第5师和美第2师防线,穿越束沙里公路、三巨里,猛插至兄弟峰一带,与后续主力部队形成围歼南朝鲜第3军团部的态势。91团担任31师的前卫.。

5月16日晚19时,总攻开始。31师迅速突破敌岱谷、洪川岘阵地,撕开缺口,部队跟进。但是由于走的全部是山野岭溪间小径,且遭遇敌军炮火拦阻射击,走走停停,行进速度很慢。据91团卫生队长李和旺回忆,晚零时,师长政委到前面视察情况,师长赵兰田拿出手电筒摊开地图,他也凑过去看地图,听见师长说:“这样用兵,兵只能使用一次。

91团卫生队长李和旺

部队行进到三巨里,遭遇美军坦克集群拦阻。美军的火力和战斗力大大强于南朝鲜伪军,一时难以迅速突破,部队遂北绕院巨里,天亮后到达杨口洪杨公路。

第二天黎明,天空飞来了美军的飞机,侧背又有敌人,我军前进的道路上遭到了敌人的轻重武器封锁。为争取时间按时到达指定穿插位置,31师白天冒着炮火边战边进,在釜峰又遭南朝鲜36团拦阻,几经激战,师部于20日到达束沙里公路北面。

由于敌人的拦阻,我军两个师的穿插部队中仅有31师前卫91团插入敌纵深,一路向南猛攻,进展颇为顺利。20日夜,1营已攻占了下珍富里以南的射南山,2营占领了兄弟峰,切断了敌人南逃的退路。3营则与师主力一起被阻于束沙里公路

南朝鲜兄弟峰

西线敌军为策应其东线作战,向志愿军发起了有重点的进攻,迫使第19兵团转入防御。与此同时,抽出美第3师东援,堵塞战役缺口,增强了其东线的防御力量,并将韩伪军第8师由大田急调至平昌等地,建立了纵深防御。至此,敌军又形成了东西衔接的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时候,经前期作战,我军伤亡较大,而所携粮弹已尽,一时难以补充,且雨季临近,江河水位上升将阻断志愿军交通。

20日,东线九兵团宋时轮三兵团王近山等兵团领导联名向志司发电,指出如不在整个战线发动大攻势,仅在东边一隅作战,虽能继续歼灭敌人一部,但对整个战局影响不大。提出“不如就此收兵调整部署,进行准备,以后再斗。”

21日,志司发出了“第五次战役结束,全军于5月23日向后转移”的命令。

我军在21日停止进攻,而美军反应很迅速,美军的反击从西线迅速蔓延到整个战线,无数支由摩托化步兵、炮兵和装甲兵组成连营级别的“特遣队”,凭借快速的机动力,在强大的空中掩护下,寻找志愿军防线的空隙,多路突进,快速推进,以期打乱志愿军的后撤部署,割裂志愿军防线。

第二阶段战役中,第12军的突击部队形成一把细长的尖刀形状,直向东南方向插去,尤其是第31师91团已经进至兄弟峰一带,而相应的策应力量却没跟上去,孤军奋战,极可能被增援的敌军截断退路。而这个时候,美2师的特遣队已经穿插到了东线第9兵团的侧背,危机四伏,其中,配属宋时轮九兵团的12军第31师和34师被阻隔于洪杨公路以东地区,尤以31师的情况最为危急,而更危急的是处于刀尖的31师前卫91团。

此时的91团已前突到三七线,是穿插最远的部队。穿插战术如果使用得好,可以取得很大战果,如二次战役113师穿插三所里、龙源里。但是,穿插的要点既要求穿插部队迅猛插入敌后,也要求主力部队快速从正面向敌发起进攻,与穿插部队靠拢。第四次战役美军曾经学着搞了一次穿插,美24师19团3营沿汉滩川穿插到山中里,但由于后续主力停留在洗月里未能迅速跟进,结果山中里的敌军被我军围歼。

如今,由于战局突变,大军即将后撤,打穿插的91团成为了一支孤军,四面八方都是敌人。31师此时的局面也相当危急,且与军部的联络已经中断,当友邻的27军和人民军第5师团派人通知31师他们已奉命撤退时,师长赵兰田顿时紧张起来——他不仅要考虑本师如何安全撤退,更令他担心的是穿插距离最远的第91团。

赵兰田

突围路线

一个团陷入敌后,断无丢下置之不理的道理。91团是我军的主力团,位列抗战时的我军“四大名团”,这样的部队如遭到损失,第31师,第12军,乃至整个志愿军的士气都将受到影响。

91团因作战需要实行无线电静默,他们根本不知道战场形势的变化,已经有两天未能与师部联系,师长赵兰田很快下定了决心,做出如下部署:命令位于小都峙里的93团坚决防守,迟滞敌人的合围行动,协助91团突围;命令31师作战科副科长枫亭穿越束沙里公路,徒步向南寻找91团,传达撤退命令。

枫亭

看到枫亭来到师指挥所,赵兰田急忙说道:“枫亭同志,现在情况非常紧急!”他迅速通报了当前掌握的军情:下珍富里敌情发生重大变化,下珍富里伪第三军团及溃退下来的南朝鲜第4、第6师团残部人数达到三万余人,而美军第3师第7团正向下珍富里增援,歼敌的最佳战机已经丧失。根据整个战场的态势和友邻部队的动向判断,五次战役可能提前结束。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91团收拢回来,可是与91团电台始终联络不上,没办法把战役结束部队北撤的讯息通知他们。

赵兰田凝视着枫亭:“枫亭同志,师里决定派你去寻找91团。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能不能把91团带回来就靠你了。”

师参谋长林有声亲笔写了一封信:

李长林、张士诚同志:敌情有重大变化,东援下珍富里之美军已抵束沙里以西,与93团接触战斗。决定放弃对下珍富里敌之攻击。你团即原路返回,93团在束沙里附近接应你们通过公路。如原路被切断,你们可绕经下珍富里以东北返。行动中注意侦察,力求秘密。注意与我们保持联络。赵兰田、刘瑄、林有声20日夜9时

林有声知道,枫亭此去九死一生,对枫亭说:“通过敌炮火封锁区要小心,一定要找到91团,越快越好”

枫亭手提一支冲锋枪,与担任向导的朝鲜人民军朴排长和师侦察连的三名战士,消失在夜幕中。

为了迟滞美军形成合围,掩护第91团突围,31师的另一个红军团93团(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朱德警卫团)在小都峙里死死顶住了美军一天的进攻。

93团团长李基中

在之前的第二阶段穿插战斗中,93团2营长高永祥和3营长张景孝相继牺牲,在小都峙里阻击战中,一营长赵畴海(原名赵丑孩)重伤,头部至今还有一块弹片未取出,副营长王元朝牺牲,二连长子弹打完伤重被俘。

93团一营长赵畴海

93团用巨大的牺牲,为枫亭寻找91团传达命令,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91团的胜利突围做出了贡献。

枫亭一行五人在穿越束沙里公路美军封锁线时,三名侦察员牺牲。但苍天有眼,枫亭和朴排长历尽艰辛,凭着对地图的记忆,终于在21日凌晨3时摸到了兄弟峰南侧,在那里他们碰到了91团2营。不久,枫亭在射南山西南找到了91团团部。

李长林正在部署进攻下珍富里之敌,准备待大部队逼近后对南朝鲜第三军团军团部发起攻击,对整个战局的变化一无所知。枫亭的到来让他颇感意外。

看了参谋长的信和枫亭简要介绍的敌情,就连这位身经百战的战将也不禁后背发凉——第91团穿插过来的有1营、2营、炮营等,共一千余人,而仅下珍富里周围就有三万敌军。敌人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我军主力正在北撤,91团已经深陷绝境,孤悬敌后。局势真是太危急太诡异太凶险。

团长李长林、政委张士诚、副政委孙坚、参谋长刘玉声,以及师侦察科副科长枫亭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的焦点就是突围路线。

师指的建议的突围路线有原路突围和绕道迂回突围两个方案。顺来路北返可以尽快与师主力靠近,且有93团接应。但是,枫亭根据沿途过来,敌人调动和炮火封锁的情况,分析道:天亮以后,部队行动容易暴露,不仅通过束沙里会遭到敌人飞机、大炮的严密封锁,还会遇到美军拦截,要杀开一条血路代价很大;如果坚持到晚上再向北突围,部队集结位置会很快暴露,将受到东、西两面敌人夹击,行动更加困难。因此,他提议执行第二方案,部队迅速向东南迂回转移。

李长林支持枫亭的提议,枫亭只有五个人过来寻找91团,就有三人牺牲,可见来路凶险。他判断北面的敌人肯定已设下多道封锁线,沿原路北撤正是往枪口上撞,而东面、南面的敌人正在准备进攻,根本想不到我军会向东南方向运动;东边是南朝鲜军溃退下来的部队,战斗力机动力均不如美军,就是打也有较大的把握;敌军都在守大路旁,旁边就是茫茫的崇山和森林,只要我们向东进入大山就有办法,而且山区转移便于隐蔽部队,向五台山靠拢还能得到人民军配合。

“就这么办!”李长林一锤定音。

会议以团党委决议的形式确定:执行第二方案,向东转移,发扬红军团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团结一致,不畏艰险,誓死突出重围。具体的转移路线:涉南汉江,经1235.0高地南麓、元卜洞、盘鞍洞,越过公路到广川以北地区。

请看下一集:抗美援朝版四渡赤水——志愿军31师91团的传奇经历(二)

#致敬抗美援朝##军事##中国历史##历史##历史回眸##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志愿军##抗美援朝志愿军[话题]#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