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医院骨科:精准医疗 护航患者“骨”健康

在鲁东医院骨科,有一个“年轻”又富有朝气的团队,这个团队里的每位成员,各有所长,以精湛的医术和细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真心认可。

手足外科

2021年,50岁的朱女士,在自家果园里修剪果树,不慎误伤了手指,导致左手食指脱落并伴有大量出血。家属紧急送到鲁东医院救治。由于断指再植的黄金时间为事故发生后的6-8个小时内,骨科申光华医生在接诊第一时间内为患者肢指断端加压包扎止血、快速补充血容量、保存离断肢体、讨论手术方案、与患者和家属积极沟通病情。

由于手指末端的血管只有约0.1毫米粗细,只比头发丝粗了一些,医生需全程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手术主刀医生申光华带领唐凯医生清理并探查左指断端创面、对离断的手指进行再植前的预处理、清理创面污染物、探查断端两侧的解剖结构、固定骨折部位、缝合肌肉和肌腱,修补指端重要神经、吻合血管,最终顺利完成手术。

脊柱外科

“在鲁东骨科的诊疗科室中大家重视团队的合作,医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就算下班遇到突发情况,一个患者的电话也会让医生从家里跑到医院为患者诊治。在手术中,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启用最适合的患者进行手术诊治,骨科团队间相互支持,相互融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鲁东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恩忠说。

张恩忠现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截瘫康复学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副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精通脊柱脊髓伤病的诊断及治疗,每年主持完成颈椎,胸椎,腰椎手术上千例,其中包括显微镜下脊柱手术和椎间孔镜下手术。擅长对青少年脊柱侧弯非手术疗法的研究,并取得良好疗效。在中西医结合诊疗骨伤骨病领域取得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多项奖励,并对运动系统疾病有较深的研究。

创伤外科

“对骨科医生而言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始终是很有挑战性的外科手术。由于患者骨质疏松,内固定把持力降低导致手术失败率高。同时,老年人合并症多,导致骨折后一年的死亡率几乎达到1/3,术后只有20%左右的患者能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目前在诊疗时,会利用3D打印技术,针对骨折患者进行诊疗。采用微创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在手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地活动了。”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泽说。“现在我们科室针对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两个理念,一是微创理念,即能不开刀不开刀,能切小口切小口。二是快速康复理念(ERAS),也就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以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提高其满意度、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为目的。”

李泽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骨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精通四肢各类创伤骨折手术,断肢再植手术,血管、神经、肌睫修复手术,擅长常见肢体畸形矫正及功能重建手术,针对不同阶段髓、膝关节病采取阶梯治疗;擅长各类颈肩痛、腰腿痛、手足痛的个性化治疗。

关节外科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对高龄老人而言,一次骨折就是一次考验,如果保守治疗意味着余生只能卧床,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会受到极大影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它创伤小,愈合快,术后能够早日下地恢复日常生活,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鲁东医院骨科的副主任医师冯兴义说。

冯兴义现任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关节分会青年委员。擅长关节镜下各类手术、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人工膝关节单踝置换手术,在关节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让老年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鲁东医院骨科打造多学科联合的服务模式。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细致、精确,手术前组织全科病例讨论,邀请多学科会诊,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麻醉风险进行评估,研究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在多学科评估的前提下制定适合老人的手术方案。术后医护联合指导老人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促进老人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王蕾

审校:赵伟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