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王国维

这是我“民国人物志”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是王国维的粉丝。每天说,学习有三重境界;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去读一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那时候谁能听得进去呢?

今天,《人间词话》终于躺在书架上了。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的理解:

第一重境界,是迷茫中开始寻找目标的阶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副要开始孤独探索的模样。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人渐憔悴,是说追梦途中的那份坚守。

第三重境界,是终于找到了目标,却有人生偶得之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人生三境(我的手书)

但这个意思,并不是三句诗词原作者的本意。

第一句的作者是婉约派名家晏殊,独上高楼等的是心上人。

第二句的作者同样是写情高手,混迹于青楼的柳永,诗意不言自明,追姑娘追得自己都憔悴了。

第三句词则是豪放派的代表、我的本家辛弃疾,但此处却尽显他婉约的一面,用“众里寻的他“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人格。而王国维在此处的活用,成就了国学经典。

王国维

后来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

“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jù)跻第三阶级者。”

也就是说,路得一步一步走,不存在不吃前六个包子,直接吃第七个包子就吃饱的情况。

我的感受:境界的提升就是靠三个字:事上磨。就像家长教育孩子,甭想着一步到位、完全不走弯路;有些事必须经历,孩子才能真懂,也自然会懂。


王国维是个老派的人,一直坚持留着辫子。50岁的时候,面对自己内心某种文化坚守和外部压力的交锋,他选择了投湖自尽,跳了颐和园内的昆明湖。

投湖后两周年,另一位大师陈寅恪在王国维的纪念碑铭上留下了名句: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秉持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个原则,我对王国维的三重境界,又有了独到的解读,在职场、工作中的解读。

我称之为“目标-责任-结果”式思维。你看,

第一句,是发现目标。因为迷茫,所以要登楼去找目标。我们在公司工作的目标,首先是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让老板意识到我们的价值;之后成为高管,开始学会避免问题。所以换个角度想一下,会发现:公司的问题是自己成长的机会,对手的问题是自己变强的机会。为什么说别人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机会呢?你看,美女遇到坏人了,是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你表现的机会。

第二句,是明确责任。明确了目标和问题以后,自己有责任去实现和解决。这个过程会遇到困难,但顶住,就是胜利。其实,放弃的思维是,“因为…所以放弃”,而挺住的思维是, “即使…我也要…因为我能得到…”。责任感是成长的开始。

第三句,是达成结果,是功成名就。一定是达成结果,是做到,而不仅仅是“做了”。做到与做了有什么区别?做到后可以兑现升职和薪水,“做了”仅仅是:完成差事(领导交代的都办了),例行公事(该走的程序都走了),应付了事(差不多就行了)。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想到不一定能得到,要得到必须先做到。

以上是“王国维三境界理论”对我职场工作的启发。


此外,三境界还可以匹配到现在很流行的一个模型上:大名鼎鼎的“黄金圈”。

相信很多朋友知道黄金圈,TED演讲经常用这个结构,乔布斯演讲也经常用这个结构。就是:Why- How- What。

Why是初心,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要克服迷茫,我要有目标,我独上了高楼,望向了天涯。

How是过程,虽然经历曲折,百转千回,我衣带渐宽,但终不悔于追求。

What是结果,最后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众里寻的他,他正好在灯火阑珊处。

有一个传统的说法与黄金圈类似,即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个说法高中政治老师经常讲,他说这样回答主观题比较能够得分,比如一道关于剩余价值的题目,你先答剩余价值的定义(what),然后解释资本主义为什么会有剩余价值现象(why),最后得出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做的(how)。

而黄金圈强调的是初心,从内心动力入手,激发内在欲望。

黄金圈(我更愿意把what理解为达成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一个经典的东西,总是经得起丰富的解读。

我看这《人间词话》,总把王国维想象成一个相貌中上的才子。但实际上他脸黑黄,八字胡,头戴瓜皮帽,总是一副很郁闷的样子。

胡适就说,王国维“人很丑,小辫子,样子真难看,但光读他的诗和词,以为他是个风流才子。”

下集,就聊胡适。

如果喜欢,就点赞评论关注,给我鼓励继续写下去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