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双进”促“双减”为素质教育持续赋能

学生们在“第二课堂”学习。

今年以来,为推动“双减”见行见效、走深走实,唐山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创新开展“让社会各界优秀人物走进中小学校园,让学生走进各类育人场所”的“双进”活动,为发展素质教育持续赋能。

为了上好“双减”后的“第二课堂”,全市以“领域广泛、行业典型、双向选择”为标准,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专家学者、体育名将、艺术名家和非遗传承人等优秀人物走进课堂,把正在发生的时代故事、正在进行的伟大变革等以真实鲜活的身边事例浸润学生心灵,传播中国声音。

同时,通过建立“场所+方案”的“一站式”资源库,促进学校和育人场所双向互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体育运动场所、进文化活动场馆、进科普教育基地、进校外活动中心、进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体验式、情境式、分享式、研讨式思政教育,示范推动全市中小学思政大课堂开发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红色教育课程;开展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增强科普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强体”。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3581名校外优秀人物进校参与育人活动,学生走进校外育人场所累计达到48.57万人次。

通过多种宣传途径,让学生、家长、社会更加了解“双进”“双减”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拓展宣传途径,认真总结梳理“双减”工作中的亮点特色,推广典型经验。凝聚家校合力,实现家校协同共育。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