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通上车”到“富一方”!盐城市实现行政村通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

央广网盐城6月30日消息(记者庄滨滨 通讯员陈婷)江苏盐城市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模式,实现行政村通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规划发展村庄等级路通达全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均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一条条畅达的美丽农村路,在满是生机的盐阜大地上纵横交错,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群众,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盐城旅游公路1号线(央广网发 东台市沿海经济区供图)

农路提品质 畅通更安全

近年来,盐城市着力促建设、重养护、提服务、保安全、强治理、抓示范,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

行走在省级样板路X201丹鹤线上,两旁草木郁郁葱葱,红、黄、蓝三色组成的车道分隔线,犹如一道“阡陌彩虹”,把乡村路打扮得时尚美丽。

路通畅了,乡村热闹了,村民也富裕了。“得益于此,艺术村的人气正在提升,日接待量可达800人,同时也吸引许多年轻人返乡就业。”盐城亭湖区黄尖镇潮间带艺术村负责人吴宏伟说。

着眼“微循环”,疏通“毛细血管”。近年来,盐城市紧紧围绕农村公路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两大发展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全面构建高品质农村公路网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以来,盐城全市共建设农村公路1002公里,改造危桥731座,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671公里,完成投资33.6亿元。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9927公里,位列江苏全省第一。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农村公路网络更加安全畅通。2022年,盐城全市共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362公里、危桥改造353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815公里,累计总投资15亿元。全市农村公路三类及以上桥梁占比达99.37%。群众对农路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全市县道和乡村道的优良路率分别为95.58%和89.84%。盐都区大陈线、亭湖区兴洋线等入选江苏“平安放心路”样板路。

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基础,该市建立农村公路公共财政保障、建设管理办法、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和分级管护系列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深入挖掘示范效应,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9个县(市、区)均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盐都区、东台市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亭湖区入选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盐都区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东台市入选省级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名单。盐城市交通运输局创作的《一条大路门前过》获评江苏“四好农村路”主题曲优秀奖。

盐城盐都区蟒蛇河生态廊道(央广网发 戚晓云摄)

道路有颜值 沿途多美景

路景交融,宜行宜游。进入盐城市乡村旅游公路2号线(阜宁段),路两旁花树相连,沿路稻梦空间、希望驿站、芦荡荻歌等景点让人目不暇接。

“过去想从九龙口来马家荡,除了水路,没有直达公路,开车得绕上二三十公里。旅游公路2号线通车后,游客从九龙口过来,下了建尤线几分钟就可以直达马家荡景区。”阜宁县益林镇马家荡村村民陈标说,交通便利,农产品能“走出去”,游客也能“走进来”。

为更好发挥“四好农村路”综合效应,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该市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路景交融、各具特色、宜行宜游的生态、休闲、旅游千里景观廊道。

市域旅游公路联网成环。通过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努力,盐城全市共建成美丽乡村旅游公路1518公里,配套建设服务驿站36座、节点小品59个、绿化提升1154公里,基本实现旅游公路对外与干线路网的无缝对接、对内与重点景区的紧密联系。2022年又建成大丰港观海廊道旅游支线40公里和旅游公路1、2号线响水联络线26.8公里,实现美丽乡村旅游公路穿行农区、串联村庄、绕行镇区、直达景区建设目标。

看万鸟齐飞、麋鹿悠然,享受“森呼吸”……旅游公路1号线串联黄海森林公园、中华麋鹿园、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

串联一路风景,承载一脉文化。美丽旅游公路品牌有效提升,旅游公路1号线东台段获评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路,三条旅游公路入选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月度主题评选前十名,东台市银杏大道、射阳县海堤路、阜宁县马家荡旅游公路等入选江苏“美丽农村路”样板路。

当前,盐城正进一步加密乡村旅游公路,强化旅游公路互联互通,到2025年全市将再打造119条美丽农村路样板路,实现涉农乡镇都有美丽农村路,全面提升“缤纷盐阜·多彩盐城乡村旅游景观公路”品牌质量。

盐城旅游公路1号线东台段(央广网发 东台市沿海经济区供图)

路畅产业兴 发展加速度

盛夏时节,位于盐城盐都区张庄街道康庄大道的锦安蔬菜农场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将新鲜的辣椒、菜心等绿色时蔬收割分拣、打包装车,第二天就能送达上海等地。

“康庄大道建成了,给我们村里的产业带来很大的方便,车辆即来即走,大大提高运货效率。”张庄街道成庄村党总支副书记成孝勇介绍,这条“康庄大道”不仅激活周边蔬菜产业,也成了一条连接十里八乡的“四好农村路”。

产业发展到哪里,公路就延伸到哪里。盐城精心打造“四好农村路”融合样板,大力发展“农村公路+产业”,突出打造“特色致富路”,促进农村公路与镇村布局、产业布局、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等规划的衔接协调。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和重点帮扶县,建成农村公路1368公里、改造桥梁741座;推进黄河故道片区开发,建成农村公路787公里,改造桥梁313座。

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旅游”“+电商”等模式,有力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品质,不断疏通乡村振兴“经脉”,推动农村公路由“通上车”向“富一方”转变,形成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既能富裕百姓又能保护生态的发展新路,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全市镇村公交100%全覆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达4A以上;农村物流双向通道更加畅通,建成8个县级物流中心、115个镇级物流服务站和1430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实现三级农村物流节点覆盖率100%。开展“快递下乡”工程,大力发展适用于农村物流的厢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增加仓储运输、冷链物流能力。

路面平坦开阔,两旁花摇曳树婆娑,入目皆成景。

路,还是那条路,承载交通畅行基础功能;路,已不是那条路,与业相兴,与景相融,与城相连,成就美丽盐城新风景。“四好农村路”的美丽曲线蜿蜒在盐阜大地,不仅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也实现从“村村通”到“户户通”、“一路美”到“全域美”、“交通线”到“致富线”的大嬗变。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