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重要技术,核心龙头全梳理

自动驾驶需求的兴起,带动高精地图蓬勃发展。高精地图相比于普通导航电子地图具有高精度、高动态、多维度等“两高一多”的特点,在无人驾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预计随着后续L3+级别的自动驾驶普及,将带来高精度地图的更广泛应用。

根据AI车库数据,全球高精地图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90亿美元。#汽车##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

高精度地图行业概览

自动驾驶系统的实现主要依赖感知、决策与执行三大模块。

在行驶过程中以各类惯导、雷达、视觉等传感器搜集车辆动态与周边环境数据,将数据传输至车载计算平台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决策,最后由决策层发送指令至执行模块改变车辆行驶状态。

具体来看,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感知层核心部分。

高精度地图在无人驾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通过高精度地图提供的高精定位、超视距感知、车道级路径规划等服务,不仅提升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同时也让车辆有更加智能的驾驶表现,为乘员带来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

高精地图可弥补普通传感器的性能边界、提供重要先验信息,助力单车智能落地;同时,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亦离不开高精度地图的助力。

除了提供道路信息,高精度地图,还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和3D建模,参与汽车路径规划,在ADAS交互与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回顾导航地图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从最早期的面向L0-L1级别的传统电子导航地图到L2级别的ADAS(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地图,发展至L3+以上的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地图的迭代与更新。

传统导航地图与车的关系相关性较弱,而高精度地图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

高精度地图可弥补普通传感器性能边界,是L3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技术: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易观分

高精地图中标注了所有道路上的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前方特征,提高识别率,减少误识别,改善深度学习的一些缺陷。

云端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高精度地图的海量数据都存储云端,所有车辆的车载系统也是从该处进行数据读取的。云端平台使得区域地图的精度达到厘米级。

高精度地图产业链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精度地图和普通电子地图产业链基本一致,从资源获取到制作再到最后的应用。但具体的每个环节与普通电子地图仍有较大差别,如在应用方面也,高精度地图目前主要定位于车载导航及交通信息现实,而电子地图还集成了LBS等服务。

高精度地图的数据测量以及制作与传统的电子地图相比具有不少差别,由于精确度的要求,高精度地图的测绘要复杂得多。

目前市场上高精度地图的制作主要包括采集车测绘、“众包测绘”两种模式。

集中采集的专业测绘主要完成高精度矢量地图的绘制,矢量地图包括车道级拓朴、车道边线、道路区间以及ADAS数据信息,它能够满足车道级的导航功能的自动驾驶,精度和可信度高,其缺陷在于成本居高不下。

根据《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白皮书》,地图测绘需要精密的测绘技术和专业的采集队伍,分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500公里道路,成本为每公里10元左右,而厘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100公里道路,成本可能达每公里千元。

用传统的采集车测绘技术进行高精度地图的制作需要大量的专业采集车及相关设备,这对于之前没有相关硬件积累,但又想研发自主高精度地图的非图商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这些厂商采取了由车厂的量产车替代采集车的方法,即所谓的“众包”测绘。

以丰田为例,丰田将利用其所生产每辆车的摄像头及GPS对街景道路等信息进行采集,通过空间信息生成技术对两类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最终形成一套高精度的地图。

随着国内高精地图标准进入报批阶段且众包地图降本的效果较为显著,再叠加图商角色加速从交付向服务演变,高精度地图行业拐点有望加速来临。

高精度地图市场格局

高精度地图行业进入主要存在资金壁垒、技术壁垒和合规及资质壁垒。

国外市场两极分化,大型互联网科技巨头合作伙伴数量多且稳定,市场影响力强。

国内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的老牌地图厂商发展较好,但一些新兴挑战者绕开资质要求并独立展开高精度地图业务。整体而言,传统地图商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拥有大量数据的所有权。

IDC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高精度地图市场份额前五位厂商为百度、四维图新、高德、Here。

目前国内高精地图厂商已陆续进入汽车整车厂供应链,高德、百度、四维图新、易图通均已成为全球主要汽车厂供应商。

从市场需求来看,各车企单车智能发展进程虽参差不齐,但高精地图已成为除特斯拉外主流车企的共同选择。#6月财经新势力#

资料来源:IDC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主要的图商已经完成了主要城市的原始积累工作。

随自动驾驶逐步落地,高精度地图的渗透率也将持续提升,整个高精度地图产业处于导入期末期,具备高速发展的条件,有望进入商业化落地、变现阶段。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