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东生:推进中国光伏产业全球化,拓展海外工厂建设

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有这样一个话题占据核心热点:即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的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增长,针对这一热点,当前延伸出了许多猜测与思考,TCL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到,科技创新、全球化和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企业发展途径之一。绿色发展方面,包括光伏等绿色产业的布局。中国光伏晶片和晶体产能占据全球市场的85%以上,因此为了保持这一高产能份额,建立海外工厂势在必行。

李东生介绍说,TCL中环在全球光伏晶片和晶体行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0%。最近,他们与沙特的合作方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在沙特建立一个晶片和晶体工厂。这是TCL中环首次在海外建厂,随后将进行多项筹备工作。

在提升全球影响力方面,李东生指出:“未来,光伏产业还将在其他海外地区寻求布局的机会。”他强调,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正快速增长,而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优势,晶片和晶体产能占有全球市场的85%以上。“为了保持中国晶片和晶体产能在全球的高比例,我们必须在海外建立工厂。TCL中环未来将平衡国内和海外业务发展,海外布局可能会更加扩大。”

此外,三年前,TCL中环通过参股Maxeon推进全球化,并成为Maxeon的两大股东之一。Maxeon拥有光伏电池组件领域的先进专利技术,其主要业务集中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Maxeon已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墨西哥建立了生产工厂,并计划在美国开设新的工厂。

想要有效发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竞争力,硅片价格波动较大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TCL中环相关人士表示,“我们要在成本竞争力方面取得收益,因此如何应对行业波动非常重要。”据悉,他们一方面通过生产大尺寸硅片等高品质产品来应对行业波动,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自动化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此外,他们还通过拓展产业链和扩大海外市场业务来缓解行业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TCL中环控股的天津市环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工厂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主要生产G12大尺寸硅片,并且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切片机将90厘米的单晶硅棒切割成4000多片单晶硅片,每片硅片厚度约为2条头发丝。工厂内部配备了300多台这样的切片机,24小时全自动运行。不仅切片过程,脱胶、清洗、检验和包装等环节也实现了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TCL中环的光伏硅片年产能在2022年年底达到了140GW,并预计在2023年年底进一步提升至180GW。李东生表示,TCL中环将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降低光伏产品成本,推动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时代"。

接下来,TCL中环将借鉴Maxeon在光伏电池组件方面的叠瓦技术,在广州开发区投资建设一个容量为25GW的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向下游光伏电池领域延伸,计划在12个月内完工。该项目的总投资额达106亿元,主要生产G12 N型TOPCon电池,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60亿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