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游戏鼠标真的适合你吗?不同场景答案不一样

科技行业存量搏杀,诞生于传统类目之上的“新品类”成了市场新的增长点,京东、天猫等平台数据均显示“新品类”的高速增长潜力。

“新品类”的“新”是相对一些成熟的“老品类”而言。在手机、家电、PC、耳机、键鼠、智能家居、教育硬件等细分赛道,都在涌现“新品类”。

比如游戏手机,中端机,影像手机,折叠屏手机,学习手机,4K投影仪,开放式耳机,轨道插座,大功率移动电源,轻量化鼠标,NAS网络存储,闺蜜机等等产品。

雷科技本专题将致力于洞察“新品类”透露的新消费、新技术、新需求趋势,发现那些在细分场景下更好地满足用户消费升级需求的好产品。


当一款产品的性能已经触及到用户的使用上限,会发生什么?

性能达到上限?不可能吧?或许这是你的第一想法,虽然在多数领域,性能增长总是能带来更好的体验,但是在电竞领域,顶级电竞设备某种程度上已经触及了绝大多数人的使用上限。或者换个方式说,绝大多数玩家都无法将顶级外设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就像FPS玩家常说的:“鼠标再牛逼,打不中就是打不中”。

对于多数玩家来说,并不是外设制约自己的技术,而是技术限制了外设的发挥,实际上,许多职业选手使用的鼠标,在一些追求外设的玩家看来,或许都十分普通。玩家的水平追不上硬件性能,使得专业级鼠标的性能升级近乎停滞,2023年推出的旗舰款与2021年推出的旗舰款在DPI等参数上的区别并不大,主要改进的就是追踪精度和传感器等芯片的功耗,让无线鼠标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

性能卷完了,外设厂商总得找个新的赛道,那么该卷什么呢?答案可能会出乎一些读者的预料:重量。近年来,顶级外设与中端外设的最大区别并非是性能,而是总重量,以罗技为例,旗舰GPW系列与后续推出的普通G系列,甚至使用的是同一个传感器,曾经被称为鼠标核心的旗舰传感器,现在多少有点烂大街的感觉。

那么GPW凭什么卖到更高的价格呢?主要的卖点之一就是轻量化,在保证续航和性能的情况下,GPW二代的重量仅63g,而G502X的重量则是102g。同样的,雷蛇等其他顶级外设品牌,旗舰系列无一不是在重量上做功夫,恨不得把鼠标做到轻如鸿毛,吹口气都能飘走。

而且,玩家似乎也很吃这套,超轻量化的鼠标,到底为何受到大家的喜爱,接下来又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外设厂商,八仙过海

为了让鼠标能够变得更轻,各个外设厂商也是各显神通,从不同的角度来降低鼠标的总重量,目前主流的方向主要有三个,一是外壳设计,二是外壳材质,三是零件减重。外设厂商往往会根据产品的价位、目标群体,针对性的选择一到两个方向来对产品进行减重,至于旗舰款?那自然是三个方向同时用力,能做多轻是多轻。

以罗技的GPW为例,对比第一代就在外壳、PCB、电池、材质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以0.1g为基准,在平衡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重量,最终将GPW的重量从第一代的80g降低到63g。

同样的,雷蛇用来对标罗技GPW的毒蝰系列,也是采用的全结构减重思路,前段时间发布的毒蝰V2,对比上一代减重15g,从74g降至59g,依然保持着对罗技的领先。不过,并非所有外设厂商都有罗技和雷蛇的设计能力,可以在提升性能和续航的同时降低总重量,多数品牌往往采用更加激进且简单的方法——挖孔。


图源:Eurigamer

简单来说,就是在鼠标的外壳上挖孔,将原本光滑密闭的外壳变成蜂窝状的镂空结构。

有意思的是,在轻量化鼠标还未真正流行的时候,这种采用蜂窝状结构外壳的鼠标就已经诞生,因为布满空洞的外壳,所以又被玩家戏称为洞洞鼠。不过,当时洞洞书的宣传重点并非轻量化,而是透气,针对的是那些手汗较多的玩家,声称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保持手心的清凉,降低手汗与外壳接触带来的黏腻不适感。

不过,随着职业选手们陆续选择更轻的鼠标作为自己征战赛场的外设,轻量化很快就成为了主流,洞洞鼠因为设计简单且减重效果明显,成为许多厂商推出轻量化鼠标时的首选。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洞洞鼠没有成为主流呢?很大程度上是蜂窝状的外壳设计除了轻量化的优点外,有着诸多缺点。首先是防尘防水性能几乎等于零,使得洞洞鼠更容易损坏,寿命也明显比普通鼠标要短,其次是手感不佳,早期的蜂窝状外壳工艺粗糙,硌手、外壳变形等问题层出不穷,后续虽然工艺有所改进,但是依然无法完全解决以上问题。

加之后续无线鼠标逐渐成为主流,罗技、雷蛇等厂商都推出了轻量化的产品,在不破坏外壳结构的情况下,重量都能够媲美洞洞鼠,使得洞洞鼠逐渐成为小部分追求极致轻量化玩家的选择,而游离在主流市场之外。


当然,如果要谈论顶级轻量化鼠标,仍然是离不开蜂窝状外壳设计,通过缩短鼠标长度、3D打印等技术,如今最轻的洞洞鼠可以将总重量降低到20-30g,不过那个外观设计,对于多数人而言恐怕都难以接受。


图源:YouTube

目前,主流的高端电竞品牌中,只有少数厂商还在坚持高端化洞洞鼠,如赛睿的高端系列,至于雷蛇则是只有售价高达2299元的Viper mini采用镂空设计,以镁合金+CNC工艺让鼠标在保持良好外壳强度和手感的同时重量仅49g,最大的缺点恐怕就是价格过于昂贵了。

极端轻量化,你真的需要吗?

先说结论,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极端轻量化的鼠标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反而会导致游戏体验下降。多数极端轻量化鼠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为了轻量化设计,实际上牺牲了许多用户体验,如Zaunkoenig推出的M系列鼠标,M1K仅重23g,M2K则是24g,号称世界最轻的游戏鼠标。


图源:Tom's Hardware

但是,为了能够达成这个目标,两款鼠标都采用全碳纤维材质来制作外壳,而且对鼠标外观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几乎将传统鼠标的后半部分完全去除,仅保留了左右键区域。这种设计意味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掌后半部分几乎全程悬空,短时间内使用或许还好,长时间使用只会更累。

鼠标轻量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玩家在游戏操作中可以更快的移动鼠标,增加操作速度,二是长时间游戏时,轻量化设计可以降低对手部疲劳.只是凡事都要讲究一个“适可而止”,过度轻量化反而会使鼠标的移动变得飘忽,玩家更难以控制鼠标的移动,如果是像Zaunkoenig这样的设计,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实际上,随着整个电竞外设市场趋于理性化,类似于M2K这样的鼠标已然不常见,主流外设厂商在设计轻量化鼠标时,都是在保证鼠标的功能体验本身满足需求后,再开始对重量进行削减。


图源:雷蛇

个人认为,对于多数玩家来说,50-70g是一个舒适的鼠标重量区间,过轻、过重都会对体验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并非所有玩家都适合轻量化鼠标,对于MOBA等鼠标移动幅度不大的游戏玩家而言,较重的鼠标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控制性能。

轻量化鼠标更适合FPS等需要鼠标进行快速且大范围移动的游戏,能够让玩家更轻松的移动鼠标,有些玩家还会购置高端鼠标垫,如以特殊玻璃制成的玻璃鼠标垫,将鼠标移动的阻力降到更低。

不过这类使用场景,对于多数玩家来说都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我们开头所说的,如何的高端外设性能其实已经过剩,多数玩家的技术水平还不到被外设性能限制的高度。


对于多数玩家而言,罗技的GPW,雷蛇的毒蝰系列都是非常不错的性价比选择,预算有多则可以选择GPW二代等新一代轻量化无线鼠标。如果你还在纠结是否要为了游戏体验而购买高端轻量化鼠标,我的建议是不如换个好点的显示器,体验会更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