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高铁车轮,日德撕毁8000万美元大订单,中国应如何绝地反击?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史这样滴

编辑|史这样滴

前言

经过中国在这些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铁产业因为产量高、速度快、质量优良等特点吸引到了国际上数个大订单。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媒体却嘲讽起中国的高铁行业:“中国的高铁就是靠外国零件拼凑起来的,就连车轮都是向国外进口的,如果不卖给中国,他们的高铁根本就动不了”。

其中日本与德国嫉妒我国高铁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在高铁产业上因为价格与质量成功的占据了主流市场,而他们的高铁却因为价格等原因无人问津。


不过我国的高铁一些零部件确实来自于这两个国家,我国在前些时候还向日本与德国预定了价值5.6亿人民币的大单,但是为了制止中国的发展日德竟公然撕毁了与中国高铁企业的订单。

日本与德国企业为什么要针对中国?我国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反击?

中国为什么不研制高铁车轮

中国高铁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高铁行业上的进步突飞猛进,现在中国高铁已经可以通往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现在我国的高铁从落后一跃成为世界制造高铁最长的国家。

其实我国的高铁在上个世纪就开始修建,改革开放后因为中国要发展的行业十分的多,所以一直到2008年奥运会那年,中国正式开始全面修建高铁铁路。

我国不光打算把国内的高铁铁路修的四通八达,而且还与国外签订了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可以让我国高铁的发展更进一步。

对于整个高铁来说,高铁的车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支撑高铁的重量,而且还要保证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高铁一旦启动一般情况下都是要跑好几个小时,如果高铁车轮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之前国外就曾出现过高铁使用的车轮不合格导致出现严重的事故,所以每个国家对高铁车轮的质量都不敢掉以轻心。


高铁上的车轮看似制造简单其实里面包含的很多的技术,同时他也是高铁行驶中的消耗品,当高铁行驶到了一定的里程数就必须把全车的车轮进行更新,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中国其实在08年刚刚开始建造高铁铁路时就打算研究这种精密的车轮,但是它毕竟是人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我国向来对百姓的人身安全最为关注,对于是否研制自己的高铁车轮十分纠结,所以一直以来我国还是选用了日本与德国相对成熟的车轮。

德国与日本撕毁与中国的合作

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中国高铁行业开始在国际市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德国与日本等国的企业开始对中国企业警惕了起来。

要知道中国虽然在高铁的行业上一直顺风顺水,但是制造车轮的技术却并不在我国手里,日本虽然不是第一个提出高铁,但确实是第一个真正意义建造出高铁的国家,很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本手里。

当时日本不知道获得了什么样的好处,他们把这些核心技术传给了德国、法国、意大利,听说这四个国家都不会拿着这项高铁技术去申请专利,但也不能交给其他国家。

当时中国在高铁事业上如火如荼的建设着,我国拥广袤的市场需求,如果国外企业成功拿下了中国的项目,以中国对高铁规划这无疑是一个长期赚钱的大买卖。这无疑吸引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日本与德国的企业在与中国的谈判中表现的十分积极。

中国高铁企业面对世界各国的请求表示想与中国合作,那么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例如一些高铁方面的技术。

对于这个请求日本与德国企业有着巨大优势,他们成功的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并且表示会满足中国一切的要求,其中车轮技术是我国最为看重的一个部分。

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时高铁合作价都已经基本谈成,中国将支付5.6亿人民币给日本与德国。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日本率先翻脸了,日本企业忽然表示不会提供高铁的技术,当看到这种情况我国与德国的谈判中发现德国也不再提供相应的技术。

要知道之前日本与德国一直请求拿到中国的订单,就在一瞬间两国企业同时翻脸不得不让人感觉到惊讶。

现在看起来日本与德国当时可能认为自己的技术在世界上是“独一档”的存在,而中国在高铁上发展正在十分迅速的蔓延向全国,日德两国同时意识到中国基建行业的潜力。

如果中国的铁路可以把全国的交通连接起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朝着西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发展,所以日本与德国企业宁愿不吃这块肥肉也要把中国的经济彻底打压下去。

中国高铁绝地反击

当得知日德企业同时撕毁合作后我国并没有感到恐慌,因为高铁的车轮与轴承是高铁的高精尖技术,对于日德可以撕毁协议的可能性中国高铁企业也有一定的准备。

当时我国在向外国招标的时候,当时已经对高铁车轮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可以正常的用在高铁上了,但是因为材料与技术的不足,我国生产的无法像日德企业生产的车轮那样长时间的运行。为了民众们的安全,中国迟迟没有把自己制造的车轮安装在高铁上。

通过这次合作我国也看清了日德两家企业的嘴脸,对于这种高精尖技术索性专心的进行自我研发。经过我国专家们不断的研究与改进,中国在2014年最终制造出了比国外成本更加低廉,质量也十分优质的国产高铁车轮。

我国的国产车轮名叫D2轮,它可以适应我国复杂的地形。现在不管是在平原地区还是青藏高原,都可以看到我国建设的高铁。而且经过专业人士的反复研究犯下,中国制造出的高铁车轮竟然比之前国外的高铁车轮更加的耐磨。

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国产D2轮在次年就投入使用,结果与专业人士预测的一致,后来D2轮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我国高铁再也不需要看着外国企业的脸色,而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地铁历程数最长的国家。

当其它发展中国家看到中国可以生产出价格低廉又耐用的高铁车轮,纷纷从日本与德国市场转移到我国,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前几篇文章中有写过印度的高铁,作为我们的邻国,印度一直与我国有着一些小摩擦,但是当印度决定建造高铁的时候为什么第一时间没有向发达国家购买反而向着中国购买?

首先中国的国产高铁车轮已经在我国国内进行了长时间运营,D2轮的质量其它国家都看在眼里,中东地区的国家也纷纷邀请我国去建设高铁,所以印度十分认可我国车轮的质量。

其次我国的车轮通过特殊的技术成本远远低于其它发达国家,这也符合印度想要低成本、高品质建设高铁的要求。


对比我国的高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频频受到邀请,其它发达国家不好受。这些企业原本是可以通过自己技术的优势与我国进行合作制造车轮来赚取一大笔利润,而且高铁车轮是一种损耗品,每年高铁的车轮都需要更换,可以说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买卖。

日本与德国却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对高铁车轮拥有绝对的垄断能力,他们想通过撕毁这5.6亿人民币的合约来告诉中国,没有我们的技术中国就造不出车轮!

但是没想到在今天中国高铁才是国际市场的主流,最终日德两国连累其它发达国家一起在市场上受到打击。

中国高铁的未来

中国的高铁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首先高铁可以运输大量的钢材、水泥等工业所需要的材料,为我国工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其次高铁也带动了人们旅游的需求,高铁把每个城市的距离拉近,促进了城市间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带来全方位的提升。

未来我国可以通过高铁积极推重一带一路倡议,把自己先进的技术带向全球各国,现在东南亚与中东地区积极响应中国的政策,为全世界带来了更加便捷的高铁。我们相信在未来中国高铁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会成为世界高铁的标杆国家。

后记:

我国高铁铁路的建设充满了艰辛,通过这个事情让我们明白不管国外有什么样的技术,是否可以合作,我们应该保持着自我创新的精神。

我国现在高铁技术已经在全球保持了领先的地位,虽然在高铁一些零件上我国依然需要外国的技术,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高铁终有一天可以完全国产化!


往日精彩链接:

中国又火了!“切断”世界最长河流,美日媒: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美媒爆出惊人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把一名华人女性当“母亲”

确实没让人失望!27国投票制裁中国,仍有一国抵挡压力,力挺中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