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稳定性-双反馈回路

当采用buffer 驱动容性负载或者整个回路中存在较多的RC 延时环节,当输入信号为瞬变信号,容易导致输出震荡。接下来我们了解输出震荡的原因以及防止震荡的方法。

一、为什么输出会震荡?

实际运算放大器芯片的输出端会存在输出阻抗,如下图中Ro,当运放带容性负载,如驱动线圈;驱动MOS管等。运放芯片内部Ro会与输出电容CL形成极点:fp =1/2pi*CL*Ro极点造成系统相位裕度下降 (当相位裕度为20°时,输出的超调量高达55%)从而造成输出震荡。

时域上当CL较大(nF~uF级别)时,时域上运放输出到反馈之间由RoCL造成的延迟过大导致输出震荡。(只有输入信号为瞬变信号时才会由于其包含的高频分量信号无法及时被反馈而震荡)

二、防震方法 1 ——输出加电阻:

​ 在输出加电阻是借由Riso引入新的零极点fz1、发fp1,当Riso>>Ro时,fp1 ≈ fz1 零极点近似相互抵消,达到补偿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fz1 =1/2pi*CL*Riso,fp1=1/2pi* CL* ( Ro +Riso)

fz1零点补偿在穿越频率10倍频,开环增益等于20dB处(可从datasheet的幅值相位曲线中得到对应频率),即可得到 。

此办法虽然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但会在Riso上产生压降,使输出直流精度下降。不在意精度的时候可以采用此办法。

三、解决直流精度问题的防震方法2 ——双反馈回路

从上图看到在原有方法1 的基础上新增加CF,RF,从输出到反馈端引入了两条路径。RF 把信号的低频分量(CF: Open,RF: Closes the feedback around Riso)由正向输入端跟随到输出端; CF则把回路通过的高频分量(CF: Short, RF is effectively open)经Riso引入整个回路,实现相位补偿的目的。

上图为两个反馈路径以及两者叠加的幅值裕度随频率变化曲线。当围绕一个运放使用双反馈路径时,两个反馈路径交叠处叠加出来的反馈效果会使1/β 斜率从+20db/decade 突然 变成了-20dB/decade。这意味着1/β曲线存在一个复共轭极点,这样相应地在环路增益曲线上即有 一个复共轭零点。复零点与极点在其对应的频率上引起一个 +/-90 度的相移。此外,复零点/复极点的相位斜率, 在其出现频率位置附近的一个狭窄频带内可从+/-90 度变化至+/-180 度。

复零点/复极点的产生在闭环运放响应中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增益尖峰,这是很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尤其在功率运放电路中。因此,对于CF的取值我们不希望太小,导致相位裕度变化频带过窄,同时也不能太大,使整体带宽变小。
对于的具体取值:
1. Riso>> Ro
2. RF ≥100×Riso
3.6*Riso*CL≤RF*CF≤18*Riso*CL ,CF在此范围内取值可保证两个路径相对稳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