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夹带“私货”,向沙特开出涉华要求,中东或成中美博弈新战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清源

编辑|t


沙特必须承诺禁止中国在当地设立军事基地;

沙特必须有限制的使用中国华为所提供的技术;

石油贸易必须用美元结算,禁用人民币。

2023年8月初,美国开辟新的博弈战场,在中东搞起了“小动作”。

作为拜登的“傀儡”助手,美国白宫安全助理沙利文访问沙特,提出了上述的“涉华三要求”——只要沙特答应,就帮助对方实现和以色列的正常邦交。

消息传出后,不少媒体都用“惊人”二字开头,以形容拜登此举的荒谬。

那么,美国“涉华三条件”究竟意欲何为?沙特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吗?

(拜登访问沙特)


密访谋沙特:军事基地、华为和人民币成“涉华三条件”

2023年8月10日,国外媒体称,“美国正致力于将推动沙(特)、以(色列)邦交回归平淡”。

美国白宫安全助理沙利文宣称:一旦美国促成此事,那么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恩怨将完全处于可控的地步。

沙特和以色列向来是水火不容,美国竟然好心去撮合两者,一时让人不明白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沙特王室)


以色列偏居一隅,面积不大,堪称弹丸之地,人口也算不得多少。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不仅硬生生地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对抗多年,还挑起或参与了五次中东战争,且次次占据上风。

其实,沙特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

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曾明里暗里的支持以色列,这也导致阿拉伯国家屡战屡败。

因此沙特王室一直都有一个诉求,那就是让持续数十年的中东战争按下暂停键,彼此以和平求发展。

作为中东地区的搅局者,身为域外大国的美国享有极强的话语权。

美国承诺帮助推动沙特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并非信口开河。

(美国和以色列关系匪浅)


只是美国人挑选的时间,实在让人浮想联翩。

如今,正当中美对抗愈发激烈之时,美国大肆打压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我国也限制稀土和重要金属的出口,彼此互不相让。

稍有不慎,“战争”或许一触即发。

如此关键的时候,美国总统拜登派遣自己的心腹秘密赶赴沙特,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沙特和以色列的关系恢复正常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美国对沙特承诺的背后,是要求沙特必须遵守美国提出的“涉华三条件”:

沙特必须承诺禁止中国在当地设立军事基地;

沙特必须有限制的使用中国华为所提供的技术;

石油贸易必须用美元结算,禁用人民币。

“涉华三条件”条目不长,但是条条直击要害。

(中国和沙特也越走越近)


细细分析一下,美国从军事、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角度,想要全面“锁死”我国在沙特所打下的根基。

就禁止中国设立军事这一条而言,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的禁脔,它禁止任何其他国家染指。

作为全球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中东一直都是美国最倚仗、最器重的能源基地。

为了经营好这一处能源宝库,美国制定了大量的能源政策,中东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美军驻扎,为的就是保证美国在中东享有最大的影响力。

也正因此,“以军事保能源”的美国,不会允许沙特和我国走得太近,对我国武器的出口政策也相当敏感。

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军事实力愈发强大,尤其是不少新闻媒体发出“中国的军舰何时驶向中东?”这样的畅想,更让美国深感忧虑。

毕竟我国的“东风”导弹、先进无人机,都已经打开了中东地区的市场。

如果美国再不加以遏制,实力突飞猛进的我国海军,恐怕会主动收到来自中东地区的橄榄枝。

在经济领域中,将人民币踢出“石油结算货币”,本质上是为了维系美元霸权。

2003年1月,沙特财政大臣主动表态:对使用非美元货币结算能源持开放态度。

而沙特本身是“石油美元”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一体系相当于把石油当作金本位制下的黄金,都增强了美元的货币地位。

随着美联储的持续加息,美元持续动荡,沙特最终宣布开始以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这被视作对美国美元霸权的强势挑战。

一旦沙特大规模的以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恐怕会引得其他中东国家竞相效仿,美元的信用程度也将持续下跌——没了经济的支撑,美国又怎么维持霸主地位呢?

(美国利用美元霸权频频制裁别国)


因此,美国要求沙特只能用美金结算石油贸易。

至于针对华为的限制条件,这其实是和美国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的芯片管制措施一脉相承的。

华为最突出的领域,是通信领域,5G、高速通信协议、卫星导航……华为一家公司,就完全可以承包美国在沙特建立的所有信息机构。

如果沙特全面采用华为的产品,那么美国可能就会彻底失去利用自家通信产品监听沙特的机会。

因此,美国这一条要求既是在针对华为,也是在敲打沙特,劝其不要动什么歪心思。

由此可见,美国白宫安全助理秘密访问沙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中国也。


夹在中美之间,沙特作何反应?

而在美国开出“涉华三条件”之后,沙特也对应地向美国提出了三点要求:

美国要协助沙特发展核技术;美国要扩大对沙特的武器出口;沙特遭受攻击时,美国必须从本土派兵保护。

说实话,沙特和美国的“要求条目”几乎是半斤八两,甚至沙特更有点“异想天开”的意思,这也不禁让人怀疑,沙特是不是故意这么干的?

毕竟,沙特和我国如今走得相当之近。

回顾中国和沙特的交往,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民间往来频繁。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文明古老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境内坐拥麦加和麦地那两大圣城——全球13亿穆斯林的精神故乡,其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更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多民族文化共同形成了中华文明,56个民族中有不少人一直信仰着伊斯兰教,两国人民长期友好往来。

上世纪末期,我国和沙特的导弹交易促成了中沙建交的临门一脚。

当年,两伊战争开展的如火如荼。

伊拉克背后的“金主”和主要支持者之一——沙特阿拉伯,在战争中见识到了弹道导弹的强大威力,打算花重金向美国购买“长茅”弹道导弹。

(沙特阅兵时展示从我国购买的导弹)


沙特的想法一开始很单纯,那就是要抵御北方强敌——什叶派领袖伊朗的威胁。

然而,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以色列方面的反对,拒绝向沙特出售弹道导弹。

而此时,无论是伊朗背后的苏联,还是美国的盟友法国和英国,都绝无向沙特提供导弹的可能。

最终,沙特将目标转向了剩下的唯一拥有弹道导弹技术的中国。

1986年至1987年间,沙特通过自己的盟友、同时也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牵线搭桥。

沙特驻美国大使以及沙特亲王先后秘密访问中国,与中国达成了购买“东风—3”弹道导弹的协议,协议金额高达35亿美元。

这次交易被学界和外界成为中沙建交前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后,中沙关系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沙两国能源利益诉求具有极大互补性,因此能源合作一直是中沙经济共同利益的基石。

(沙特炼油工人)


在石油能源市场中,沙特处于上游,中国处于市场下游,中沙双方一直强调加强石油市场上下游的合作与投资。

中国大力投资沙特上游市场:

2015年投资建设沙特廷布炼油厂帮助开发沙特国内原油市场;

翌年,参与吉赞经济城计划。

沙特则努力加强和下游石油需求市场的合作:

2007年沙特阿美石油联和中石化在福建投资设炼油厂;

两年后在天津又设一炼油厂;

2017年在安宁设安宁炼油厂。

得益于此,在2018年,中沙贸易额首次突破600亿美元,中国成为沙特对外直接投资意愿最大意向国;

次年12月,中国铁路建设公司承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

2021年上半年,中沙双边贸易就突破400亿美元,“新冠疫情”依然没有阻挡两国贸易往来。

(沙特宣布以人民币结算石油)


但是,美国对于沙特的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

由于沙特石油高度依赖美国,石油美元的全球垄断地位,中沙两国的经济利益时刻受到来自美元币值变化的压力。

然而,美国为了摆脱国内疫情时代对其造成的巨大冲击,转移国内疫情抗击不力因素,美国大量印发美元钞票。

众所周知,中沙两国都是世界上拥有巨额外汇美元储备的国家,美国利用其货币垄断向全球转嫁国内危机的行为,无疑对中沙两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伤。

另外一方面,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悍然发动中美贸易战,迫使沙特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

如今,拜登又秘密派自己的助手访问沙特,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拜登)


不过,我国研究院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是美国还是沙特,都几乎不可能应允对方的要求。

而事实也是如此。

对于《华尔街日报》所发出的报道,美国方面并没有出面加以证实或者反驳,沙特也没有予以置评。

根据沙特官员的推断,美国实在是太着急了,沙特自己并没有做好和以色列全面恢复关系的准备。

而且,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队,实在是太过于纠结。

报道发出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终于给出了回应,称报道“夸张了”。

但是是否开出了“涉华三条件”,美国方面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不可否定的是,随着中美竞争的激烈,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地区,极有可能成为新的中美博弈场。


中东迷局:成为中美博弈新战场?

拜登上任后,大力扭转了前任政府的中东政策,使得美国和中东的发展进入“蜜月期”。

在他的眼中,中东是美国维持全球霸权体系的利器。

(中东地图)


中东地区是世界版图的心脏,具有极高的政治价值。

另外,中东地区盛产石油资源,是世界能源的中心,也是石油金融体系建立的根本。

相较于地区战略利益的复杂多变,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却从未改变,那便是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利益最大化。

美国的全球霸权体系的支撑来自于三大支柱:

一是美国的全球军事霸权;

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融霸权;

三是自由与民主的意识形态。

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美国建立的以石油美元为核心的金融霸权体系。

美国霸权利益的实现则需要通过“控制中东”来实现,掌握了对中东局势的控制权,便拥有建立世界霸权的核心支点。

(中东能源丰厚)


而中国,势必不会轻易地让美国得逞。

中东,极有可能成为中美博弈的新战场。

不同时期的世界霸主,都通过中东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霸权利益。

二战之前,英国就利用中东的以色列这个战略支点,来分裂和制衡阿拉伯国家,从而保持对中东地区的控制。

二战后,美国崛起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碍于地理位置距离中东较为遥远,以色列也便成为美国介入并影响中东最有利的战略抓手。

扶持以色列,可以放大以色列对中东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于美国而言,不仅节约了战略支出,还更好地控制住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增强石油美元体系的经济韧性。

如今,随着以色列这枚棋子被用以诱惑沙特,中东各国都有着被迫入局中美竞争的可能。

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是想把沙特作为自己全球战略的“楔子”,帮助自己实现霸权利益。

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中东地区诸国,也绝非善类。

在中东,伊朗一直瞧着美国不顺眼。

近年来,美伊对抗加剧,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加剧。

苏莱曼尼“被刺”一事激发了伊朗民众的民族情绪,伊朗方面表示要向美军基地投射导弹。

为了应对伊朗的导弹袭击,以色列向美国申请更多的军事与武器援助,从而提升本国军事防卫能力。

与此同时,以色列和伊朗的周边国家对于这种情况均有意向加强自身的核武器研发,以增强本国的军事防卫能力。

在美伊军事对抗的关键时刻,周边国家为增强自身的国家安全,纷纷加入军备竞赛,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东的军事对抗风险。

(美国为中东带去混乱)


同时,中东各国围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利益的地区竞争会更加激烈,夹杂其中的恐怖主义威胁加剧。

伴随在东地中海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国就天然气的开发和使用权展开了激烈的资源争夺。

权力真空下的中东地区,政治“失序化”非常严重,宗教分歧、教派冲突、地区竞争、能源争夺等矛盾多重叠加,中东地区的政治角力将更为激烈。

另外,伴随该地区极端宗教势力的复苏重整,恐怖主义的安全威胁也会急剧增加。

中东的乱象不仅令中东地区内各个国家辗转难变,也对中东整体的安全秩序带来严重威胁。

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就要在中东国家身上动刀以牵制中国,那恐怕才是漫长的煎熬的开始。

结语

从美国的动向可以看出,为了制裁我国,美国意图把与中国的竞争,扩大到更大的范围。

为此,美国不惜把动乱不断的中东拉入中美竞争的轨道中。

(访问沙特时的拜登)


美国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举动会给中东地区带来多大的伤害,完全就是为了本国私有利益。

《环球时报》记者在8月11日指出,美国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美国秘密访问沙特提出了诸多条件,但是美国真正的战略意图,目前仍未可知。

尽管以色列被当做筹码摆到了谈判桌上,但是美国无法接受沙特提出的条件,沙特也无法接受美国所提出的,谈判困难重重。

而伴随着美国政治极化问题越来越严峻,以及2024年总统大选即将来临,拜登恐怕都等不了那么久了。

恰如美国彭博社所说的那样,如果美国执意把中东牵扯“入局”,恐怕就会陷入当年伊拉克战争那样的困局,成为痛苦的开始。

参考资料:

北京晚报.惊人!美国竟向沙特开出涉华三条件. 2023-08-12.

新华网.新华时评:美国中东“失势”失在人心. 2023-06-14.

经济日报.沙特阿美与中国市场共赢. 2021-12-03.

中国日报网.美国担心中东“真空”被中国填上,中美会在中东展开大博弈吗?2022-12-20.

新华日报.伊朗提议与本地区阿拉伯国家组建海军联盟 美国在中东影响力正在削弱.2023-06-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 2022-12-10.

“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愿景”战略性对接:沙特资本进一步“重仓”中国. 2023-08-11.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