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高晓松:19岁考入清华,23岁开林肯,41岁入狱教文盲写字

开放的高晓松:19岁考入清华大学,23岁开始林肯,41岁入狱教文盲写字。他就是文化学者高晓松。

近年来,高晓松主导的一些节目,如:《晓松奇谈》等,向公众展示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高晓松。



《奇葩大会》现场,高晓松作为常驻嘉宾亮相。他的好友冯唐跳伞上台,调侃高晓松身体残疾,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他深情地向高晓松表白,说他是一张好看的皮囊,但有趣的灵魂却是百万分之一。



确实,高晓松有太多的标签,作曲家、导演、脱口秀主持人……他长得不好看但知识渊博,自信又自嘲,谈吐优雅。这样的一个人,很多人都好奇他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今天的样子的。

清华大学名家四代

1969年,高晓松出生在知识分子的一个高层家庭。至于级别有多高,恐怕没有比知识分子家人级别更高的了。

别说是高晓松祖母家族,他们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一位长辈,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她的人生节点与中国百年历史的历史背景紧密契合。这位长辈就是高晓松的祖母陆士嘉先生。



陆士嘉和·张伟

陆士嘉的祖父陆钟琦是光绪年间进士,是溥仪父亲的老师。陆士嘉的父亲卢光熙曾留学日本。

武昌起义期间,爷爷和父亲都被冲进都督衙门的阎锡山起义军枪杀。只有陆士嘉的母亲抱着婴儿陆士嘉仓皇逃走,才保住了性命。

钱学森是陆士嘉和两弹一星之父,是青梅竹马。



钱学森小时候的照片

15岁时,她参加了鲁迅名著《悼念刘和珍君》中历史人物刘和珍的追悼会。



后来,陆士嘉梦想着科学救国,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成为该系唯一的女学生。毕业后,他在该校担任大学教师。

1937年,保护名额被占,内战爆发,陆士嘉决定出国留学。8月11日,淞沪会战爆发,陆士嘉在上海乘坐最后一艘开往欧洲的船离开中国。



包括陆士嘉在内的一批外国学生

一群留学生在船上合影,身后是淞沪会战的战场,望着滚滚滚滚的黄浦江,远处炮声隆隆。



陆士嘉与同组留德留学生张伟(我国著名工程师、深圳大学创始人)结婚。1942年12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张克群出生。(高晓松的母亲)


陆士嘉在右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切有待完成。陆士嘉作为资深知识分子、留学归来的航空科学家,受到中央重用,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

1954年,陆士嘉作为浙江省代表来到中南海参加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见证了毛泽东当选我国主席。



陆士嘉参加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此外,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是著名建筑师,曾师从梁思成。叔父施金墨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教育家、改革家。

《昔年种柳》

张克群

因此,出生于知识分子名门望族的高晓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他耳目一新的熏陶下,他年轻时读了很多书,学习成绩特别好。

从清华大学退学

高晓松小学位于西师大附小。其前身是石油部子弟小学、市重点小学。



高晓松童年的家

但高晓松住在清华大学,距离西师大附小40多分钟路程,不算近。相当于跨区上学。这都是有他的家庭背景支撑的。小学时只要一点点推动,一切都改变了。为什么这么说?



这所小学有一半人都能考上北京四中,高晓松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四中的理念是北京最好的中学,一半人能考清华,中国人民大学是四中高考失败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四中努力学习,清华北大水到渠成。可以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四中的对口大学。

高晓松所在的班级是四中的尖子班。北京市前五十名的学生中,他的班就有四十名学生。那一年的高考,高晓松就已经通过了60分的分数线,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步入名校,前途一片光明,但高晓松却有一颗追求自由的心。

有一天,高晓松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怀里抱着吉他弹唱,周围的人说:你认识宋柯吗?在这里弹钢琴吗?



当时,宋柯在北京大学圈子里颇有名气,而高晓松却默默无闻。这样一句话,刺痛了他年轻而自负的心。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后,我和父母商量组建乐队的事情。

对于清华大学四代人的老知识分子家族来说,那些被认为是文盲的本科生,想要辍学组建乐队是疯狂的。可想而知,谈判失败,高晓松被赶出家门,一切经济供给都被切断。但他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立刻就去和朋友们一起唱歌。



那一年,高晓松和老郎漂泊到台湾,开始了像游吟诗人一样的漂泊生活。他们在卡拉OK厅安顿下来,在舞台上吼着摇滚歌曲《一无所有》。两天之内他们就被赶了出来,不得不另谋出路。出路。过了一段时间老郎回到北京读书,高晓松给了他大部分钱,用剩下的钱买了一张去厦门的机票,然后写了《麦克》等歌来纪念青春。



高晓松创作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歌曲在老郎的演唱下红遍大江南北。

高晓松事业蒸蒸日上,开了广告公司,23岁就开始了林肯。但后来盗版光盘猖獗,市场越来越萧条。高晓松从好莱坞旅行回来后开始拍电影。



电影《那年花开》让周迅和朴树走红,随后又找了陈道明和李小璐来拍《我心飞扬》,但反响平平,混得很差,连自己的车都卖了。



入狱时的自我反省

2010年,高晓松获得投资,开拍《大武生》,由韩庚、吴尊、刘谦等明星主演。结果,在电影上映之前,高晓松就因为酒驾被拘留了半年。



他说自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太过狂妄,而入狱的六个月让他有机会反思自己,自己也改变了很多。

15名囚犯睡在大同的一个铺位上。有小偷,有文盲,有流氓。在与这些人相处的过程中,高晓松听到了人间许多苦难的故事,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学会了与人亲近,甚至还教不识字的人英语和书法。



监狱里没有钟,他看不清时间,于是他让犯人一起做了一个钟,用塑料瓶打了个洞,玩的时候装满水《新闻联播》,并在上面做了标记漏到《新闻联播》结尾时的一支笔,大概知道这是半个小时,加倍就是一个小时。

高晓松还制作了一支笔,叠了两床被子当书桌,在狱中翻译了马尔克斯的《昔年种柳》。



出狱前。他答应一个孩子出来当他的助理,却遭到经纪人的反对,怎么可能让一个坐过牢的人当他的助理。高晓松直言自己坐过牢,那孩子坐牢的时间比自己还短。

最终经纪人不肯同意,高晓松就为他租了一套房子,并支付了厨师的学费,也算是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结语

高晓松入狱前虽然是名人,但他的仕途坎坷太多,没有太多亮点。出狱后,他的事业扶摇直上,主持了好几档具有自己风格的脱口秀节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晓说》。



一经播出,瞬间火遍网络,高晓松的个人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拥有大批粉丝。

有人说高晓松是中国最后一位杂学者。他不仅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



他教导年轻人,生活不仅有当下,还有诗和远方。他本人就是典型的不受约束、自由的灵魂。

-结尾-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