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平平:《觉醒年代》中的郭心刚历史原型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尽管有很多虚构、夸张的艺术加工部分,但一定是我认真琢磨过的,一定要做到每一处都有出处,每一处都合情合理。”

龙平平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重大历史事件描绘方面尽可能贴近历史,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都有据可考。

编剧龙平平原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年部主任,他深入挖掘史料,充分吸收和运用党史研究最新成果来创作剧本。

该剧存在一定的艺术虚构现象,以使剧情更加顺畅和自然,丰富剧中人物形象。剧中陈延年、陈延年等人开办工读互助社的情节也有据可考。

龙平平在查阅陈独秀秘书包惠僧回忆时发现,他在回忆中曾写下陈乔年、陈延年两兄弟在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办工读社。

新中国成立后,夏之栩(赵世炎的夫人)受周总理委托也写过一篇纪念陈延年的文章,文章提及兄弟二人在五四前后搞工读社。

龙平平又在鲁迅、钱玄同等人的回忆及日记中发现类似记载。有了上述资料支撑,龙平平才敢写陈延年等人在北京办工读互助社社,才敢去虚具体情节。龙平平力求剧本真实可考,情节处理细腻,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忧国忧民,一夜白头”的郭心刚虽为虚构人物,但也有其历史原型——五四英雄郭钦光。在《觉醒年代》中郭心刚是山东登州总兵之子。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时,其父兵败,丢失青岛,这成为郭父心病。郭父临终前告诫郭心刚,若哪天政府收回青岛,定要“家祭无忘告乃翁”,以告慰其在天之灵。由此,郭心刚才会因青岛主权问题一夜白发,牺牲在维护国家主权的道路上。

而郭钦光是当今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龙马乡尾搪村人,并非山东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就读于广东省初级师范学校。为反对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郭钦光在广东师范学校发起学生运动,联合广东其它学校,在广州东园召开“国耻大会”。

在“国耻大会”上郭钦光慷慨陈词,过度悲愤而当场呕血,调动在场同学热情,引发强烈轰动。为使剧情顺畅和自然,龙平平对郭心刚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化编排,最终塑造出这位为国牺牲的青年英雄。

在剧情转折方面,《觉醒年代》将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作为起点,“开局暴击”引发观众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强烈共情,而后引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人回国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创刊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剧情由此进入第二阶段。

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实行同人编辑制度,借助北京大学继续推广新文化。张勋复辟成为第一个转折点,由此新文化运动持续发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这成为剧中第二个重要转折点。爱国学生被囚禁引发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持续发酵并在全国范围蔓延。

在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支持下,中国使团最终拒签合约,中国人民取得阶段性胜利。陈独秀因散发反政府传单而被北洋政府关押,后在李大钊陪同下逃离北京,“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又一个高潮。

故事主线中夹杂着陈独秀的家庭矛盾,青年学生的爱国实践,工人群体的“觉醒”等支线,主线和支线共同交织成一个气势磅礴的觉醒年代。

以张长礼、张丰载为首的“反派”人物在主线进展过程中,阻碍“主角团”行动,引发观众担忧和气愤,使观众实现情感共鸣和个人代入。“文如看山不喜平”整条救亡图存的故事线中,一潮接一潮,不断转折与延伸,持续吸引观众注意,而不会“一马平川”使故事索然无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