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开国大将的后代,曾被授予何等军衔,如今的现状怎么样?

作为新中国建立时的重要军事领导人,10位开国大将的后代们也继承了家族的血脉和光荣传统。他们如今的现状怎么样?

第一位粟裕大将。

长子粟戎生,1942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当时正是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因此,粟裕就给他起名叫“戎生”,这也奠定了他一生的基调。19岁时,他选择参军,并考入哈军工导弹系接受专业训练。毕业后,他回到部队,参与了抗美援越战争,然后前往北疆战场,并最终回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前线。在一次击落美军高速侦察机的作战中,他表现出色,荣立了三等功。1999年,他获得中将军衔,并在2006年结束了45年的军旅生涯,光荣退休。

第二位徐海东大将。

长女徐文金,她选择了低调的生活,以农民的身份过着平凡而朴素的日子。

次女徐文慧成为一名医生,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为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子徐文伯在25岁时就选择加入部队,从事文职工作,并为国家服务。1984年,徐文博转业后来到文化部,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出国期间他接触到了国外的网络和计算机,意识到我国的文化事业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因此,他回国后着手推进网络文化的发展。令人惋惜的是,2020年他因病离世。

第三位黄克诚大将。

长子黄煦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成为一名工程师,并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他在技术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次子黄晴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成为一名记者,并担任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他在新闻界有着良好的声誉,为传递真实的信息和报道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长女黄楠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后在中科院工作,从事高能物理研究。他参与设计和制造了我国第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次女黄梅则在毕业后出国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社科院担任外国文学研究员。她在文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知识和研究能力,为我国文化交流和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位陈赓大将。

长子陈知非毕业于北方大学,并先后在长春一汽和航天部任职。他取得了高级工程师的职称,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次子陈知建则毕业于哈军工,在沈阳军区工作。由于出色的能力,他被调入总参谋部担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并获得少将军衔。

三子陈知庶从一名普通士兵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干,最终担任甘肃军区司令员,并同时被授予少将军衔。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军旅生涯中表现出色。

四子陈知涯也加入部队锻炼,曾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工作过,并担任武馆参谋。回国后,他获得少将军衔,展现出出色的战略思维和指挥能力。

第五位谭政大将。

长子谭泽代17岁时就参军,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晋升为一名少将。他在军队中表现出色,展现出优秀的领导才能和军事素养。

次子谭竞生也在解放军中服役,后来成为我军的高级指战员。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干,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谭政大将的女儿谭星明则是一名科学家。她毕业于福建大学无线电系,并就职于中科院。在1985年前往美国留学后,她获得硕士学位,并一直在美国工作。目前,她在普林斯顿一家科技公司担任职位。

第六位肖劲光大将。

长子萧永定是一名工程师。他曾被派往苏联留学,并在回国后致力于经济建设。他还曾担任过轻工业部副部长,在我国轻工业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次子萧伯鹰则是一名军人,入伍后一直在海军服役。他担任过大军区级干部,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三子萧卓能则一生从政,曾任山东政协副主席、中国海洋技术总公司总经理等职,妻子乃是我国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最终于2020年因病去世,享年82岁。

四子萧策能曾被派往苏联留学,回国后曾任海南省经济合作厅副厅长、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五子萧新华和小儿子萧纪龙都是行武出身,之后都获得了少将军衔。

第七位张云逸大将。

长子张远之曾在二野服役,并跟随彭老总解放大西南后退伍。他之后在上海交大进修,并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他用相机记录下广西建设中一些极为珍贵的影像资料。

次子张光东和父亲一样参军报国。他在哈军功毕业后来到部队服役,在济南军区和总参工作,并担任过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被授予少将军衔。

女儿张琼则是一名医生,在解放军附属医院工作直至退休。病逝,享年94岁。

第八位罗瑞卿大将。

长子罗箭毕业于哈军工,学习的是原子能专业,并成为我国第一批核物理专家之一。他参与过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并后来就职于总后勤部,被授予少将军衔。

次子罗宇自小聪明,在1963年的时候考入了清华大学,于1988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成为一位具备正师级干部资格的高阶军官,但后来误入歧途,在公务差役期间与香港女演员狄娜秘密缔结了婚姻关系。他背井离乡逃往海外,最终于1992年被宣布为叛国者,遭到党籍和军籍的开除。

长女罗峪田现任于总参谋部的一家研究所,享有大校级别的军衔。她的职业与军事决策紧密相连,为国家的军事建设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小女罗峪平不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作家。她发表过许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著名作品《罗瑞卿女儿的点点记忆》。目前,她在中国互动媒体集团担任创意总监一职。

第九位王树声大将。

长子王鲁光是一名飞行员,但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全身瘫痪。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开始从事慈善事业,并创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他曾担任过秘书长等职务,2005年,王鲁光病逝。

次子王楚还因体弱多病,在年仅40岁时因病去世。

三子王建初从小很受父亲喜欢,早年就服役于海军。可后来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每当上船,他就会感到头晕,由于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发展成精神病。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自己的海军生涯,令人唏嘘不已。

小女儿王季迟受哥哥们的影响,励志成为一名医生。她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并在空军医院担任普外科医生。之后,她投身于残疾人事业,并目前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董事。

第十位许光达大将。

独子许延滨是一名军人,毕业于哈军工,并在装甲兵部队服役。他参与过我国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在为获得一手核爆炸资料的努力中,他乘坐战车进入爆炸中心,冒着生命危险取得了核爆样品,并修改了相关作战条文。之后,他来到一线作战部队服役,参加了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因此荣立二等功,可谓将门虎子。他的事迹还被人民日报专版报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例。随后,他调到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并担任副院长职务,被授予少将军衔。

开国10位大将的后代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闪耀着光芒。无论是军旅生涯、医疗事业、科技研究还是文化发展,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传承了家族的荣光,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