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使团为啥要来中国访华?是头脑发热吗

1793年,满洲狗皇帝弘历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由于满洲人狭隘的世界观,他们害怕失去统治地位,拒绝与外部交流,导致中国失去了一次绝佳的崛起机会。而英国人却借此窥探到了中国的虚实,以致于在37年后毫无顾忌地发动了鸦片战争,从而开启了屈辱的近代史。这段历史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使团为何早不来,晚不来,却要借着给弘历过80生日之际,不远万里来中国呢?

也许你要说,资本主义嘛,肯定期待满清开放市场。其实,事情绝非那么简单,就让我给你拨开迷雾吧。

1. 汉唐元明强大的国力

汉朝兴起的丝绸之路;两汉军队的铁血尚武;唐朝继承了汉朝的衣钵,更是以兼容并包的姿态拥抱世界;元朝更不用说了,打的白种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更是把我们神话了,在欧洲人的眼里,我们就是今天的美帝;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那浩浩荡荡的舰队,也给当时的西亚北非国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由于满洲狗皇帝实施的闭关锁国,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元明时代。

白种人一向是畏惧强大,欺凌弱小,我们哪个时代很强大,自然就有一堆”死忠”粉丝。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们传说,中国是以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的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亲爱和睦。“”统治者是“充满了仁慈”的,老百姓则是诚实而礼貌的。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这其中就包括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莱布尼茨说: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中国(即使)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看到了吧,像不像哪些公知精英跪舔美帝的语气?

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

2. 处于上升时期的英国,迫切渴望与满清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期望通过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体制,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愿意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国皇室必将以最优等礼仪款待。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收税标准。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部长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政治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

3. 廓尔喀之战中国胜利的直接刺激

1791—1792年,尼泊尔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廓尔喀侵藏,与清朝发生冲突,即廓尔喀之役。此为乾隆皇帝“十全武功”的收官力作,清军击败对方并将其收为稳定藩属。此役期间,英国曾派克尔帕特里克使团前往廓尔喀,企图就支援之事与廓谈判,但还未到廓,廓已不支,投降清朝。一说战役期间英国曾出兵策应中国。1792年二月间,福康安曾檄令布鲁克巴(不丹)、哲孟雄(锡金)及界外的作木朗、披楞(英国东印度公司)等,发兵合攻廓尔喀。

胡晋接《新编中华民国地理讲义》即载:五十七年,清廷命相国福康安等,率索伦劲旅征之,悬军深入,累战皆捷,逼其都城阳布(今加德满都)。先是,英人既灭孟加拉,东印度诸部皆降,独廓尔喀血战保疆,未遭蚕食,且数数攻英属部。至是英人闻中国进兵,亦兴兵扰其边。廓夷震恐,赴我军乞降,尽献所掠藏中财宝,并贡驯象、番马乐部,请永尊约束,定五年一贡。清廷允之。”

清朝此前于清缅战争中大大削弱了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贡榜王朝,导致后者已吞并的暹罗复国,缅甸失去成为地区稳定强国的机会。而廓尔喀之前屡屡与英军作战不落下风,1792年竟被清军迅速击败。清朝在东印度附近一系列大型战争动作刺激了英国,其意识到在东方的发展不得不与强盛的中国合作,与尚武好战的乾隆帝达成一种协调。最终在廓尔喀之战中国胜利的几乎同时,英国派出了马戛尔尼使团出发访华。其实就是英国觉得与当时的满清开战并无取胜的把握,才想通过外交渠道与满清对话;否则,对话的可能就是坚船利炮了。

综上所述,弘历统治下的满清,华夏已经沉沦100多年了,汉人在文字狱政策的残酷屠杀下,早已经变得唯唯诺诺,噤若寒蝉了,我们唯一留下的就是幅员辽阔和人口数量。当时,自然科学已飞速发展,数学物理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最终应用在了工业、武器装备上。满洲高层对此洞若观火,可是在他们的心中,一直秉持防汉甚于防洋的国策,始终以外来者自居,对这片土地,对我华夏文明毫无半点担当。使团走后,我们继续麻木不仁,别人却蒸蒸日上。可以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鸦片战争的前奏。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