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启动10年,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新希望

三湘都市报9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赵丽萍 刘冰柔 张春艳)9月8日,“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周年代谢内分泌疾病学术会议”在长沙举行。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湖南启动已经10年,全力推动了代谢性疾病诊、治、防、管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在相关疾病技术攻关、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瞩目成绩。

据介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2013年获批,系首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聚焦糖尿病、代谢性骨病、代谢综合征、遗传内分泌代谢病4大研究方向开展医教研工作。

10年来,中心不断攻关、屡获佳绩。揭示糖尿病发病的新机制;牵头制定首个《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新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牵头全国多中心ADVENT研究为自身免疫糖尿病治疗带来了新曙光;开展的两项细胞治疗新方法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领先技术,作为亚洲唯一代表与欧美5国专家共同制定首部“国际LADA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周智广教授领衔的《糖尿病免疫诊断与治疗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糖尿病的精准分型和治愈带来希望。

中心原创性发现并命名了一种骨重建调节肽ACP-1,已获国际专利授权,制备了ACP-1检测试剂盒并校企联合产业化;首次提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干预阈值的中国标准;系统阐明动脉异位成骨微环境调控学说;本领域的权威专著《代谢内分泌学》《湘雅代谢性骨病学》多次再版;建立大规模多中心的遗传性代谢性病家系队列及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库,揭示中国人群遗传性骨病、遗传性糖脂代谢病的基因突变与遗传规律。

同时,依托协同研究网络和区域创新联盟,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科研协作、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健康扶贫、基层培训与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科学普及等协同研究及推广服务,积极探索与创新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诊、治、防、管模式,有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在推动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下沉、推进医疗服务均质化,支撑分级诊疗实施、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今后代谢性疾病研究方向在哪里?会议邀请来自国内外的70余位专家,围绕代谢内分泌疾病领域的前沿问题,以争议与共识为核心分享研究成果,展开热烈讨论。会议期间,国家中心联合兄弟院校启动了人类胰腺胰岛计划、肾上腺联盟、垂体联盟,并进行了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的授牌仪式,为进一步推进代谢内分泌事业持续深入发展注入新力量。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