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有便意?上厕所时有3个表现,要重视!

吃完饭就有便意,是肠癌吗?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刚吃完饭便总是习惯性的想大便。因此常被朋友笑话,说他们是“直肠子”。

虽然是“直肠子”,但他们除了饭后总想大便外,似乎也没有其他不适,因此大家并不重视。但最近网络上却出现了一种说法:饭后总大便,可能是肠癌。这让“直肠子”们一下就慌了神,这是真的吗?

研究发现,人类摄入食物后,经过消化、吸收,一般会在12小时后排出大便。一般大便次数每日一次,晨起排便是最佳的。但人体是个复杂结构,并非每个人都如此。之所以有些人会出现“直肠子”,其实和多个因素有关:

• 与胃黏膜的反射强度有关

当食物进入肚子,对胃粘膜造成刺激,这种刺激会让人体释放一种物质,刺激肠道蠕动,蠕动得越快,就会刺激排便。

• 个人习惯影响

排便频率也与日常习惯有关,若一个人习惯饭后马上上厕所,时间久了,身体也就会形成习惯。一吃完饭,就会产生“我要排便”信号。

• 食物不耐受

由于体质原因,部分人对乳糖不耐受,一旦喝牛奶就会拉肚子;有人对脂肪不耐受,吃肥腻的食物,会肚子不舒服;有人对辣椒不耐受,吃辣就会刺激肠胃。

上厕所有3个表现,或是肠道生病了

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2%。但若是在早期结直肠癌发现,5年生存率高达90%。78%的生存差异率,关键正是在于“早发现”。

怎么做到早发现,其实不难。大家平时上厕所时,不妨多观察下自己的排便情况,有些异常可能暗藏肠道的健康密码,比如肠息肉、肠癌等。

• 大便变细、排不尽

发现本来粗粗的大便,变得越来越细,这时就需要警惕了。当肠道的肿瘤慢慢变大,堵住了大便的出路,便便只好压缩自己,把自己变细。持续这种情况,且还感觉总是排便不尽,建议去医院进行内镜检查。

• 出现血便

很多人一看到血便,会归因于痔疮,并没有重视。然而当肠道出现肿瘤,粪便通过时,就会摩擦病灶,引起血便。肠癌初期,便血多混杂在大便中,且带有粘液。随着病情发展,便血量就会逐渐增多。

• 大便发黑、恶臭味

大便变黑,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导致,如食管、胃、部分十二指肠出血,多见于胃溃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以及胃恶性肿瘤疾病。血红蛋白中含铁,可与肠道硫化物发生反应,形成硫化铁,导致黑便。黑便同时伴有恶臭味,很可与恶性肿瘤有关。

如何改善“直肠子”?养成3个习惯

1、调整饮食习惯好

少吃容易引起胃结肠反应的食物。对于腹泻型患者,肠道比较敏感,应避免吃生冷、坚果、辛辣刺激食物。对于便秘型患者,应保证充足水分,同时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等摄入。

2、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规律且良好的排便习惯,能减少很多胃肠道疾病的出现,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调节心态

肠胃也会受到心态影响,若一个人长时间焦虑、忧愁或者烦恼,就会引起肠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增加胃结肠的发生频次。

若非病理性引起的“直肠子”,通过生活调整,一般可以得到改善。但若是发现排便伴有其他异常,就要警惕是病理性的,这个时候,最好尽早就医。

门诊治疗肛肠疾病更方便

对于一些肛肠疾病的治疗,可以选择到医院门诊治疗。一般来说,患者身体情况较好,一些简便易行、无手术禁忌证、不需特别护理治疗的肛肠疾病治疗或手术可以在门诊进行,如血栓性外痔剥离术、外痔切除术、内痔注射治疗、肛周小脓肿的简单切开排脓、肛周湿疹的治疗、肛门疾病取病理检查等。

目前,一些肛肠疾病已经纳入了门诊统筹报销范围,个人只需要花费相对较少的费用,同时我院区肛肠科由技术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肛肠专家采用“全程无痛”诊疗技术,进行专业规范的诊治,让患者无需住院,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全程无痛”

诊疗技术

☑ 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宣教及心理疏导,给患者疼痛评分,根据患者疼痛级别制定个性化、多模式的镇痛方案;

☑ 术中采用“微创无痛”技术将疼痛降低,实行术中睡眠麻醉、术后长效麻醉和微创手术相结合;

☑ 术后采用无痛换药、中药熏洗坐浴等康复治疗方式,减轻病人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消肿,止痒镇痛,促进伤口愈合,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

适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高低位复杂性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息肉、顽固性便秘、直肠粘膜内脱垂、肛周皮肤病等各种类型肛肠疾病。

我院区肛肠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专病专治"为特色,传承中医诊治特色,结合西医新技术,形成中西结合标本兼治、微创无痛治疗肛肠病的特色。近年来因“无痛治疗痔疮”已形成口碑,受到广泛好评,为江城肛肠病患者解决后顾之忧。

关注肛肠健康,免费肛肠疾病筛查进行中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保障百姓肛肠健康,我院区持续开展肛肠疾病免费公益筛查活动,为肛肠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保障,让百姓能够及时得到良好的诊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