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掖县小诸石李氏一族—— 我母亲的系列故事之三十五

关于我这辈的我和我弟二人的谱系溯源,我是清楚的,如下图。除了我爸是原本是我二姑奶奶从济南领养的独养子,他的来历很难溯源之外,其他脉络是可厘清的。

我家的谱系溯源

一直以来我对于外婆家世不是太了解。除了知道外婆名叫李葆华,山东掖县人,其他了解很少。我妈生前也提到过外婆家世的一些零碎信息,但我妈离家太早知之有限。外婆一生大部分时间跟着二姨程绪川一家生活,她的文字和照片等资料大都保存在二姨家。齐齐哈尔之行后,我联系了我在杭州的二姨,请她设法给我提供一些外婆家世以及外婆与外公姻缘的线索,没想到二姨给了我很多惊喜。

二姨提供我的资料包括:外婆的父亲李肇庆(也是我的曾外祖)为掖县小诸石李氏族谱所作的叙、他为其早夭的长子撰写的回忆;外婆胞弟李鸿鼐(李肇庆曾外祖次子,我的舅爷爷)给外婆写的信,信中介绍了掖县小诸石李氏族谱概况以及曾外祖一生的经历;还有外婆生前的几段段录音以及曾外祖李肇庆、曾外祖母付氏、舅爷爷李鸿鼐等人的照片共三张。

外婆家世线索的厘清,要从我舅爷爷李鸿鼐给外婆李葆华的信说起。由舅爷爷从家谱中抄录的族谱树看,到我舅爷爷给外婆写信那年,掖县小诸石李氏一族已经延续到十四世。

掖县小诸石族谱第一页

掖县小诸石族谱第二页

族谱解释第一页

族谱解释第二页

从舅爷爷对族谱的解释看,李氏这一支族人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四川迁到山东掖县定居的。从我外公程世宁的家世看,四川云阳(今属于重庆)程氏一族也是在明洪武二年,从湖北黄州(今黄冈)移民入川定居云阳,到曾外祖程德全这一支已排到二十世。这并不是巧合,因为明洪武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著名的大迁移。

书归正传,自九世祖起,掖县李氏一族开始有人在朝中做事。九世祖李蕚(字开三,1792~1848)清诰封朝议大夫;十世祖李长春(字祥甫,1891~1900)清诰封朝议大夫。

十一世曾外祖李肇庆,原名兴昂、字福萱、行四,生于同治十年(1870年),卒于民国民国十九年(1930年)。清诰授奉政大夫。光绪三十二年署黑龙江黑水厅同知正堂(同知:官名,知府的副职,正五品;正堂: 明清两代称府县的长官),弱冠游京师。舅爷爷信中提到,据曾外祖母云“他曾在宫中书写公文”。历龙江后幕吴门,治馆陶(据曾外祖母云曾任馆陶县长),挂冠归里,又应潘馥航部长函招襄办水利实业有年。行年五十一岁任济南鲁丰公司经理。曾外祖母(原配)陈氏,清诰封宜人,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卒于1953年春。曾外祖母付氏,名静筠,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卒于1956年。

外婆李葆华和舅爷爷李鸿鼐均为付氏夫人所生,这是家里人都清楚的,舅爷爷在介绍文中也写明了。外婆出生于1915年,是付氏夫人生育的第一个孩子。从舅爷爷写的家谱介绍中还写道,曾外祖李肇庆民国十年(1921年)二月得长子李鸿鼎、字信臣、乳名济生。济生极为聪颖可爱,只可惜此子夭折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正月,不足四周岁。从信中提到的付氏夫人生于年1893年(今年满100岁)看,舅爷爷家谱图和家谱介绍写于1993年。

曾外祖李肇庆

二姨还传给我曾外祖撰写的《济儿小记》,记录长子李鸿鼎存世那几年的点点滴滴,实不忍卒读!幸亏付氏曾外祖母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是给外婆写信的这位舅爷爷李鸿鼐,显然鼐字是鼎字上面加了一个乃,想必曾外祖李肇庆的寓意是又得一儿。舅爷爷生于1926年,比他姐姐(我外婆)小11岁,比生于1925年的我爸还小一岁。他是家里的老疙瘩(东北方言,意为家中最小的孩子)。1930年曾外祖去世时,舅爷爷才四岁。说起来舅爷爷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亲爹。

二姨妈发给我的另一张照片非常珍贵,在这张照片上,曾外祖李肇庆怀抱着小儿子、我舅爷爷李鸿鼐,而身边站着的两个男孩,穿着小长袍的是我爸,而穿童子军服的男孩则是我爸的三叔(我的三爷爷)李欧。前文十一篇提到过我的曾祖父李稷勋,我三爷爷李欧是曾祖父的“老疙瘩”儿子,生于1918年。而曾祖父卒于1919年,曾祖父去世时其幼子(我三爷爷)年仅一岁。我爷爷李逊(字仲言)是曾祖父李稷勋的次子,他和我奶奶是我三爷爷的二哥和二嫂。我爷爷在我爸三岁时去世,所以说三爷爷和我爸是我奶奶一手带大的。三爷爷李欧比我爸年长七岁,长一辈,却形同兄弟。写到此,我忽然想起有一次舅爷爷李鸿鼐来访,爸在酒桌上和他说过“咱俩是穿开裆裤哥们儿!”这张照片证明我爸所言不虚!

曾外祖李肇庆怀抱舅爷爷 曾外祖李肇庆怀抱舅爷爷同我爸和我三爷爷合影

这张照片里三个小男孩,我三爷爷一岁失去父亲;我舅爷爷四岁失去父亲;而我爸生于济南(也是个山东人),是月子里就被人领养的弃儿。当年,这三个小男孩初来人世间的命运,实在令人怜悯! 但为何曾外祖李肇庆会和我爸、我三爷爷有这么一张合影?前文十三中提到过曾外祖母付氏出生于京师一户旗人家,且舅爷爷给外婆信中还提到曾外祖父的兄长也有在京师做事的。这张照片是在何处拍摄的?照片本身不能给出答案,我初步猜测此照片拍摄于北京,而且很是可能在我奶奶家拍摄的。但这还需日后进一步论证,但也许无法找到最真实的答案。

在本文中值得一提的是,曾祖父李稷勋和曾外祖程德全结成儿女亲家,即李稷勋次子李仲言(我爷爷)迎娶了程德全次女程世宪(我奶奶)概因二人是四川同乡又都在朝中做事。曾祖父李稷勋老家在重庆南边的秀山县,而曾外祖程德全家在重庆北边的云阳县。

重庆地图

摘录百度对曾祖父的介绍:李稷勋清字伯粢,一字伯子,号瑶琴,四川秀山人。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进士(因殿试考得二甲第一名,得别号“戊戌传胪”),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邮传部左丞参议。川汉铁路总公司宜昌段总理。善诗,工书,近颜真卿。有《甓盦诗录》。而三爷爷李欧,在前文十六、二十和二十三篇中有过介绍。他是我奶奶一手带大的,毕业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著名教授。

我联系二姨,求取曾外祖李肇庆家族资料,主要目的是找出外公和外婆姻缘的起点。舅爷爷给外婆的另一封信提到曾外祖程德全和曾外祖李肇庆之间的交往。这封信共有6页信纸,其中的两页有我需要的信息(这两页纸照片附后)。第五页舅爷爷划红线部分写道“咱娘在世时常提及潘复,不知姐知道否?读家谱前后文,潘复可能是潘馥航。读族谱各文知咱爹游京师是在军机处供事。历龙江时受知云阳公奏署黑水厅抚民同知。黑水厅后改龙江府,又改龙江县……到民国咱爹由潘馥航部长介绍给民政长田公,委署馆陶县(在聊城西)任知事,因祖父不让咱爹当官,咱爹两次署缺。咱爹和咱娘寓居济南办鲁丰公司。年五十时得云阳程公来书度脱咱爹,咱爹自接信开始,决议吃素。第二年咱娘生济生……第六页中写有“族谱多次提及云阳公,程雪楼都督,想即为德全公……

舅爷爷给外婆另一封信的第五页

舅爷爷给外婆另一封信的第六页

结合前述族谱解释第一页、第二页以及以上展示后一封信得第五页和第六页,可以得出第一个判断:我的二位曾外祖程德全和李肇庆相识于黑龙江,曾外祖李肇庆曾经在曾外祖程德全手下做事。

下面再来看一下曾外祖李肇庆为掖县小诸石李氏族谱写的“叙”。我逐句辨认此叙录入电脑,先将原文图片和我电脑抄录内容展示于下。此“叙”作于百年前,文言文,我对一些疑难字词做了注释。

叙一

叙二

叙三

叙四

叙【1】

谱牒【2】之制古有专官,是以氏族渊源不绝如缕,魏晋以降【3】迄乎六朝【4】,族望【5】渐崇,益尚门第,士夫自撰家传,勒为成书【6】。若王虞范陆诸家具有著述,相沿既久,寝为习俗,至于今此道犹存。余向佐程雪楼都督【7】于苏阊(门),与邦人士游【8】,所见不尠【9】,心窃窃然【10】慕之。然余家自明洪武二年由四川迁山左【11】掖县之大诸村,全谱散佚【12】荡然无存,而迁祖之名讳亦不可得,而考厥【13】后又由大诸村迁小诸石,至于今十有四世。其始者实惟朝卿公【14】,是不得不以百世不祧【15】之祖属之,盖于上无征马尔第。余自弱冠【16】游京师,中间历龙江、幕吴门、治馆陶,奔走南北,席不暇暖【17】,即省事多艰。老母在堂,倚阁而望,乃挂冠归里,冀【18】能定省【19】,兼事族谱。讵意归装甫卸【20】,而济宁潘馥航部长又函招襄办水利实业,如是者有年。对于宗谱卒【21】未能一假手【22】焉。盖我李氏宗谱之议寔【23】倡自余祖,巨川公晚年以未克举办,嘱其子品三族林【24】并每语治堂族林以成其志。甲寅(1914年)冬,余族林治堂、品三二公恐先泽之久湮也,随事咨询遍为采访,六阅,而大旨略具,互相改订,斟酌义例,成草谱一卷,距今又阅九年矣。巨川公与治堂公先后谢世,品三公亦年近六旬,付印之举势难再缓。因复与品三公往返商榷定凡例,绘墓图分门类别世系阙考补之,讹者正之,而族谱于是乎大备谱既成,爰【25】书数语叙其颠末,俾【26】以慰我巨川、治堂、品三公、治堂公于地下,而留诒【27】后世子孙守之替【28】云

中华民国十有三年岁次甲子(1924年)十二月

十一世肇庆谨譔(撰)写

注释:

【1】“敍”——“叙”的异体字。

【2】《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

【3】魏晋以降:魏晋以来

【4】迄乎六朝:直到六朝

【5】族望:有声望的名门大族

【6】勒为成书:装订成书

【7】程雪楼都督:即程德全,时任中华民国江苏都督

【8】与邦人士游:与当地的人士交游

【9】尠,字,读作“xiǎn,”,指稀有的,罕见的。

【10】窃窃然:偷偷地,悄悄地

【11】山左是山东省旧时的别称

【12】散佚(sàn yì)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为散失,出自《史通·古今正史》

【13】考厥:之后又考证

【14】其始者实惟朝卿公:一世祖是朝卿公

【15】百世不祧是一个汉语成语。一百代也不迁入祧庙合祭,指永远受到尊崇的人。祧: 古代帝王远祖的宗庙。

【16】弱冠(之年):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

【17】席不暇暖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席不暇暖”的原义是席子还没坐暖就得起身再忙别的事;比喻奔走极为忙碌,没有休息的时候

【18】冀:希冀、希望

【19】定省,汉语词语,拼音是dìng xǐng,意思是称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为“定省”,也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

【20】归装甫卸:出远门时所携带的衣物 甫:刚刚 卸:拿下来

【21】卒未能…:终未能…

【22】一假手,出自成语“一假手之劳” 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23】寔:通“实”。确实;实在 [really]

【24】族林:家族、家族各分支,如“品三族林”品三分支,“治堂族林” 治堂分支

【25】爰:连词—于是

【26】俾:使—俾便考查。俾众周知。

【27】诒:传给

【28】替:停止 [stop];衰落 [decline]

前面提到掖县李氏和云阳程氏的先祖都是明洪武二年从原居地迁移出来的。根据《云阳程氏家乘》到曾外祖程德全这一辈已排到二十世,而从掖县小诸石李氏一支族谱,至曾外祖李肇庆仅排到十一世。不细看,似乎四川云阳程氏一支的繁衍效率远远高于山东掖县李氏一支。但其实不然,看过曾外祖李肇庆为掖县小诸石李氏一支写的叙,可看出明洪武二年从四川迁往山东掖县的李氏族人,最早落脚于掖县大诸村,全谱早已失散,连带领族人迁出四川的始祖名讳也失传了。而定居于小诸石的一支重拾家谱编纂。至于失散的族谱有几世,叙中未提及,无从知晓了。

从以上族谱的叙可进一步推断,曾外祖程德全调任江苏巡抚时,曾外祖李肇庆也曾追随“老领导”到苏州。一百多年前大户人家讲究门当户对,寻常百姓也追求亲家之间“知根知底”,因此包办婚姻很普遍。我的推断是:两位曾外祖相差十岁,相识于遥远的北疆后来又在苏州共事,二人一直是上下级关系。1912年曾外祖程德全喜得六儿,便和老部下李肇庆相约,如日后若李家得一女,则两家结为儿女亲家。我大表哥程可行告诉我,根据云阳程氏家谱的记述,我的外公和外婆是“指腹为婚”。我认为我以上的推断与真实情况应相差不大。

除了两亲家公相识多年,成就了“知根知底”这个必要条件,可是完成包办婚姻还有另一个必要条件——“明媒正娶”。就是说这门亲事还需要有个媒人。二姨的女儿,我的表妹胡悦在外婆生前做过一段录音,录音中外婆讲述了程李两家委托潘复先生做媒这件事。潘复 (1883—1936)原名贞复,字馨航,济宁微山县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国务总理。1911年7月, 为山西巡抚陆钟琦的幕僚。1912年初,任职于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传说时任江苏都的曾外祖督程德全因政府拖欠饷银不发,多次上书催要未果,正在大伤脑筋。幕僚潘馥将上书修改了18个字,再次呈报上去,饷钱当即拨下,潘复因此被誉为“江北才子”。

有史料说曾外祖与山东督军周自齐旧有交谊,见山东人潘复有才,便将其推荐给周自齐。1912年4月任山东劝业道道尹,1913年被委任为山东实业司司长,同年11月又改任山东运河疏浚局筹备主任。舅爷爷给外婆的信,以及曾外祖李肇庆所作族谱的叙中,均提到:曾外祖(李肇庆)接到潘复的函招,回山东襄办水利实业。我猜这与潘复在南京结识两位曾外祖,并为他们的儿女亲事做过媒有一定关系。总而言之,外公程世宁和外婆李葆华的婚姻是典型的包办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经典一例。

二姨回忆说”外婆是二夫人付氏曾外祖母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外婆有一个大妹妹和一个小妹妹,且小妹妹是曾外祖李肇庆最小的孩子。外婆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四岁不到早夭,小弟弟就是写信的这位舅爷爷李鸿鼐。”

同时,我记得外婆跟我说过她家共有子女九人,但二姨和我都回忆不起外婆提起过陈氏夫人的情况。掖县小诸石族谱第二页显示了曾外祖李肇庆有两位夫人,大夫人陈氏(1874年—1953年)和二夫人付氏(1893年—1956年),并且仅付氏夫人生育二子,即李鸿鼎和李鸿鼐。据此推断曾外祖和原配大夫人陈氏生育过四个女儿。我猜测,很可能因陈氏夫人久未生育男丁,曾外祖再娶了新夫人付氏。从外婆生前录音可知曾外祖和他与付氏夫人生育的五个孩子先后在济宁和济南生活,并定期回老家掖县看望老人。我推断陈氏夫人和她生的四个女儿一直生活在老家掖县。而舅爷爷在信中称呼外婆为大姐,肯定是指外婆是付氏夫人生的大女儿。

前文第四篇、第五篇提到外公程世宁是远近闻名的仗义疏财之人,外婆嫁到程家不久父亲去世且小弟年幼,外公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事实上舅爷爷李鸿鼐后来得到外公和外婆的长期关照,他也很争气,后来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攻读水利工程专业。二姨妈回忆道“舅舅在上海读大学我印象很深。他周末常回到我们家,刚解放时,他还教我们学唱新歌、扭秧歌,很活跃的。爸爸对他支持是很大的,妈妈告诉我舅舅读大学的经费都是我们给的,有时还要给他点零用钱。毕竟外公去世早……毕业后舅舅到蚌埠淮河治水委员会工作。” 下面这张照片是付氏曾外祖母和舅爷爷李鸿鼐1952年在蚌埠合影。

曾外祖母付氏和舅爷爷合影 “1952年古历正月初二蚌埠市”

我记得文革期间舅爷爷已经在山东德州工作。文革期间我第一次见到舅爷爷,他从德州出差来京看望我们,还领着我在石油学院主楼前拍照留念。石油学院搬迁到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后,外婆来小住过多次,每次外婆来东营舅爷爷都来看望。还有一张照片是外婆、舅爷爷和我爸在胜利油田石油学院的花房参观时留影。 粉碎四人帮后,舅爷爷担任德州水利局总工,并且在80-90年代,做了好几届德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还记得舅爷爷写论文,列了一个计算黄河水运行流体力学的偏微分方程寄给我爸探讨!他是个很敬业的水利专家。舅爷爷从事黄河水利工作也算是子承父业!

舅爷爷和我在石油学院(北京)合影

舅爷爷、外婆和我爸在石油学院(东营)合影

从外婆的录音,还可以听出她出生在山东济宁,后来全家搬到济南。我的判断是曾外祖李肇庆襄办水利实业那几年,工作和生活在济宁。鲁丰公司是1915年山东实业司长潘复倡议建厂的。由山东巡抚使蔡儒楷、曾任山东都督的靳云鹏,以及庄乐峰、田中玉、黎元洪、曹琨等人共同筹资120万在济南北郊,现在的天桥区林家桥津浦铁路东(凤凰山路1号)购地建厂。1919年9月投产,当时企业名称叫济南鲁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鲁丰纱厂”或“鲁丰公司”)。鲁丰纱厂是济南国棉一厂的前身。曾外祖是作为职业经理人,51岁时(1921年),又被潘复请去做鲁丰公司经理。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互联网平台——闪电新闻记者尹承谦2019-05-09济南报道:……2008年因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拆除厂房,国棉一厂又被迫减少纱锭1.7万枚,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负担,逐步依靠来料加工维持生存,直至2012年4月30日全面彻底停产。

鲁丰纱厂旧楼(闪电新闻图片)

清代学者程允升在幼学琼林·地舆中写道“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站在2023年回望我爸出生的1925年,将近一百年过去了。以宇宙维度看百年不过一瞬,而以地球维度看,一百年通常可产生四五代人。作为中国人,这一百年中国的变化太大了。从积极向上的观点看,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已经从清末民初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之国,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工农商各业发达的东方大国。虽然前身为百年历史的济南国棉一厂停产了,但土地还在呢,相信一定有新的产业在那老厂的原址发展起来!

抚今追昔了解家世,百年之兴替,可窥知其一斑。中国是传统农业国。民国初年有“汉地十八省”之说,此说脱胎于明朝的十八个行政区划,即——直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包括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包括台湾)、甘肃(包括宁夏)。十八省绝大多数汉人聚居区,历史上都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方式,所以老话说“往上倒三代都是农村人”。

从我们家的祖先看,如果不是祖先们走出家乡,奔赴京师和祖国各地打开眼界并施展才华发展自己的事业。他们的后代则没有可能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也许后代们还是祖祖辈辈在乡下老家务农。祖先走出乡野或留守乡野,后代们在眼界、见识、以及血源的多样性优化组合等诸多方面,都可能大不一样。

再说说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这件事,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是多少代年轻人所追求的。但是,客观上看自由恋爱需要一些条件的,譬如说相近的教育程度、相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近似的兴趣爱好等等。条件不具备,则找不到共同语言,自由恋爱也难以持续。同时,也要看到国人在婚姻方面的一些传统思想并没有远去,看看如今大都会里的相亲一条街就知道了。那些替儿女相亲的人们,依然存在刻板的“门当户对”之类的观念,这有可能导致忽视更重要的因素。

纵观社会历史,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是消极的、没有出路的。以科学理性的思维,学习先进和进步创新,应是国人努力的方向。

鸣谢:

挚友李月秋先生博览群书,国文功底深厚。曾外祖李肇庆百多年前以文言文为家谱所写的叙,请月秋先生帮助检查了断句,并对其中疑难字、句给予了可信的解读。在此深表感谢[谢谢][谢谢]

武卫军老师是作者小学中学发小,职业教育工作者,文字功力极强。本合集几乎每一篇文章均拜托武老师校读改错。在此亦深表感谢[谢谢][谢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