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原21军政治部副主任苏允中的革命人生

我的爷爷——原21军政治部副主任苏允中的革命人生

文/苏柏睿

苏允中(1916-2010),男,蒙古族,察哈尔氏,江苏镇江人,蒙古察哈尔部后裔,原籍内属蒙古八旗察哈尔正黄旗(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前旗)。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好干部,革命军人、优秀的军队政治工作者。

1916年5月出生于江苏丹阳(属镇江),年轻时在上海半工半读,1939年2月参加革命,从事中共上海党的地下组织活动,1940年3月加入新四军,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学习,先后任学员、班长、政治教员,后在新四军第四师、新四军第二纵队、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甘肃青海等处藏区平叛等。1964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直至1981年12月离职休养。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副军职离休干部、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

1955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后被授予上校军衔。1988年获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10年于陕西西安逝世,享年95岁。


拂晓,这是原第二十一军的别称,来自彭雪枫将军创办的《拂晓报》;察哈尔,这是一个古老的蒙古部落,号称蒙古“中央万户”;上海,这是东部海岸的中心和中国商业的焦点,举世皆知的繁华大都会;华中鲁艺,这是新四军在盐城创办的一所培养革命者的学校。这四个词看起来并无太多关联,也一时很难联系起来,但对苏允中来说,这四个词汇却相当紧密地交错在一起,勾勒出了他这位革命者的整个人生。

与夫人和子女的合影


来自察哈尔

1916年5月,苏允中出生在江苏丹阳县(属镇江)。同许多离开家乡,在革命的浪潮中到祖国的别处扎根的革命者一样,他也一直保持着家乡的许多习惯。就语言而言,到他两鬓斑白、离职休养之后,仍然在言语中夹着改不掉的江苏乡音;就饮食而言,他习惯吃江南的菜,不吃辣椒,喜食清淡;就文化而言,他饱读群书,带着些许江南才子气。但同新四军中大部分同样来自江南的革命者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历史的根脉还在另一个遥远的地方——与江南全然不同的蒙古草原。而这一根脉为他的人生又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苏允中是蒙古族人,察哈尔氏,蒙古察哈尔部后代。其家族历史悠久、世代从军,清朝时编入内属蒙古八旗察哈尔,旗籍察哈尔正黄旗(驻地在今天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前旗一带),乾隆年间被编入江宁(南京)将军之下京口(镇江)副都统所辖的八旗蒙古兵中,由察哈尔调至京口。离开蒙古草原来到江南水乡之后,他的家族改掉原有的察哈尔氏,而选定江苏的简称“苏”作为自己新的姓氏。

苏允中的祖辈曾在京口八旗兵中任高级武官,家族一时显赫而富裕。然而,伴随着清朝与列强的历次战争、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华东混乱以及八旗军事系统的崩溃,这个蒙古军人家族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苏允中是兄弟姐妹九个人中最小的孩子,他出生时已经是民国五年。家道中落,家族变卖祖产,搬离祖居,先迁丹阳,后去上海。苏允中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

察哈尔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个兼具军事集团和部族性质的集体,长期与蒙古民族甚至整个国家的命运相始终。在清代,八旗察哈尔在守卫边疆、抵御外来侵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镇江的察哈尔旗兵更是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浴血奋战,“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杀贼”。苏允中从小受到家人教育,在察哈尔爱国传统的熏陶下成长,又亲见国家、民族与家族命运的倾颓,大家与小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在他的心中朦朦胧胧地埋下了一颗种子。

与胡炜等合影(苏允中前排左五,胡炜前排左四)


从上海到华中鲁艺

苏允中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家人迁去了上海。他的父母去世较早,家族成员也因谋生的需要而各奔东西,他是由年长他许多、如母亲一样的二姐抚养长大的。1920~30年代的上海已是一座开放的都会与繁华商埠,各类思想、技术、货物与资金都在这里中转、汇聚。青年时期,苏允中半工半读,在上海新亚制药厂(今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工作,同时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在日本侵略的阴霾之下,上海沦陷,新亚制药厂也成为了日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始终抱有爱国热忱的苏允中趋向进步。他广泛地阅读与学习,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1939年2月,苏允中参加革命工作,他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运动。

1940年3月,苏允中在进行了一年多的地下党工作后离开上海投奔革命,与一批上海的文艺工作者、进步青年一道参加了新四军,开始了军旅生涯。同年秋天,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挺进盐城,着手创办一所培养文化干部的学校,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华中鲁艺)应运而生。苏允中进入华中鲁艺,成为了其第一届学员。1941年4月,苏允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既有文化又有工人经历,还是从部队调入学校的学员,“工学兵结合”,苏允中进步很快,在华中鲁艺的一众文艺学生中威信较高,先后担任了班长和政治教员,他也作为入党介绍人发展了一些学生党员。

在华中鲁艺,苏允中一方面继续学习文化和艺术知识,一方面继续做政治工作,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事业。华中鲁艺承担着中共在华中地区抗战宣传的重要职责,苏允中也在抗战宣传的工作中学到许多。经过惨烈的北秦庄遭遇战,华中鲁艺的使命提前结束,学员们被分配到各单位工作。苏允中回到部队,到新四军第四师——日后的“拂晓劲旅”第二十一军工作。

与韩先楚、萧华等合影(后排左四为苏允中)


拂晓岁月

1941年,苏允中被分配到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二十六团担任营书记。在从此时起至抗日战争胜利的四年时间中,他一直在四师工作,随部开辟、保卫和巩固淮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11月,日伪军向淮北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扫荡”,苏允中随部浴血奋战。经过朱家岗、马公店、关帝庙等37次战斗,四师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在同日寇进行的惨烈的朱家岗保卫战中,苏允中身负重伤,小腿骨被子弹击碎,并被冲散脱离大部队,在坚韧的毅力和生命的奇迹之下终于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残酷的敌后战场,苏允中出生入死,立下战功。今天,他的名字也铭刻在宿迁的新四军四师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将士名录墙上。

残酷的战争岁月也不乏温情。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第四师移至山东,与新四军部分部队及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合并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又扩大编制改为山东野战军,苏允中所在的四师九旅改编为第二纵队九旅。在山东,苏允中与来自沂蒙根据地的女战士曹美山相识相恋,携手度过了一生。后来他们的长子取名苏鲁,正是为了纪念这些山东岁月;次子苏伟又在山东曲阜孔庙出生,与山东有说不尽的情缘。

解放战争中,苏允中随部参加了双沟战斗、南麻战役、临朐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杭州、解放舟山群岛等战役和战斗,转战华东,多次荣立战功。第二十一军改组后,苏允中在军政治部门工作,先后担任军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军政治部组织处处长、政治部干部处长、检察院检察长等职,主要负责组织、干部和保卫工作。

1953年3月,苏允中随部入朝鲜作战,第二十一军作为志愿军总预备队参加了著名的金城反击战,苏允中也参加过板门店谈判。1955年,苏允中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后授予上校军衔。由朝鲜回国后,又参加过在甘肃、青海等地藏区的平叛,此时第二十一军属北京军区,驻防太原。1967年又移防西安,改隶兰州军区。苏允中先后任第二十一军后勤部副政委、政委,1964年调任第二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

从1964年一直到1981年12月离休,苏允中担任军政治部副主任一职近20年,主要负责宣传、干部和保卫工作。他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勤勤恳恳,注重调研,经验丰富,多次被兰州军区表彰为“机关干部标兵”,德高望重,富有人格魅力,赢得了官兵的信赖和敬重。在二十一军,官兵们亲切地称他为“老苏副主任”(与此相对,苏宜锦任副主任时被称为“小苏副主任”)。然而由于战争时期负重伤留下的病根,苏允中身体不佳,一直未能再有升任,而他的许多战友、下级和后辈都走上了大军区级领导岗位,这不能不说是个人的缺憾,许多熟悉他的同志和战友也都为此感到遗憾,但苏允中却并不以为然。他坚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淡泊名利,不争不抢,不在意个人功名,“功成不必在我”。

离休后与滕海清等合影(苏允中前排左三,滕海清前排左五)


热血犹未冷

1981年末,苏允中卸任第二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离职休养,成为兰州军区副军职离休干部,居住在军区西安小寨干休所,生活平静。1988年,苏允中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苏允中在“拂晓劲旅”的戎马岁月就此结束,但热血犹未冷,他保持着老党员的风范,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余热。

他始终关心部队建设,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先进老干部”;他还担任陕西省关工委委员,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多次为灾区、学校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他也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毅力与斗志,顽强地同病魔斗争,多次战胜困扰他一生的疾病,被评为兰州军区“世纪健康老人”;他严格教育家人、严格要求子女,五个孩子都踏实工作、从不搞特殊。其中长子苏鲁、次子苏炜、三子苏翔都在部队工作,继续军人家族的事业,女儿苏虹在陕西省政府工作,幼子苏文则在文化界工作。苏允中的家庭亲善、和睦,也曾被兰州军区表彰为“文明家庭”。

2010年11月27日,苏允中在陕西西安逝世,享年95岁。他的一生是一个新四军老战士普通却并不平凡的一生。他的根脉来自北方草原,在江南水乡和摩登都市成长,在华中平原投身革命与学习,在华东大地上驰骋向前,最后踏上西北的土地,度过革命的一生。


作者:苏柏睿,苏允中之孙,男,蒙古族,江苏镇江人,生于陕西西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