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景区详细介绍与游览技巧——安阳殷墟景区

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景区名称】河南安阳殷墟景区(全名: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景区地址】安阳市殷都区殷墟路1号

【景区等级】5A级

【游客评分】4.7/5分(采自携程旅行网)

【开放时间】全年 08:00-17:00(冬)/08:00-17:30(夏)开放

【门票价格】70元

【优待政策】

免票人群:现役军人(需持保障卡)、消防救援人员、人民警察、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费;60周岁(含60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身高1.4米(含)以下儿童。

半价人群:人民教师、18周岁(含)以下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证件)

【服务设施】

停车场:殷墟停车场 参考价格:¥5/小时。地址:景区大门外。库位:1000

园内交通:参考价格:不收费,凭门票乘坐游览殷墟景区。地址:中巴车乘车点

童车租赁:参考价格:免费,押金100元/辆/天。地址:游客中心


殷墟景区游览攻略

一、关于殷墟景区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huán)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沿洹河两岸分布着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目前的游览区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区域是宫殿宗庙遗址,另一部分区域是殷墟王陵遗址。两个区域之间相隔5公里。

殷墟荣誉

■1961年3月4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7月13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

■安阳因殷墟的发现而排在中华八大古都之首。

【主要景点】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洹北商城

■殷墟匈奴墓葬

安阳殷墟景区的游览核心区域只有是“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而且这两个地方还隔着一段距离,需要自驾车、打车或乘坐摆渡车。

殷墟保护区划图-殷墟都邑布局示意图

特别强调:从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到“殷墟王陵遗址”的摆渡车是免费的,半点和整点准时发车,进入“殷墟王陵遗址”也不需要另外购票,只需验票、验证(身份证)。

在网上反复搜索都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殷墟洹北商城”和“殷墟匈奴墓葬”的游览记录。不知道是这两个地方还没有开放,还是极少有人去这两个地方游览。请知道的朋友留言解释一下。

一般的游览顺序是先到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商朝王家的宫殿和宗庙所在地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内的景点包括:

■司母戊大方鼎(仿制品)

■乙二十仿殷大殿(仿制)

■殷墟博物馆(商朝文物)

■甲骨文碑林(原甲骨片形状放大制成

■车马坑展厅(实物标本

■乙七乙八基址(大规模人祭遗存

■甲骨窖穴展厅(甲骨文发现地遗址

■甲骨文碑廊(甲骨文碑图片展示)

■妇好墓(复原场景)及妇好墓随葬品展厅(图文与实物展示)

游览完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转到“殷墟王陵遗址”——埋商朝王家的陵墓所在地。

殷墟王陵遗址内的景点包括:

■M260大墓-司母戊鼎出土墓、人殉和狗殉坑、大墓展厅

■王陵墓葬展览馆(主要是图文和复制品)

■车马坑(实物标本

■殉葬坑(大规模人祭坑、兽殉坑遗存


二、游览建议:游览殷墟看什么?怎么看?

殷墟景区属于既有几千年的文物遗存与标本,也有大量的仿制品的古遗迹类景区,还有些红色木桩标注,但没有具体建筑设施的商朝建筑基址。

因为没有其它景点那么多生动的内容,所以,有些人看了以后感觉“震撼”“为中华文明自豪”,有些人则参观游览过程会比较沉闷,甚至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很无聊。

小编认为,到殷墟游览,一定要解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

到殷墟景区看什么?

小编认为,不象其它景区,在殷墟景区看不到什么“实景”,在殷墟景区所看到的是各种文物、历史、文明。所以,在游览殷墟景区之前,最好把商朝,特别是与殷墟有关的历史(人物、事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游览起来才有意思。

小编觉得,对大部分人来说,特别是奔着文物、历史、文明而来的朋友(特别是带着孩子来的朋友),即使是做了相关攻略,还是建议请个导游,毕竟导游十分专业,讲解会比较细致和精彩。将导游的讲解和自己的了解想结合,整个游览过程会更有意思。

到殷墟景区怎么看?

虽然在殷墟景区看不到什么“实景”,但是通过想像“看”到“实景”——在游览殷墟景区时,每到一个景点,我们可以把想像成一个穿越者,你现在就是站殷朝的土地之上,殷朝的宗庙、王宫之中,再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那么整个游览过程就会“生动”起来。

关于怎样相像当时的场景,小编推荐朋友们在网上搜“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就会搜到央博官网,其中就有殷墟场景。如果再看一看由安阳市投资拍摄的电视剧《第四片甲骨》和电视剧《梦回朝歌》——再来游览殷墟景区,感受与收获会完全不一样。

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

小编列举几张图片。

妇好鸮尊在“何以文明”殷墟场景中

刻辞卜甲在“何以文明”殷墟场景中

嵌绿松石象牙杯在“何以文明”殷墟场景中

玉援铜内戈在“何以文明”殷墟场景中

白陶刻纹豆在“何以文明”殷墟场景中

三、殷墟景区游览攻略

购票方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殷墟景区”或“殷墟遗址”,进入主页,选择菜单“线上购票”即可购票。门票正常价格70元,包含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遗址。

当然,也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后购票。

公共交通

乘坐高铁至安阳东站,出站后可以打车到景区,15公里左右,车程约30分钟;或者直接从高铁站乘坐11路公交车至纱厂站下车后步行到达。

自驾的话,直接用导航就可以,很方便。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游览攻略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游览——仔细品味的话,需要大概需要2-3小时

1、先看导览图——了解每个景点的位置,确定游览顺序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导览图

2、再看全景图——是不是很震撼!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全景图

知识点: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南北长1千米,东西宽0.65千米,总面积约0.65平方千米。共发现商代晚期大型建筑基址80余座。殷墟这些大型建筑基址大多为四合院式建筑,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共发掘有54座宫殿建筑基址,当时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基址位于宫殿区的北部,为“后寝”,乙组基址位于宫殿宗庙区的中部,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前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大量宫殿基址被发现。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规划宏大,基本上符合宫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格局。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俯瞰图

3、首先看到提上书“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的殷墟大门,从右侧入口进入。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殷墟大门

游览知识点:殷墟大门由著名古建专家杨鸿勋先生根据甲骨文象形字“門”的构形和殷商纹饰设计。

4、走进大门,广场中轴线上有一个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甲骨文发现地”甲骨文发现地石碑

甲骨文发现地石碑

游览知识点一: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活动内容的文字,又称贞卜文字甲骨刻辞、殷墟书契等。

殷墟已出土甲骨文15万片以上,有不相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

从汉字结构的规律上看,甲骨文以象形、形声和假借字为主

甲骨文与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并称人类三大古文字。

甲骨文中有世界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录,有世界最早的医疗档案,有完整的十进位制数字系统。

根据考古发掘,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有甲骨文,主要盛行于商代,西周时渐为金文所代替。

通过下面的图了解一下文字演变过程吧!

文字演变过程

游览知识点二:沈鹏(1931-7-1日-2023-8-21日),男,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5、再往前走,就是殷墟博物苑的大门。

殷墟博物苑大门

游览知识点一:殷墟博物苑大门这扇大门由著名古建专家杨鸿勋先生根据甲骨文象形字“門”的构形和殷商纹饰设计。门额“殷墟博物苑”文字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门两侧的浮雕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玉玦放大仿制而成,这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之一。

游览知识点二:古建专家杨鸿勋生于1931年12月生,河北蟸县人。建筑史学家、建筑考古学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原理事长、俄罗斯建筑遗产科学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毕业后组织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担任学部委员梁思成的助手及以梁思成为主任的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秘书;该室改属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后,任园林研究组组长。

游览知识点三:周谷城(1898年~1996年)。1898年9月13日(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八)生于湖南省益阳县长湖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首任执行主席、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

6、穿过殷墟博物苑的大门,就是根据真品放大一倍制成的司母戊鼎复制品。

司母戊鼎复制品

游览知识点: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后期(约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铸品,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即商王武丁之妻)铸鼎

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

司母戊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口沿宽厚,轮廓方直,是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也是商代青铜器文化巅峰之作的典型代表。

2002年1月18日,司母戊鼎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司母戊鼎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

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7、再往前走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乙二十仿殷大殿。

乙二十仿殷大殿

游览知识点:乙二十仿殷大殿——商王议事朝拜场所。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其中一座,它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尚未发掘,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核心建筑,高度还原了商王议事朝拜场所的样貌。

大殿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属于“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建筑风格。

大殿造型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

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8、进入乙二十仿殷大殿之前,或者游览完乙二十仿殷大殿后,右拐可以进入殷墟博物馆入口。

殷墟博物馆方位

殷墟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

游览知识点:殷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业、系统展示商朝文物的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每件都是国宝级精品。

博物馆的平面酷似甲骨文“洹”字,即取依附恒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其地表用植被覆盖,主体沉入地下,最大限度维持了殷墟遗址的原有面貌。

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说:“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所以殷墟博物馆的馆标是一个变形的“子”字。

在博物馆时空长廊,可以参观序厅、大邑商厅、青铜厅、玉器厅、文字厅等,在殷墟博物馆里,展示有1:1复原的司母戊鼎仿制品。

根据“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所说,殷墟的10件核心文物是刻辞卜甲、偶方彝(yí)、后母戊()鼎、玉援铜内戈、白陶刻纹豆、青铜爵、妇好鸮(xiāo)尊、牛尊、嵌绿松石象牙杯、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马额饰。

但大部分真品只能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去看了。

在殷墟博物馆官网内,列出了我们可以看到的馆藏精品,包括7种青铜器、6种玉器、2种骨器、3种陶器、1种石器、5种刻辞卜甲(甲骨片)。在游览过程中特别注意下。

里特别介绍几种很多人比较关注的文物。更多文物知识,自己去搜集资料,或者亲自到现场了解。一定会让你在游览中不会感觉到枯燥——如果真想在现场把每件文物都了解清楚,一天时间恐怕都不一定够——特别强调:你也可以在现场通过手机搜索所看到的文物资料。不过,就是太耗时。

曾登上过《国家宝藏》陶三通”——看到此物,谁还敢自卑于我中华文化与文明?!

曾登上过《国家宝藏》陶三通”——看到此物,谁还敢自卑于我中华文化与文明?!

这件1972年出土于安阳殷墟白家坟的陶制地下排水管道“陶三通”曾登上过《国家宝藏》。水管每节长42厘米,管外径21.3厘米。出土时三通水管呈“T”形,南北一条水管保存17节,全长7.9米;东西向的一条保存水管11节,全长4.62米。两者交接处有一个三通水管连接,表明当时铺设地下排水管时已形成网络分支。

据说是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牛形青铜器:亚长牛尊

据说是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牛形青铜器:亚长牛尊

此尊整体作健壮牛形,通长40厘米,连盖高约22厘米,腰围52.5厘米,注口长12.9厘米、宽9.1厘米,重7.1公斤。

整器牛头前伸,头顶上还有一对向后弯曲的扁状牛角,微张的嘴唇呈微笑状,看上去憨态可掬。眼、耳、鼻、腹、尾及其他体貌特征也都生动逼真。牛身满饰龙、鸟、虎、象等各种动物形纹饰。

该牛面部铸铭文“亚长”。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是商王朝地位仅次于妇好的军事将领。

此牛尊造型奇特瑰丽,纹饰繁缛精美,既是重要的青铜礼器,又是精美的艺术品,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殷商灿烂文化的结晶。

镇馆之宝:1976年出土于殷墟宫殿遗址妇好墓的司母辛鼎

镇馆之宝:1976年出土于殷墟宫殿遗址妇好墓的司母辛鼎

司母辛鼎共出土两件,除了馆中珍藏的这件,还有一件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注:商朝第二十二位国君商王武丁有三位妻,分别是司母戊妇妌(妇戊)、司母辛妇好(妇辛)、妇癸。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司母戊妇妌(妇戊)(即商王武丁之妻)铸鼎,司母辛鼎是祭祀母亲司母辛妇好(妇辛)铸鼎

目前,对于司母戊和司母辛的解释为:

司母戊和司母辛青铜器上原文,司母戊由司-女-戊组成;司母辛由司-女-辛组成。而“司”的意思是“祭祀表示“母”、“戊/辛”代表人名

所以:

司母戊:祭祀母亲戊

后母戊: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司母辛:祭祀母亲辛

后母辛: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辛

司母辛鼎通高80.5厘米,重128公斤,鼎体四角各有扉棱一条,口下饰兽面纹一组,由两条对称的夔纹构成,以扉纹作鼻梁,云雷纹作衬底。

腹部四面左右侧和下侧分别饰有排列规整的乳钉纹各三行,足上端外侧饰兽面纹,内壁中部铭文“司母辛”三字标明此鼎是妇好子嗣为祭祀其母所铸造。

这件造型硬朗,庄重大气的青铜鼎是商周时期少数几件百公斤以上的重型铜器之一,当之无愧的国宝。

被誉为殷商晚期大口折肩尊经典之作的亚址铜方尊

被誉为殷商晚期大口折肩尊经典之作的亚址铜方尊

亚址铜方尊口边长32.8厘米-33厘米,圈足边长约21厘米;通高43.9厘米,足高14厘米;壁厚0.5厘米-0.8厘米,重约22公斤。其方口外侈,束颈,斜肩,平底,高圈足外撇。

器体共有八组扉棱,口沿处扉棱伸出口沿外近3厘米,气势颇为壮观。口下饰一对倒夔蕉叶纹。腹及圈足四面为分解式的大饕餮(tāo tiè)纹。云状大耳的饕餮血盆大口,圆角方形的眼睛有长条形瞳孔,目上有眉,以扉楞作鼻梁。

肩部及腹部、圈足的饕餮纹之上有一夔纹带。方尊肩部四角及四边中部各有四个圆钉头,其上分别套有象头和鹿头形饰件。象头长鼻圆眼,象牙高挺;鹿头生有大角,似五指张开的手掌。

这八个兽头皆为单独铸造后安放于钉头上,活动的兽头可以随时取下。这种利用榫卯结构铸造的青铜工艺在商代铜器中极为罕见。因方尊内底中部有十分清晰的铭文“亚址”,故名。

此庄重大方的铜方尊与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大型商墓的清宫旧藏——“亚酗”方尊、“亚丑”方尊和“亚丑者(女司)”方尊的形制、纹饰和大小基本相同,专家推测殷墟M160墓的墓主与当时山东青州东夷薄姑氏族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也是商文化影响已经远达山东半岛的又一例证。

亚址铜罍(léi)

亚址铜罍(léi

亚址铜罍口径17.5厘米,最大腹径33.8厘米,圈足径17.5厘米;通高44.8厘米,壁厚0.5厘米~0.8厘米,重14.2公斤。

口微侈,方唇,沿面略内斜,颈较短,圆肩,深腹,底内凹,矮圈足。肩有一对半环状耳,耳上方呈牛头形。耳内套一圆环。

下腹也有一牛头形鼻钮。口沿下一周三角蝉纹带由二十个口向下的蝉纹组成,其下又有六条回首反顾、尾部向下勾卷的夔纹。肩部六个圆涡纹中部两侧各有一以圆涡纹为中心的横向夔纹互相对称。夔(kuí)体有二歧枝。耳之两侧各有一以耳为中心的口朝上竖夔纹两相对称。

腹上部有三组由夔纹构成的大饕餮纹。饕餮圆角方形目,角呈云状纹,有三折躯干,尾部向下内卷,背上有刺,躯干下伸出粗壮的脚爪,以脊棱为鼻梁。

饕餮纹之外侧下方以一倒夔纹填空。腹下部有九个蕉叶纹由竖立的对夔纹与三角纹组成的大蕉叶纹。圈足上另有一周由六个横向的小夔纹构成的夔纹带。

全器纹饰均以云雷纹为底纹。颈内壁与下腹牛头形鼻钮相对应的位置有“亚址”铭文,为同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精品之作。

乍册兄鼎

乍册兄鼎

乍册兄鼎鼎通高22.4厘米,重2.3千克,侈口束颈,口上有拱形立耳,分档,足上粗下细,其断面呈橄榄形。

厚重的器身满饰花纹,颈部饰三组对夔组成的兽面纹,其上、下分别界以联珠纹带;腹部饰3组兽面纹,以扉棱为鼻;三足与扉棱垂直相应。

从整体看,如三个象面,足则为象鼻。内壁口沿下有铭文三字“乍册兄”,为商代青铜器中的佼佼者,弥足珍贵。

9、走出殷墟博物馆,穿过一个小荷塘,就来到了甲骨文碑林。

甲骨文碑林

游览知识点:这是由著名甲骨文专家精选出的30片甲骨,以原甲骨片形状放大制成石碑,形成的碑林。碑林刻画着125个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的甲骨文。

10、甲骨文碑林的旁边是车马坑展厅

车马坑展厅

车马坑内景

游览知识点:殷墟车马坑是中国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这里展出了6座殷代车马坑和复原的商代道路遗迹。

殷墟车马坑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研究证明,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

车马坑在很多古遗迹中都可以看到,各位可以对比一下。

11、走出车马坑展厅,就来到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规模最大、视觉效果非常震憾的基址——乙七、乙八基址。

建议乙七、乙八基址

建议乙七、乙八基址

游览知识点:在殷墟目前已发掘出的基址中,乙八基址规模最大,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西部与乙七基址相接。在乙七基址的南方,有3组排葬坑。坑内少者1—3人,多者10—13人,有俯身、仰身、跪式葬以及砍头葬,这些大规模人祭遗存,说明乙七、乙八基址很可能是用于祭祀的宗庙类建筑。

小编提示:有比较敏感的人在看葬坑时觉得有点瘆人,所以,带孩子来的家长,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提前做好工作,免得给孩子产生负面心理影响。

乙组基址再往北走就是甲组基址,过去也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甲组建筑基址目前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

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

12、从基址区向前,就是商代灰坑。

商代灰坑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大坑,它直径约2米,深约4.4米,它就是甲骨学史上一大奇迹——YH127。YH127,这个看似神秘的代号,是殷墟甲骨文最大一次发现的坑位,Y代表殷墟,H意为“灰坑”,即堆积坑,是我国考古至今,出土甲骨片最多的一个地方,总共分解甲骨片的数量多达17096片,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13、穿过壮观的基址区是甲骨窖穴展厅和甲骨碑廊。

甲骨窖穴展厅

甲骨碑廊

游览知识点:甲骨窖穴展厅是一座仿商代宫殿宗庙建筑,这里是最大的甲骨文发现地遗址。甲骨窖穴展厅内包括甲骨窖穴展示厅和甲骨文碑廊。

这个甲骨窖穴曾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各种代表性甲骨文知识。

14、走出甲骨窖穴展厅,穿过长长的甲骨文碑廊向西前行(相当于往回走),就会到达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最后一站——妇好墓。

妇好墓前广场及妇好雕像

妇好墓室复原场景

游览知识点: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二位国君商王武丁的妻子——武丁有三位妻,分别是司母戊妇妌(妇戊)、司母辛妇好(妇辛)、妇癸。

妇好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政治家、巾帼英雄。

特别提示:司母戊大方鼎(又称商后母戊鼎,司母戊鼎)就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即商王武丁之妻司母戊妇妌而铸造。

武丁在位期间对侵扰商朝的西、北诸方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同时又进行了南征,为商王朝广拓了疆域,东起海滨,西到陇右,南至江汉一带,北到河北北部,奠定了华夏民族大体上的疆域。在治理内政方面,武丁从民间选拔贤才,兴利除弊,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使商朝达到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妇好墓游览内容包括妇好墓墓室复原场景和妇好墓随葬品展厅。

妇好墓是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的墓室有殉人16人。

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精美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骨器及大量海贝。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

妇好墓展厅内景

至此,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域游览结束,下一站,我们到殷墟王陵遗址区域游览


殷墟王陵遗址游览攻略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出来后,可以坐免费的摆渡车(中马)“殷墟王陵遗址”,摆渡车半点和整点准时发车,进入“殷墟王陵遗址”也不需要另外购票,只需验票、验证(身份证)。

1、先看导览图

殷墟王陵遗址导览图

殷墟王陵遗址导览图

2、再看全景图

殷墟王陵遗址全景图

游览知识点:殷墟王陵遗址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就是从这里发掘出土的。

从开始发掘至今,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王陵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被称为世界“第二个古埃及”

殷墟王陵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有5座大墓,祭祀坑主要集中在东区。

西区有9座大墓及少量陪葬的小墓,大墓分4列作南北向排列,每列2座,期中南墓晚于北墓。

西区和东区的大墓的游览主要是延着绿花树道路中行走,感受每座墓的规模和形状(“亚”“中”“甲”字形)

殷墟王陵遗址的主要游览区域在东南区域。主要有:

王陵遗址祭祀坑

王陵遗址兽祀坑

司母戊鼎出土墓——M260大墓

王陵遗址墓葬展览馆

车马坑

游览时间大概1.5小时。

3、进门后马上可以看到的是“司母戊鼎出土地”这个石碑,再往前就是台基上刻有“青铜朝代第一鼎”字样的大名鼎鼎的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

既可以从大门进入园区后,先在西区墓群,以及东区大墓的绿化道路中走一走,感受每座墓的规模和形状(“亚”“中”“甲”字形),然后再去主要游览区域详细参观。也可以反过来。

4、然后一直走,来到王陵遗址兽祀坑

王陵遗址兽祀坑

5、兽祀坑旁边就是祭祀坑

祭祀坑

祭祀坑

6、祭祀坑往回走就到了司母戊鼎出土墓——M260大墓‘’

司母戊鼎出土墓——M260大墓

7、然后进入王陵遗址墓葬展览馆。

展厅内景示意

青铜面具、头盔复制品

展厅部分展示内容

8、最后我们来到车马坑陈列馆

车马坑陈列馆

车马坑陈列馆

车马坑陈列馆

至此,河南安阳殷墟景区,即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览完毕。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