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座小城才是今年的旅游黑马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

今年的中秋节、国庆节假期

国内旅游出游人数高达8.26亿人次


某app数据整理了一份《2023国庆旅游报告》

其中列出了最受欢迎的十个目的地

然而第十名却让大家意想不到

它,就是景德镇



景德镇究竟有什么魅力

能在众多旅游热门城市中杀出重围



“无语菩萨”带火一座城


提到“无语菩萨”这个名字,你可能印象不深,但一看到这个表情包你肯定就知道了。


“无语菩萨”演出了多少人的精神状态


谁能想到,这个“无语菩萨”不是P的,它是真正的文物。


“无语菩萨”的真名是“沉思罗汉”,为瓷器艺术大师曾龙升所作《釉下加彩十八罗汉塑像》中的一件,现藏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沉思罗汉”虽然不是镇馆之宝,却成为了今年博物馆界最出圈的人气“单品”


国庆期间不少游客去景德镇,就是为了前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一睹该雕塑的真容,与她一起合照打卡。


就这样,“无语菩萨”被围得水泄不通,十一被迫“加班”,看起来更“无语”了


真的无语了家人们,谁懂,十一还得加班

图源:小红书@庆十七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不止有“无语菩萨”,作为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陶瓷才是它的王牌。


它的镇馆之宝有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天蓝釉云耳梅瓶、粉彩兽耳百鹿尊等。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一个博物馆有一件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基本上都是“王者”的存在。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元青花瓷器是古陶瓷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顶流”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肇始了一个青花的时代,也不仅仅因为它工艺上的精湛和神秘,更因为它存世量极少


“无语菩萨”不仅带火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也让景德镇其他的宝藏博物馆被挖掘了出来。


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不同,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胜在了设计美感。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博物馆外部采用大小不一的拱形镂空设计,一块块红砖筑造起整个空间。


夜间是另一种感觉


御窑博物馆,还是少有的开放至深夜的博物馆,园区外景24小时开放,夜晚的月光投射到湖面间,斑斓倒影衬得博物馆更加深沉。


景德镇的瓷宫”也成了“打卡新贵”,这是一位90岁的老奶奶用瓷片、瓷器、瓷盘修建的梦幻宫殿。


瓷宫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新平村的一处高地上


如果瓷器是景德镇的一页页故事,那么瓷宫就是景德镇的故事书,诉说着“瓷都”的过去与现在。


瓷宫,将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定格



景德镇的蜕变之路


因瓷繁华,因瓷没落


江西省东北部,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城,因地处昌江东南,又名“昌南”。


自汉代起,这里就开始制作陶瓷器,这座古时的小城,正是如今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


早在宋代,中国就有“官、哥、定、汝、钧”五大官窑引领瓷器工艺的发展。


宋代汝窑青瓷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

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是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随着蒙古人统一中原,瓷器的风格发生了很大改变。


蒙古人喜爱白色,所以,能烧制出上等白瓷的景德镇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元代青花海鳌山形瓷笔架


于是,元世祖忽必烈把一大批北方优秀的制瓷工匠,举迁至这里作为“御匠”,制作宫廷御用瓷器。


此时的景德镇,有着帝王的青睐和支持,又云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很快成了五大官窑之外的又一个制瓷基地


而景德镇烧制的瓷器之所以细腻白皙,源于它独特的矿产——高岭土


景德镇往东40余公里有一座山,叫高岭山


高岭土

如今,景德镇烧制瓷器已不再从高岭山中取土,高岭山也变成了国家矿山公园


山上出产一种特有白色黏土,即高岭土,它的主要成分是白云母。这使得高岭土洁白纯净,耐火度高。


在元之后的明、清两朝,也依然将御窑厂设在景德镇,并且为了保证御用瓷器的质量,还在景德镇设立了“督陶官”一职,专门监督生产和研发新瓷器(感觉像是现在的研发经理)。


明清御窑厂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前身——世界唯一皇家瓷厂

明清时期的的中国的制瓷工艺达到了顶峰,出现了珐琅彩、乌金等新品种瓷器


在御窑厂的带动下,景德镇也空前繁荣。


然而进入现代之后,景德镇的瓷器并没有焕发出从前的生机。


老旧、山寨、粗糙,成为了景德镇的代名词。


景德镇“瓷器街”以前的样子

曾经“景德镇”这个千年品牌长期处于无序状态

且不讲究工艺,质地粗糙

竞争对手也为“瓷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景德镇面临着内忧外患

摄影/绣石


在那时,不管是曾经辉煌的支柱产业,还是曾经完整的古城风貌,都在肉眼可见地衰落。


瓷都,该何去何从?


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在几年前,如果有人说景德镇未来会变成热门旅游城市,大部分人是不信的。


然而事实就是,景德镇真的“火了”。


创新,就是景德镇蜕变的关键。


在景德镇,有一群人叫做“景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景德镇的“景漂”群体已突破3万人。


“景漂”绝大多数人是外地或者外国的艺术家、创业的年轻人、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


“景漂”的生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动荡和不安。


景德镇生活成本低,艺术氛围更加多元、包容。而且本身景德镇就有丰富的资源和本地工匠,创意和想法能极好的在这里施展。


江西景德镇新地标,三宝国际陶艺村


景德镇也因为“景漂”有了全新活力。


在景德镇的地图上,曾经可以找到特别多的瓷厂或者与陶瓷有关的企业,它们都是当年景德镇的骄傲。


而现在,这些瓷厂早已倒闭,取代它们的是在原址上改建的陶瓷创意园区,例如陶溪川创意园区,就是由景德镇宇宙瓷厂改建的,丝毫不逊色于北京798等艺术区。


陶溪川创意园区

建于1954年的宇宙瓷厂,于上个世纪90年代停

风格迥异的老厂房,完整的煤烧圆窑包以及各种年代感的设备工具在陶溪川都能见到


市集,正是“景漂”大显身手的舞台。


例如陶溪川市集、乐天市集、陶阳新村夜市、明清园市集、凌晨摆摊的“鬼市”以及还未成品牌的“野生市集”等等。


陶溪川文创街区,登记过的集市“主播”在现场为网友直播卖货


市集上有各种花样多又便宜的手串;莫兰迪色系的勺子、碗、罐;精美的陶瓷小工艺品……


景德镇集市上非常多漂亮精美的瓷器

图源:小红书@Yosii


货够多,样式够足,价格够实惠,怪不得网上都说“没有人能空手走出景德镇。”


游客:坏了,我成来进货的了

这种旅游也被称作“进货式旅游”

图源:小红书@山山


这并不是景德镇第一次因为创新而“红”。

11世纪,景德镇就是因为创新生产了青白瓷,打响了自己名声。


等到14世纪初,大家对青白瓷有点审美疲劳之际,景德镇在此时,创新生产了青花瓷,一举奠定了其瓷都的地位。


明、清两代,景德镇更是创新了各种色釉,这一切都使景德镇的瓷都地位愈加巩固。


清光绪 粉彩荷花式秋操纪念杯


原来景德镇的救赎之道,老祖宗早就告诉过了我们。



景德镇,不止瓷器


关于景德镇,很多人只记得它的瓷都属性,却忘了它地处江西,景色远远不输瓷器。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虽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却因山峦起伏、河川纵横,少有农田。


如果时间倒退几百年,景德镇中最繁华的地方,便是那条穿镇而过的江水——昌江,因为运送原料和瓷器外运都要依靠它。


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大洪山,自北向南流贯景德镇,最后注入鄱阳湖

因祁门又叫昌门,故而得名“昌江”


那时昌江水源丰沛,支系纵横,人们出行最常用的工具,便是用木梁扎成的木排


于是,唐玄宗便借此意,将景德镇从新昌县改名为“浮梁”。


除了做运输之用,昌江水对制瓷也至关重要。昌江上下游落差很大江水流速很快,人们借此在岸边安装了许多大水轮车,来带动一排排水碓捣碎瓷土坯。


如今,由于公路、铁路畅通,水位较浅的昌江已失去了漕运作用


浮梁北靠黄山,东枕武夷山,地势低洼,加之气候温湿,与毗邻的安徽祁门同属红茶的绝佳产地,出产的茶叶曾与西湖龙井、庐山云雾齐名。


景德镇浮梁县寒溪村茶山农田


因而在唐宋,它是极为出名的茶镇,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说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除了茶镇,它更是大家熟悉的瓷镇。浮梁的制瓷水平迅速发展,宋真宗因喜爱浮梁瓷器,干脆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了浮梁,这便是“景德镇”的由来。


景德镇浮梁县瑶里古镇,瑶里古镇境内古建筑是典型的赣派建筑

如果打“十分”来比喻的话,人们称景德镇是“六山三水一分田”


景德镇正是靠它的山和水,做出了冠绝世间的美瓷。历代文人雅士曾做下许多歌咏景德镇瓷器的诗篇,而真正到过景德镇的人,才发现这块土地远比那些美瓷更值得吟咏



【参考文献】

[1]王佳雯. 文创: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走”出去[N]. 团结报,2023-10-14(005).

[2]曹上秋.由技入道:景德镇陶瓷非遗传承的守正与创新[N].中国文化报,

[3]景德镇发布.冲上热搜!景德镇真的火了!

[4]柳俊武. 一个多维的景德镇. 《中国新闻周刊》

[5]史悠绮.景德镇,年轻人的“大理平替”.DT青年理想城

[6]缪芸.为什么大家都来景德镇.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9期

[7]杨静荣.景德镇的黄金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8期

[8]陈雨前.谁来拯救景德镇.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8期

[9]汪庆正.创新是景德镇的生命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8期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倩倩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网络


话题


你去过景德镇吗?



玫瑰,竟然是有中西血统的“混血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