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巨大脾脏折磨十余年,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专家冒险“拆弹”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涂晓晨 王成

六旬老人受巨脾困扰,大部分腹腔被脾脏占据,身体消瘦、肚子却鼓胀。被疾病折磨的十多年来,老人无法正常进食、营养不良、下肢水肿严重,巨脾还“吃掉”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导致抵抗力差、贫血,且随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内脏出血、脑出血。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肝胆外科团队挑战高难度,顺利切除巨大脾脏。10月17日,老人在术后一周时顺利康复出院。

64岁的张爹爹(化姓)家住湖北黄石,11年前检查发现脾大,但当时只是轻微腹胀,血细胞减少不严重,他也没有进行积极治疗。近2年来,老人的腹胀越来越严重,他辗转于黄石、武汉多家医院就诊,做了骨髓穿刺活检等多项检查,仍没找到脾大的原因。随着腹胀加重以及血细胞下降到极危值,血液内科医生建议切除脾脏,但考虑到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建议转到武汉治疗。

患者及家属多方打听后,来到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就诊。该院肝胆外科孙平教授团队接诊后发现,老人脾脏的肿大程度非常罕见,向左几乎占满整个腹腔,向下进入盆腔,如同“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大出血。同时,严重的腹胀导致了老人营养不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且血细胞下降严重,必须及时治疗。在全面检查后,医生还发现脾门处有一个巨大的动脉瘤,直径3.8厘米,也随时可能破裂出血,尤其是在血压上升或者情绪激动时尤其危险。

影像检查结果

针对老人的情况,孙平教授团队制定了多种治疗方案。他表示,如果进行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医生从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用弹簧圈将其堵掉,虽然是微创、风险相对小,但脾脏的侧支循环丰富,有其他动脉供血,很难彻底栓塞,容易反弹;另外,栓塞手术后往往症状明显,如疼痛严重且可能持续半个月以上,脾脏缺血性坏死,容易继发感染,导致脾脏周围严重粘连,若后续复发要考虑手术根治,风险成倍增加;且脾脏栓塞并不会让脾脏明显缩小,巨脾本身导致的腹胀、进食困难和循环不畅的问题仍无法解决。

如果选择外科手术切除脾脏,虽然手术风险相对大,也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但完整切除了脾脏,也就解决了老人腹胀、进食困难和循环不畅等问题,脾功能亢进也不会复发;医生在术中可首先进行动脉瘤近端脾动脉结扎,既可以更可靠地治疗动脉瘤,还能让脾脏瘀滞的大量血液回流体内,起到了自体血回输的作用,这对于血细胞极其低下的患者尤其重要,且切除的脾脏送病理学检查,有望明确病因。

老人的子女从深圳赶回武汉,在充分了解病情后一致决定,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做脾切除手术。孙平教授及团队在术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考虑到老人中度贫血,团队备血以防万一,同时申请了术中自体血回输。

10月9日,在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万赤丹教授、胡青钢教授指导下,该手术历时3小时顺利结束。因手术做得非常精细,术中仅有少量渗血,约30毫升。由于进行了脾动脉结扎和脾脏自体血回输,术后老人的血红蛋白回升,乏力的症状也有改善。

巨大脾脏手术切除中

术后第一天,老人即可在床上活动;术后第二天,撤去心电监护并能慢慢下床;第三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没有出现术后常见的腹痛、发热、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0月16日,老人在术后一周时康复出院。术后第11天,病检结果提示为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意味着困扰十余年的病因终于找到了。该院血液科专家认为,该病属于低度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后期需定期到血液科门诊复查随访。

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肝胆外科专家提醒,脾脏增大最常见于肝硬化晚期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其次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若发现脾大,有肝硬化基础病者,需要就诊于肝胆外科,除了治疗肝硬化脾大,也需要每三个月筛查肝癌,因为肝硬化患者是肝癌最高危的一类人群,若等到有症状再就诊,往往属于肝癌晚期。若患者没有肝硬化基础病,则就诊于血液科寻找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内科无法明确病因或者治疗无效,才会转至肝胆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