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这十年,内卷+外卷

在10月底落幕的第58届金钟奖上,可以看到台剧神仙打架的盛状:《模仿犯》《她和她的她》《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精品众多,竞争激烈。

事实上,台剧自2019年以来就呈现出全面复兴、类型多元的态势,彻底逆转了2010年左右因偶像剧衰落所致的颓势。

它是如何走出如今的新格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台剧这十年。

内卷:老牌电视人的自救

在很多观众心中,台剧一度与“偶像剧”划等号。千禧年后,《流星花园》《王子变青蛙》《恶作剧之吻》《公主小妹》《命中注定我爱你》等青春洋溢的偶像剧霸屏播出,土中带甜的纯情梦幻风格捕获了一众年轻观众的心,也成为许多人的青春回忆。

但好景维持了不到十年,随着内容的复制粘贴与观众的审美疲劳,台剧走向了低迷沉郁期。偶像剧拍不出新意,乡土剧留不住观众,再加上人才外流,台剧呈岌岌可危之势。

2014年,知名电视人王小棣联合蔡明亮、陈玉勋、瞿友宁在内的8名导演成立公司,发起了“植剧场”与“QPlace”计划,意在打造平台,“给予有想法的编剧、演员、导演与后制人员一个得以滋养与发挥的空间。”

“植剧场”主要分为爱情成长、惊悚推理、恐怖灵异、戏剧改编四个板块,《恋爱沙尘暴》《荼靡》《天黑请闭眼》《花甲男孩转大人》等剧集打响了台剧革新的第一枪。

《荼蘼》脱胎于偶像爱情剧,混搭平行时空的元素探讨爱情故事的不同走向,在2016年的时间节点上确有新意。

《花甲男孩转大人》和《恋爱沙尘暴》根植于家庭剧,主打以情动人的日常风,少了《台湾阿诚》《意难忘》式的抓马,多了生活流的温馨。在动辄40集、200集的传统台剧面前,“植剧场”的小体量短剧模式,显得浓缩皆是精华。

“植剧场”采用明星带新星模式,启用吴慷仁、杨丞琳、蓝正龙等知名演员,带着他们挖掘的新人一道演戏。如今已星光闪耀的许光汉(《想见你》)、刘冠廷(《火神的眼泪》),以及逐渐在新生代里站稳脚跟的孙可芳(《孤味》)、陈妤(《我们与恶的距离》)等人,都是在这种模式中成长起来的。

2022年,“植剧场”升级为“茁剧场”,在原类型剧上加入报告文学与人物传记,筹划拍摄《滴水的推理书屋》《绿岛金魂》《走过爱的蛮荒》《谁说妈妈像月亮》等剧集。

与此同时,老牌电视台也蓄势而发,推动传统题材剧的纵深发展。公视的《一把青》(2015)改编自白先勇的同名短篇小说,由导演编剧修建枝蔓、填补血肉,飞行员家属村的爱恨纠葛折射出时代痼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哀婉动人的年代往事。

华视的《俗女养成记》(2019),创下近十年来华视自制剧的最佳成绩。它并置了台北与台南的空间、童年与中年的时间,聚焦于40岁女性的人生选择,完美击中在都市漂泊自嘲为“loser”的观剧群体。

TVBS的原创剧集《有生之年》(2023)被称为“男版《俗女》”,讲述了一个失败的中年男子决定去死的故事,治愈暖心,还切合了全职儿女、中年失业等共鸣性社会议题。

外卷:流媒体平台的业务拓展

本土发力形成了良性竞争,而向外的业务拓展为则台剧带来了新动能。

近年来,HBO、Netflix、Disney等均大力拓荒海外业务,台湾成为了合拍华语剧的首选地区。

外国流媒体带来的是工业化拍摄模式,快节奏、短剧集、前两集高投资吸引人的美剧风吹到了台湾。用制片人刘瑜萱的话来讲,和成熟的工业模式相比,之前拍剧的方式无异于“土法炼钢”。

HBO是首个在台湾吃螃蟹的流媒体。2017年它与公视合作了《通灵少女》,这部融合奇幻灵异和少女成长元素的剧集创下了收视奇迹。2019年双方再度联手,打造扎根现实主义的《我们与恶的距离》,这部从不同立场讨论无差别杀人案的剧集成为了年度爆款。2020年,底层平民题材的剧集《做工的人》再度掀起热潮。

Netflix于2018年推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对东亚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在播出后引发广泛共鸣。2019年的《罪梦者》、2020年的《谁是被害者》和2023年的《模仿犯》则主打大尺度悬疑,剧集品质不是一流,但热度与话题度齐飞。2021-2022年的《华灯初上》较好地完成了群像塑造,复古的年代质感和厚重的人生悲剧使其不同于普通奇情剧。

FOX提供技术支持的《想见你》是近年来的现象级爆剧,且长尾效应显著,不仅让许光汉跻身一线,还衍生了同名电影。倘若拆解来看,它是在校园台偶剧的基础上做了加法,丝滑地融合了平行时空的奇幻元素,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当然,看到最后,莫比乌斯环一般的叙事线索已经不重要,其底牌仍是擅长以细腻感情动人的本土优势。

外国流媒体在题材选择上偏向于类型融合,有时会有堆砌热门元素之感,如集悬疑、犯罪、灵异于一体的《罪梦者》不乏网络热传的高光桥段,但整部剧看下来劳累且混乱。

筹备阶段往往是大数据为主导,所以有自以为踩中high点实则不然的黑帮梦幻偶像剧《极道千金》、中西灵异混搭剧《彼岸之嫁》、黑暗悬疑邪教家庭剧《谁在你身边》等不太成功的尝试。

观察合拍剧的爆款不难发现:它们皆是较凸显在地元素的剧集,如《我们与恶的距离》改编自台湾社会真实案件,《华灯初上》则触及了日殖时期以后台湾特殊的条通文化。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手时尽可能地发挥所长,是参与合拍的台湾电视人需考虑的重点。

除此之外,腾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也积极开展“出海”策略,向亚洲地区投拍影视剧,文化上同根同源且拥有成熟影视链的台湾无疑占据合作的先机。

大陆视频平台给台湾带来的是产业化行销模式,不会太干预其剧集创作,剧集在视频平台同步播出,引发两岸同追剧的热潮。平台精心挑选有潜质的台湾省新艺人,帮助其拓展岛外业务,似有捧出华语新偶像的计划。

腾讯WeTV推出的《永远的第一名》《第二名的逆袭》是同性题材的标杆。姜瑞智与林子闳等年轻艺人也因此获得了极大关注度。

爱奇艺国际站涉及的类型更多,既有禁忌师生恋题材的《第九节课》,揭露暗网的悬疑犯罪剧《逆局》,还有凸显兄弟CP的灵异奇幻都市剧《不良执念清除师》。

剧集热播后,老牌男神周渝民再度翻红,新晋小生曾敬骅、陈昊森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后各自拥有了代表作。

总体而论,台剧复兴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内部在不断推陈出新,外部也伸来了机会的橄榄枝。

这也使得近年来观看台剧的观众节节攀升,优质台湾艺人的待播剧也往往被高看一眼,寄予更多期待,这便是良性循环的嘉奖。

而当这些优质台剧卷至内娱,我们又该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lemon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