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济南5096个建制村全面实现客运通达

记者 修从涛

11月23日,记者从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市5096个建制村已全面实现客运通达,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比例达到99%以上。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一级调研员刘圣元介绍,近年来,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将建设好“四好农村路”作为解决农村出行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围绕省交通运输部门“新农村幸福路”工作理念,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下大力气、出实招,解决了一系列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动路网提档升级。在全市建制村全部通等级公路的基础上,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674公里,切实保障农村公路路网延伸通达能力满足农村地区发展需求。

二是大力推动改善通行质量。聚焦路网中路面技术状况中差路段,累计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状况改善工程3386公里,有效改善了路网整体通行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好农村群众“走得稳”的需求。

三是大力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以农村公路本质安全为目标,累计改造危旧桥梁37座,实施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改造提升338公里,实现了五类危桥动态清零,常态化开展农村公路重要点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农村公路整体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切实保障好农村群众“走得好”的需求。

四是全面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全市5096个建制村全面实现客运通达,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比例达到99%以上,农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

五是大力推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开展旅游公路建设,以窄路面提标、路域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积极打造“最美农村公路”,呈现出了路与景、交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全新面貌。“城货下乡、山货进城”更流畅,“进城就业、返乡创业”更便捷,通畅、舒适、安全的农村交通环境也为现代农村宜居宜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更多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被串联成线、交织成网,乡村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被激发。今年,济南市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刘圣元介绍,下一步,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将努力解决城乡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序推进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深入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打造600公里南美旅游公路网,串联4A景区16处,3A、2A景区27处,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不断改善农村客运条件,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