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嘉祥非遗 品鉴文化之美丨剪纸绽放指尖风采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

近年来,嘉祥县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和一系列的非遗文化作品,吸引了众多群众的关注。为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日起,大众网·嘉祥推出“寻觅嘉祥非遗 品鉴文化之美”系列报道,走近非遗传承人,听他们讲述有关非遗的精彩故事,引导群众领略非遗的魅力,共同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让非遗在嘉祥县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经久绽放。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王冉冉 济宁报道

11月23日,大众网记者来到了嘉祥县职业中专剪纸社团,走进教室内,随处可见的剪纸高高挂起,包括历史人物故事、戏曲人物脸谱、花、鸟、鱼等各种类型的剪纸。

“我从2014年开始接触剪纸,起初是受到家里人的影响,家里老人绣鞋垫、剪窗花,一直在学校里教美术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喜欢上了剪纸。”嘉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任淑琴说。

据了解,任淑琴所在的剪纸社团2014年开始成立,社团成员一共有十人左右,每年都参加省、市、县包括社区、文联举办的活动,每年中秋节都会去社区给居民送福字、剪窗花,也去下面乡镇参加一些宣传活动。

“刚开始教学生也是很难的,有的学生不会拿剪刀,得手把手教,从不会拿剪刀到现在剪出活灵活现的作品,学生自己的刻苦用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任淑琴说。

在被问到剪纸的操作流程时,任淑琴告诉记者,“每一幅作品所需要的流程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对称图案,熟悉的话可以直接剪,不用构图。剪十二生肖这些,需要先在纸上构图,有好多的花纹细节需要添加上,一些人物的图案,包括眼神、动作、胡须、睫毛等不能有丝毫差错,剪错了就得要重新再来。”

自剪纸社团成立以来,任淑琴每年都在教学生,其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传播非遗文化撒下了种子。学生们练习剪纸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真正做到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