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专家:任何排除中国在外的“南海行为准则”,都不值得推崇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赵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章子雨 陈甜甜)菲律宾近来不断挑动南海局势。据路透社20日报道,菲总统马科斯当日在夏威夷发表演讲时称,菲律宾已主动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接触,希望探讨在双边层面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的可能,并希望进一步扩展到其他东盟国家。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强调,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脱离《宣言》框架、违背《宣言》精神的做法都是无效的。

菲律宾国际关系专家安娜·玛琳多格(Anna Malindog-Uy)就相关话题接受了南海之声的专访,并对菲律宾总统排除中国、另行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提议表示了质疑。以下为对话实录。

南海之声:您如何看待菲总统马科斯关于制定新的“南海行为准则”的提议?这将对南海当前的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安娜·玛琳多格:马科斯总统最近的这项提议,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外,转而与其他南海声索国达成新的“行为准则”,我认为其不太可能获得南海声索国在政治上的支持。

首先,中国与东盟在2002年已经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尽管“准则”磋商旷日持久,进展缓慢,但仍朝着积极的方向迈进,我不认为东盟国家会白白浪费这么多年在“准则”磋商上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其次,马科斯提议的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南海各声索国的意愿。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做法,我不认为会得到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同意,这两国不会因此损害与中国业已形成的良好的战略和经济关系。

此外,在任何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谈判中把中国排除在外,这是不值得推崇的做法。中国是南海声索国之一,也是所有关于南海争端谈判或协商的核心和关键角色。在南海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争议地区,各当事方的参与对地区稳定至关重要。排除主要的当事方去推行“准则”磋商,这只会导致南海争端进一步激化。

因此,马科斯总统应该承认并意识到,并且永远不要忘记,中国是南海问题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菲方不承认这一事实是徒劳的,只会导致菲中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坦率地说,这对菲方绝对没有好处。

南海之声:您认为在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东盟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安娜·玛琳多格:我认为东盟在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方面,应该发挥更多领导和主导作用,这有助于凸显成员国团结一致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合力,也有助于缓和外部大国可能采取的“分而治之”的策略,这对于维护地区利益、维护南海稳定安全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东盟主导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也标志着解决本地区冲突需提倡包容性和多边主义,它也将让磋商进程更具合法性和平衡性,这对于“准则”最终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它更有可能得到尊重,也更有可能成为预防和管控南海争议的有效机制。

南海之声:今年10月,中国和东盟国家宣布“南海行为准则”案文三读正式启动。您认为当前阻碍“准则”达成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尽快达成“准则”对于南海的和平稳定有哪些意义?

安娜·玛琳多格: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无论是对地区还是对国际而言,都意义重大。

“南海行为准则”将为有效管控南海局势提供沟通渠道和机制,降低冲突和对抗风险。同时它还将建立一套行为规则,规范南海沿岸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渔业管理、海空行动规范等方面的行为。“准则”还可以促进联合资源勘探开发、保障更安全、可靠的海上贸易路线,这将利于全球经济发展。此外,“南海行为准则”的达成将有助于全球海洋治理,表明不同利益攸关方可以以尊重主权、促进和平、安全与合作的方式共同管理共享空间。

但当前“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确面临不少挑战和障碍,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各声索国的主权和权益主张互相重叠,且对于国际法有着不同的解释,难以达成尊重各方利益和关切的共识。此外,声索国之间也缺乏信任,这种不信任直接导致了一些海上冲突行动的发生。另外,美国等外部力量的介入,增加了“准则”磋商的复杂性。同时,声索国国内的政治势力的影响也限制了其领导人在磋商进程中的妥协让步空间。

所有这些障碍都需要谨慎和持续的外交努力加以克服。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准则”的成功达成和南海地区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