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月舫”改成“名亭楼”,像是七仙女跌落凡尘,有点俗了!

每年必须去打卡的“珠海情侣路”、“得月舫”、“日月贝”和“渔女”……

#冬日生活打卡季#

名亭楼,日月贝大剧院

曾经的得月舫

我和老伴每年10月中旬就会到中山市过冬,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才回到北方生活。

#打卡退休生活#

我们所在小区距离珠海市很近,坐公交车一个小时车程就到珠海市中心香州区了。


从新桥看名亭楼日月贝

今年从10月到现在的12月,珠海和中山就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特别是最近,每天都是蓝天白云,中午气温都在25度以上,太阳大时都不敢出门。


野狸岛公园

此时,南方的冬天应该是最舒服的了,空气也不潮湿,相比北方的天寒地冻,我们穿一件单衣正好,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珠海是全国有名的宜居城市,比起深圳广州,这座城市的物价要亲民多了,大众的幸福指数也比这两个城市要高。


我们没事了就会坐公交车到珠海玩一整天,也逛不完所有的景点,为了省钱下午又坐车回家,把想去的景点留给下一次。


阳光下的贝壳建筑

海边情侣路,滨海公园,远眺港珠澳大桥,近看渔女雕塑,在沙滩上吹着海风,还有孩子们在沙滩上欢乐嬉戏,再到野狸岛上环岛走一圈,每次都要在“得月舫”和“日月贝”珠海国家大剧院照相打卡,在岸边的山上,去年又增加了城市阳台和观景云道。


为了能在晚年去追寻梦想的地方,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海边椰林一我爱珠海

年轻时辛苦奔波为生活,到老了退休了,有一份能够维持生活的养老金,身体无恙,趁自己能走能动时候走一走转一转,做到旅游、运动、放松心情三不误。

在这种几个景点相距较近的地方游玩,还是走路最好!


好不容易盼来了没有大太阳的阴天,我们坐13路车在望海楼站下车,沿着情侣路往日月贝的方向一边走一边和朋友谈笑着。


野狸岛上的三角梅花海

一辆辆环岛观光车从身边经过,朋友提出要坐观光车,我不喜欢那种走马观花的玩,于是就一起走路到了名亭公园的牌坊门下面了。


由新月桥和海燕桥把情侣路和野狸岛连成了一体,而我还是习惯叫新桥和老桥。

得月舫”改名为“名亭楼”让我心生失落感!


我们走的新桥,野狸岛还是那个岛,日月贝仍然静静的屹立在蓝天下,而“得月舫”虽然还是在水一方,怎么没了往日的光彩?也没有往日阳光下的艳丽,更听不到钢琴弹奏的悠扬声音传入耳中?[泪奔][泪奔]


最让我失望的是,这座巨大的海上画舫“得月舫”竟然改了名字叫“名亭楼”,曾经是珠海的地标建筑呀?这么有仙气和文化传承的名字改成了这般俗气的称谓了![what][what]

心中的美景还是那个景,仿佛物是人非?


野狸岛环游路线图

珠海渔女、爱情邮局、港珠澳大桥、洪鹤大桥、香山运道、圆明新园、情侣路、日月贝、得月舫……这些大气磅礴、美轮美奂的地标建筑,她们和老珠海人一起见证了珠海成长的印记,也惊艳了来珠海旅游观光的人对这座宜居城市的向往。[心][心]


名亭公园牌楼

曾经用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名句,和“东舫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诗句用来形容它,都显得不够给力。

再见时,我心依然向往,而你却不是我心中的你。


三年疫情过去了,“得月舫”又迎来了重新开业,不可思议的是曾经在我心中琼楼玉宇一样的海上仙境,七仙女一样的心驰神往的地方,怎么像是跌落凡尘的市井洒楼了。


夜幕下五光十色的得月楼(网图)

也许改名的初衷就是为了和名亭公园的名字一致吧!然而“得月舫”在老珠海人和不远千里来摩拜打卡的游客心中永远是唯一的,天下名楼多的是,而“得月舫”只有一座。


自古以来,临水的建筑大多以“舫”、“榭”命名而非“楼”尽管这个楼的真实用途就是酒楼,改名字也要考虑一下珠海作为旅游名城的声望吧?


网图侵删

夜幕下的美景,依然是我心之神往的地方!

“得月舫”,一座恰似海上仙境的琼楼玉宇,给来此游玩的人带来了多少神秘想向的地方,她四面环海,临水而建,背靠日月贝,特别是在夜晚,当五彩的灯光照射在这座建筑上,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夜晚的港珠澳大桥就像是金色的项链把这座城市装点的更加高贵华丽。


渔女

期盼我心中的海上仙境实至名归

“得月舫”依然是我心中的美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梦幻中的仙境能实至名归!


从情侣路上看日月贝


现在的名亭楼

#头条创作挑战赛##文章首发挑战赛##城市观‬察员##大湾区寻宝##微头条激励计划##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举报
评论 0